近期白糖价格持续下跌的根本原因就是供需过剩引发的价格压力,全球主要食糖国家未来产量预期也非常乐观,各个机构不断上调未来过剩值,时间周期越长供需矛盾越有继续恶化可能,增产预期下的供应压力是当前糖价不断刷新前低的根本原因。我国情况比较类似,增产周期,但消费比较清淡,加上国储、进口和走私糖的供应,过剩的压力越发凸显。
糖价持续下跌的根本原因—供需压力继续恶化
2017/18榨季国际糖市供应过剩量上调了231万吨至585万吨,下个榨季,即2018/19榨季,预计全球食糖产量过剩将增长至772万吨。长期看,国际糖市本榨季和下个榨季基本面供过于求依然主导市。中期内,巴西、泰国和欧盟生产结构基本稳定,虽然增产的食糖在长期压力较大,但收榨后期产量继续增加的空间非常有限,消费和出口仍在正常进行,供需过剩的矛盾已经从高峰开始下滑。此外,美元疲软,对国际糖价有支撑,而且,当糖价低于大多数国家的生产成本后将有买保入场支撑,综上,美糖上有长期供应压力限制糖价上方空间,中短期内有成本和需求支撑。
我国2017/18榨季新增产销缺口为563.18万吨,只计算已经确定的抛储,则可供量预计为1725.99万吨,包括产量1020万吨,上榨季结转库存139.99万吨,进口300万吨,非合法贸易量200万吨,消费1490万吨,期末结转228.99万吨。届时,库存消费比将从本榨季的9.31%提高至15.3%,如果加上未来的抛储,结转库存和库存消费比都只会更高。由此可见,不计算抛储,本榨季的供需矛盾已经高于上个榨季,增产周期和抛储周期叠加熊市周期,与全球进入熊市周期的观点符合。从年度周期来看,市场供大于求格局下,在经济低迷消费疲软的背景下,随着榨季生产的推进,供需矛盾完全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时间成本对多头一方不利,我国食糖市场和全球市场共同进入近强远弱的大格局。
年前和4月份将成为策略调整关键节点
市场对于熊市大周期和增产周期格局下未来走势偏悲观的看法基本一致,现货企业销售策略和价格也有所体现,所以出现了压榨期间降价促销的现象,但春节备货不仅没有迎来所谓的旺季,反而低于市场预期,所以带来的后果就是,越促销,价格越低,偶尔的销量回暖也没有改变降价促销的趋势,所以价格走低,销量不给力导致了糖厂日子比较艰难,尤其在春季前有部分甘蔗款要兑付,加上收榨前后也有大量的款项要结清,所以在春节前和4月收榨的时候资金压力最大,也是价格压力比较大的时候。
今年春季延后,1月份并没有像往年一样因为春节放假影响产量,另外,12月延后开榨,部分产能集中在1月释放,所以今年1月份的产量同比将有明显提升,1月数据将在2月上旬公布,这对年前的价格将带来较大压力。
1月份部分糖厂遭遇霜冻和降雨影响,对甘蔗糖份和糖厂压榨生产造成一定影响,调研反馈影响的面积和糖厂都是少量,但具体数值仍然需要通过1月各地的产销数据来证实,天气影响和延迟开榨影响的博弈也是本月上旬空单入场和利润预期的关键。
目前来看,天气影响的范围较小,而延迟至1月释放的产能相对比较显性,所以维持2月上旬布局空单的思路。
3月下旬到4月份,甘蔗糖收榨,产量数据也将逐渐明朗,广西的产量将直接决定市场预估的产量数据和官方数据的差额,也将明确我国食糖市场本榨季的供应压力大小,目前市场主流观点,广西产量630-650万吨,最低的预测数值在600万吨之上,都都高于官方的590万吨,收榨完成产量数据明确,实际的产量和预期的差距将成为5-9合约阶段性套利的决定因素,也是5-9套利格局调整或暂停的时间窗口。而且目前来看,实际产量超出预期将是大概率事件,所以也会对近月合约带来较大压力,也是反套提前布局的节点。
综上,决定郑糖走势的关键是当前市场产销状况,生产高峰期,但消费端较差,对后市的悲观,也令糖厂的销售压力增加。所以,缺少了现货支撑的郑糖,即使有糖协的呼吁,效果维持稳定也已经困难。在糖协提出明确落地的政策和策略之前,郑糖短期并不乐观,维持在5750也较为艰难。但绝对价格下跌至广西成本之下已经反映了增产的压力,继续大幅走低需要新的压力。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一德菁英汇。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