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报价 » 其他

白糖期货:用心守护“甜蜜事业”

   日期:2024-11-06     浏览:241    

  “好三年,坏三年,不好不坏又三年。”——这是不少糖圈人士对白糖市场的评价。

  白糖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关乎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低收入地区的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为此,近年来,政府在发挥市场作用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政策调控,以期提高市场价格,合理引导市场为国内食糖产业链上下游服务,进而提升整个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目前,国内政府对于食糖产业采取了进口管控,实施了行业自律,并通过贸易保障救济大幅提高了进口成本,这些政策措施在过去的一年里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比如,2016/2017年度榨季,国内白砂糖销售均价达到了6674元/吨,较前一个榨季提高了1065元/吨,制糖行业实现了全面盈利,蔗农糖料款得到及时兑付。

  为了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白糖需求,近年来,一方面,国内糖厂也在不断加大向外采购原糖的力度,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也在想方设法鼓励国内甘蔗主产区增加供应。然而,在配额发放有限、配额外许可证数量不断降低的情况下,很多炼糖企业受困于没有原料生产,经营上更举步维艰。

  对于国内糖厂来说,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供需结构、政策调控、价格风险等多种风险的挑战。为了实现经营规模稳步增长,目前不少糖厂已将期货作为重要的“避风港”工具,通过套期保值方式规避国内外市场风险。比如,在采购方面,一些大型糖企还根据不同的业务模式,形成了自产糖套保、原糖进口加工套保以及国内贸易糖套保等方式。贸易方面,糖厂也在进一步推动基差点价交易在市场中的应用,并通过在盘面套期保值规模的逐步提高,进一步活跃整个白糖期现货市场。从记者近日走访的山东、云南、北京等地的多家不同类型的糖企来看,这些多种多样的套保方式已经使得糖企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均能有效地规避价格风险。

  另一方面,为了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提高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及“三农”的深度及广度,郑商所连续两年将白糖纳入“保险+期货”试点项目。作为郑商所首批开展的“保险+期货”试点建设品种,在2016年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扩大试点规模,在开展的24个试点项目建设中白糖占据16个,并覆盖多个省区的国家级贫困县。对于这种模式,业内人士也给予很高的评价:“"保险+期货"作为我国农产品(000061,股吧)价格机制改革的一次有益探索,对稳定农民收入、探索推广农业价格保险将起到积极作用。”

  在调研的过程中,一些糖圈人士还提出了一些行业发展建议,“结合我国的农业国情来看,我国糖业的发展和进步必须依靠"公司+农户"的模式,必须依靠好企业、大企业的引领和带动。结合产业现状,希望政策方面能够继续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步放开进口额度的限制,继续加大对非正规渠道进口的打击力度,科学合理的引导食糖消费观念,促进产业和谐、健康、稳定发展。”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不兴,无从谈百业之兴,农民不富,难保国泰民安。期货市场的诞生及发展与我国农业发展息息相关,如何更好地服务农业始终是期货市场本源。未来,希望期货交易所,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等各方携手,不断完善创新“保险+期货”模式,扩大“保险+期货”试点规模,继续以“服务实体经济及"三农"”为宗旨,砥砺前行,积极探索,为我国农业的发展贡献“期货人”的一份力量。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报价
推荐行情报价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