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报价 » 其他

妖糖”的前世今生:一部厚重的中国糖业发展史

   日期:2025-01-13     浏览:889    

  1949年前的我国糖业

  战国末年,公元前250年左右,宋玉《招魂》篇中有“胹鳖炮羔,有蔗浆兮”之句,当时已知饮取蔗浆。

  公元398年,晋人郭义恭的《广志》中说:“甘蔗其饴如石蜜”,已从饮蔗浆到浓缩作糖浆。

  唐太宗遣使西域学习制糖法,公元647年在扬州设坊,始制结晶砂糖。

  公元674年进而用滴漏法制白糖。当时认为蔗糖有解酒、疗渴.治心腹热胀之效。唐朝王维诗有“饮酒不须愁内热,火官还有蔗浆寒”之句。

  唐大历年间(公元766~779年)四川遂宁邹和尚传授制“糖霜”法,产品冰晶透明,宋诗人喻为“琥珀糖霜”。

  公元十世纪后,闽,粤、浙等省糖坊以千计。南宋时,中外互市,蔗糖成为主要输出商品,远销伊朗,罗马等地。

  明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琉球人仪间真帝,日本人恒山,先后来我国福建学制糖,台湾、广东、福建华侨也将甘蔗栽培和制糖技术传往菲律宾、爪哇、东印度等地;当时,我国与印度有世界两大制糖国之称。

  我国甘蔗糖业历史虽然悠久,但在旧中国,生产一直停滞不前,而且主要是土法制糖。

  1933年,广东军阀陈济棠从国外购进设备,在广东陆续兴建了6座日处理1000吨甘蔗糖厂;这是我国最早的甘蔗机制糖厂,但生产很不正常;当时流传的一首民谣说:“广东军阀陈济棠,刮尽民脂办糖厂,榨季不到一百天,有时生产无烟糖(指、将进口糖改换包装,冒充国货出售)”。日本入侵以后,多数糖厂遭到破坏,到解放前夕,仅剩下东莞,顺德两座糖厂勉强维持生产:在福建、广西、云南、四川等甘蔗糖产区没有一座机制糖厂,在四川仅有几家小精炼糖厂。

  我国甜菜种植较早,据唐代《新修本草》和《本草抬遗》记载,甜菜在黄河、长江流域作为蔬菜栽培。但甜菜制糖的历史较短,起始于1908年在黑龙江阿城建成第一座甜菜糖厂;此后、于1936年又建了黑龙江哈尔滨糖厂和吉林范家屯糖厂。抗日战争期间,在陕北、甘肃等地设有甜菜土糖坊。

  1936年我国产糖41.4万吨,这是解放前产糖量最高的一年;1949年糖产量下降到19.9万吨,当时只有3座机制糖厂,年产糖3万吨,其余均是土糖。

  我国台湾省1938年最高年产糖141.8万吨。

  1949~1990年计划经济时期的我国制糖业

  我国南方盛产甘蔗、北方宜种甜菜,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既产甘蔗糖又产甜菜糖的国家之一。

  我国制糖业的历史虽可追溯到公元前,但是长期的封建社会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使得旧中国的制糖业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到1949年建国初期,我国的制糖业主要是以牛拉石辊压榨甘蔗的土法制糖为主,中小型机制糖厂只有几家,多数濒临倒闭,1949跨1950年制糖期,能维持生产的机制糖厂仅剩下两、三家,全国所产的26.1万吨糖中90%是土法生产的红糖。

  建国初期,我国糖业是在几乎一张白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1来的建设,全国糖料播种面积由1949年186.2万亩(其中:甘蔗162.3万亩,甜菜23.9万亩)扩大到1998年2296万亩(其中,甘蔗1664万亩,甜菜632万亩);糖料平均亩产由1949年1.5吨(其中,甘蔗平均亩产1.6吨,甜菜平均亩产0.8吨)提高到甘蔗平均亩产4吨,甜菜平均亩产1.64吨)。产量由1949跨1950年制糖期26.1万吨提高到1998跨1999年制糖期882.6万吨(其中,甘蔗糖产量由24万吨提高到756.8万吨,甜菜糖产量由2万吨提高到125.8万吨)。全国机制糖厂由3家增加到458家,日加工糖料能力由0.2万吨提高到67万吨,年产糖能力由2.4万吨提高到850万吨,其中,甘蔗糖厂由2家增加到373家,日加工甘蔗能力由1650吨提高到57.5万吨,年产糖能力由1.98万吨提高到700万吨;甜菜糖厂由1家增加到85家,日加工甜菜能力由350吨提高到9.5万吨,年产糖能力由0.42万吨提高到150万吨。1998年全国糖厂平均规模为日处理糖料1460吨。

  全国有糖业研究机构25个,设计院、所9家;全行业有制糖工业职工35万人,从事糖业生产的农业人口约4000万人;已经建成了包括糖业教学、科研、设计、设备制造、土建安装的完整体系,可以自主进行糖业开发、建设,并先后援助第三世界国家兴建了五十多座糖厂。

  除主产品食糖外,以甘蔗、甜菜加工后的副产品为原料的产品计有:纸、纸浆板年产70万吨;食用、饲料酵母年产3万吨;甜菜颗粒粕年产60万吨;糖蜜酒精年产60万吨。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吃”在国民消费总支出中约占50%。以食糖为原料和辅料的食品有56大类3000多个品种;目前全国年消费食糖量约800万吨,人均年消费食糖约6.4公斤。

  在我国,甘蔗、甜菜是仅次于棉花、食用植物油料之后的大宗经济作物,糖料种植区大多集中在周边经济不太发达的省、区,发展糖业生产对振兴这些地区的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糖业(包括工、农业)是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

  我国糖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

  1. 1949年至1958年是我国糖业发展史上第一个兴盛时期。

  这一时期恢复了建国前已停产的5座机械化制糖厂,新建了24座日处理糖料1000吨以上规模的大型机械化制糖厂,新增年产糖能力170万吨。与此同时完成了对12万吨土法制糖产糖能力(当时土糖产糖总能力为36万吨)的机械化、半机械化改造。

  这一时期加速发展糖业的主要措施是:

  1.1 摸清资源底细,制定发展规划,加强技术后方建设,为糖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国初期,原轻工业部设立了制糖工业勘测规划处,负责糖业资源调研、厂址勘测、发展规划;1954年、1956年分别在广州、哈尔滨成立了甘蔗、甜菜制糖工业设计、安装公司,在外国糖业专家的具体帮助下,从1957年开始,具备了自行设计甜菜、甘蔗大、中型糖厂的能力。与此同时,原轻工业部通过跨行业向广州、哈尔滨重型机械厂投资,为制糖工业制造大型专用设备,并先后投资在黑龙江、内蒙古、广东兴建了一批制糖专业机械厂,实现了糖厂设计、设备制造、土建安装立足于国内。

  1953年、1956年原轻工业部、食品工业部分别在广州、哈尔滨设立了甘蔗、甜菜糖业研究室。相应在北方甜菜主产区建立了一批甜菜原种站、采种站;在海南建立了甘蔗杂交育种场,在甘蔗主产区建立了甘蔗育种研究机构;从1953年起相继育成了我国自己的甜菜新品种;并进入了我国自育与引进甘蔗良种相结合的时期。

  针对建国初期糖业科技人员奇缺,熟练工人不多的情况,1951年,原轻工业部在南京大学、中山大学设立了制糖专业,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代制糖高级技术人才。此后,又相继在七所大专院校设立了制糖专业,依靠大专院校举办了十多期在职干部短训班,培养了大批班组长、车间主任以上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和熟练工人。

  截至1958年,我国已建立起自主开发、建设糖业的基础,除承担国内全部糖业建设项目外,从1958年到1983年25年间共援助第三世界国家建成糖厂48座。

  1.2 坚持高起点起步的糖业建设方针。

  对新建糖厂采取了高起点起步的建设方针,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从波兰、民主德国、捷克等先进产糖国家引进了七整套各具特点的制糖工艺技术及装备,先后于1955年至1958年建成了包头、新中国、友谊、齐齐哈尔四座甜菜糖厂和广州、江门、广丰、贵县四座甘蔗糖厂,使我国制糖工业工艺及技术装备一跃进入了当时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江门甘蔗糖厂(现江门甘蔗化工厂)是我国引进规模最大(日榨甘蔗3000吨)、并且综合利用甘蔗发展制糖、造纸、酵母、酒精等产品的联合企业。

  1.3 依靠科技进步,通过对糖业的改革、改造,提高效率与效益。

  甘蔗土法制糖是旧中国糖业生产的主体,建国初期土糖产量占全国食糖总产量的90%。1951年,原轻工业部提出:在土糖集中产区发展机械化制糖厂和对土糖寮实行前机后土改造的方针。1958年,原轻工业部、农业部、商业部联合推广了1470台小型五辊压榨机代替了三分之一(约12万吨土糖产糖能力)牛拉石辊压榨机,使每百公斤甘蔗平均多产土糖1~2公斤。在对土糖寮进行改造的同时,对机械化制糖厂也进行了革新、改造,重点是:实现甘蔗、甜菜、煤、石灰石、食糖等大宗物料装卸、堆垛、捣运机械化,使一个日加工糖料千吨规模糖厂减少劳力200~400人;用先进的连续化、高效率制糖设备代替低效能、间歇的落后生产设备,节省了厂房面积,提高了能力,降低了消耗;采用中、高压背压汽轮发电机组和合理热力分配使用方案,既发电、又供汽,充分回收利用余热,逐步更新低压、低效锅炉,改造落后的热力系统。

  1.4 综合合理利用糖料,治理“三废”。

  建国初期,蔗渣主要用于燃料;甜菜废丝除附近农民拉走极少量供作饲料外,其余任其风干,甚至排放江河成为一害;糖蜜仅少量用于制酒。“一五”期间,开始用蔗渣造纸,糖蜜制酒精,但规模小、工艺落后,糖厂大多搞单一制糖生产,半年生产、半年闲。

  1958年7月,周恩来总理视察江门甘蔗糖厂和蔗渣纸浆厂时指出:“甘蔗用途很广,应该大搞综合利用”。提出把江门甘蔗糖厂改名为江门甘蔗化工厂并亲笔题写了厂名。周总理的指示揭开了我国糖厂开展综合利用、多种经营的新篇章。利用蔗渣造纸、制纸板,利用糖蜜制酒精、酵母,利用甜菜废丝制颗粒粕饲料以及以充分利用废液、废渣为内容的的“三废”治理均取得了重要进展,糖厂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占到了总产值的18~20%。

  这一时期由于方向明确,措施得力,取得了多、快、好、省发展糖业的效果:建设一个大型甘蔗糖厂一般只需1~2年,投产后1~2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建设一个大型甜菜糖厂一般也只需要2~3年,建成后2~3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

  2. 1959年至1977年糖业生产建设徘徊期。

  1959年至1977年,由于“三年困难”和“十年动乱”,全国食糖产量由1958跨1959年制糖期110.25万吨下降到1961跨1962年制糖期31.19万吨。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贯彻了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1963年至1965年,糖料与食糖生产迅速恢复,困难时期停产的糖厂全部复产,一批新建与扩建糖厂也相继投产,1965跨1966年制糖期,全国食糖产量达到155.4万吨的历史最好产糖水平。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由于左倾错误思想愈演愈烈,许多有利于发展糖业生产的经济政策受到批判,严重挫伤了农民种植糖料的积极性,糖料与食糖生产十年徘徊,1975跨1976年制糖期,全国产糖161.33万吨,比1966跨1967年制糖期仅增加了10万吨。

  3.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糖业生产建设进入了历史上最兴盛的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广泛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党中央、国务院为满足市场食糖供应,扭转长期依靠进口的局面,确定了“食糖要立足于国内”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政策,结束了糖业长期徘徊的局面,经过改革、调整、发展,实现了食糖自给,略有结余,满足了人民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糖业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即1979至1990年,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1991年以后,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

  过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改革,从政策上采取一系列措施解除对糖业经济发展的束缚,创造条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主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 解除糖农口粮不足对糖业发展的束缚。

  国务院决定从1980年开始在重点产糖省、区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四川、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实行粮糖挂钩,吨糖奖售吨粮的政策,确保糖料集中产区糖农口粮不低于邻近产粮区的标准。

  (二) 解除主要农用生产资料供应不足对糖业生产的束缚。

  国家实行了糖奖化肥政策,每吨甘蔗由国家供应补贴化肥10公斤,每吨甜菜供应补贴化肥12.5公斤。此外在种子用肥和农用地膜供应等方面也给予了积极扶持。

  (三)解除价格统得过死对糖业生产发展的束缚

  由于食糖价格自1963年国家定价以来,几十年不变,而制糖生产的费用、成本逐年提高,企业由盈转亏,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为了稳定糖农生产的积极性,保证糖厂有充足的原料,各主产糖省、区在国家规定的原料收购价格之外,采取了价外补贴、利润分成和奖售农用物资等办法提高糖农的实际收入,调整糖料与其他农作物之间的合理比价关系。

  (四)解除加工能力不足对糖业生产发展的束缚

  国家按照“改造扩大老厂、尽量少建新厂”的方针,加快了新增产糖能力的建设,年产糖能力由1979年285万吨提高到了1989年570万吨,使加工能力增长与糖料生产发展基本相适应。

  采取这些措施以后,1980跨1981年制糖期,1984跨1985年制糖期,1985跨1986年制糖期全国食糖产量先后跨过了300万吨、400万吨和500万吨的水平,使全国食糖供应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此后,由于糖价20多年不变和进口糖多的制约,食糖生产徘徊不前。

  1988年国家决定调整食糖出厂价格和调拨价格,1990跨1991年制糖期、1991跨1992年制糖期、全国食糖产量先后跨过了600万吨、700 万吨达到了791万吨,实现了食糖基本自给。

  1991年至今跨进市场经济后的我国糖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1991年国务院决定调整食糖经营管理有关政策,将食糖收购调拨计划由指令性计划改为指导性计划,实行多渠道、少环节地经营食糖批发业务;食糖出厂价由国家定价改为国家指导价;食糖销售实行敞开供应。从1991年开始,通过对食糖生产经营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

  为稳定与发展糖业生产,实现吃糖立足于国内,国家和主产糖地区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

  1. 通过推进科技进步,在南方,重点在广西、湛江、云南等地,开发旱坡地种甘蔗,使90%以上的蔗田由平原、河川地区转移到了旱坡地;在北方,在新疆等地发展垦荒地种甜菜;解决了在耕地不足的条件下,种甘蔗、种甜菜与粮食争地的矛盾。

  2. 通过政府支持、地方投资,开发了广西、云南、广东湛江和新疆三省、区,一个市的新的糖料生产基地,实现集中连片种植,适度规模、集约经营,使 四个基地产糖量占全国产糖总量的60%以上,成为稳定全国食糖生产供应的支柱力量。

  3. 通过采用新技术,改造老糖厂,扩大糖厂平均规模30%,新增年产糖能力280万吨,使全国年产糖总能力达到了850万吨。

  4.按照合理的比价关系,先后三次调整了糖价与糖料的收购价格。

  这些措施的实施,实现了1991跨1992年制糖期产糖791 万吨,1997跨1998年制糖期产糖811 万吨,1998跨1999年制糖期产糖882.6万吨,做到了国产糖自给有余,并且有少量出口。

  糖业涉及到工、农、商、贸(外贸)等多个部门,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行业管理的要求,1992年10月成立了中国糖业协会,使制糖行业管理由部门管理转变为行业管理,加强了行业内部企业间、地区间、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发挥了协会横向联系和在企业与政府间的桥梁作用。

  经验教训

  一、1959年至1977年,“三年困难”、“十年动乱”期间,由于错误思想路线的干扰,建国初期十年和1961年以后调整时期制订的许多有利于发展糖料生产的经济政策被当作“资本主义”、“物质刺激”受到批判,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全国农业和糖料生产停滞不前,制糖工业建设被迫压缩,为解决糖料供应不足和糖、粮争地的矛盾,1958年、1959年、1977年三次试图用在甜菜产区分散大办甜菜土糖厂、小糖厂的办法来加快糖业发展,结果事与愿违,由于这些小厂技术不过关,生产管理落后,消耗大、成本高、亏损严重,先后垮台倒闭,这是我国糖业发展史上一次严重的教训。

  二·、在糖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转换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取得了不少经验教训。

  1. 1990年以前,我国食糖生产与销售实施的是计划经济,糖厂生产的糖全部由国有商业统购包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1991年国家决定放开食糖销售,实施“多渠道、少环节”经营,食糖市场放开以后,食糖季节性生产、常年销售的任务由商业转给了工业;商业在不承担统购包销和季产年销短期储备任务以后,为加速资金周转,从本身经营利益考虑,当年压缩库存糖200多万吨,使1991跨1992年榨季制糖期投放市场食糖总量达到1000万吨,大大超过了同期市场需求量700多万吨的水平,因而出现了糖厂卖糖难,糖价暴跌,糖料收购价随之下降,企业严重亏损等一系列问题,由此引发了1992跨1993年制糖期、1993跨1994年制糖期、1994跨1995年制糖期连续三个制糖期糖料与食糖生产下降。对此,国家采取了放宽出口,适当调高糖价和糖料收购价,对糖厂所需糖料收购资金和工业季产年销短期储存食糖所需资金给予积极支持等措施,加上市场食糖供求关系由供大于求转为供应偏紧,糖价回升,糖业生产受到鼓舞,从1995年起,扭转了糖料生产下滑的局面,出现糖料与食糖生产回升的形势。

  2. 在食糖供应偏紧,糖价回升的情况下,1994年下半年、1995年,一些不法分子以来料、进料加工为借口,大量走私进口食糖,凭借走私逃税价低的优势在国内压价竞销,使我国糖业再次受到致命打击。据海关统计,1994、1995两年,全国以来料、进料加工名义进口糖313.3万吨,其中未加工复出口的糖达210万吨。对于走私糖、非法进口糖的问题,国家采取了严厉打击、综合治理的措施,收到了成效,到1998年,走私糖、非法进口糖已基本被堵住。

  3. 对于吃糖是否要立足于国内,在相当一段时间,由于各个部门从不同角度,不同的利益考虑,看法并不完全一致,所以相当长一段时间,屡屡发生进口糖冲击国内糖业生产的问题,这也是我国糖业在发展过程中屡屡受挫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糖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特别是在振兴我国周边不发达省、区经济中重要地位的日益显露,“吃糖应立足于国内”、“完全有条件立足于国内”在我国已经获得绝大多数人的共识。

  4. 1997跨1998年制糖期,全国糖料大丰收,食糖产量达到811万吨,产量略微超过了市场需求,这是在没有进口糖干扰的情况下首次出现的国内市场供略大于求的情况,由于对这一丰收情况始料不及,事先措施力度不够,一些企业怕糖压在自己手里,加上资金严重短缺的压力,竞相压价销售,引发了一场价格大战,糖价暴跌,使全行业90%以上的企业亏损,亏损额高达数十亿元。对此,国家从三个方面采取了措施:

  加强总量控制,限产、促销。适当控制糖料与食糖生产;控制进口,鼓励出口;限产、限用糖精等化学合成甜味剂促进食糖销售。

  加强季节性平衡的调控。加大对工业季产年销临时储存食糖和主产糖地区食糖短期储备的资金支持。

  加强行业内部价格自律,将食糖生产、销售、经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相信随着这些措施的实施。我国糖业生产流通将会出现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在我国糖业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迫切需要一个公平的、法制化的市场环境。

  从国内讲,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的法制建设,坚持制止过分投机的行为,严厉打击走私,保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从国际讲,也要严格按照我国和国际法规和惯例,有序地开展食糖进出口贸易和加工贸易,制止以走私等非法手段向我国市场倾销食糖,将国际间糖业合作建立在互相尊重主权、互通有无、互惠互利的基础之上。

  世界人均年消费食糖为20公斤,高的达到30~40公斤,我国仅6公斤多一点,属世界食糖消费水平最低的国家行列,由于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与西方国家不同,没有必要盲目追求西方食糖消费的高水平,但鉴于我国广大农村目前食糖消费水平还相当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食糖消费总量还会在现有800万吨左右的基础上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中国糖业协会成立的历史背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1991年国务院决定调整食糖经营管理有关政策,将食糖收购调拨计划由指令性计划改为指导性计划,实行多渠道、少环节地经营食糖批发业务;食糖出厂价由国家定价改为国家指导价;食糖销售实行敞开供应。

  通过1991年食糖生产经营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了我国糖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改变计划经济时期,糖业由工、农、商、贸,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为行业管理。

  中国糖业协会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产生的。

  中国糖业协会创建的过程。

  按照原轻工业部机构改革方案,经轻工业部食品局申报,部长办公会议同意;1989年2月组成中国糖业协会筹备组,进行章程起草和组建,经广泛征求意见,76.7%的制糖企业和95%的糖业公司、设计、科研、大专院校同意组建中国糖业协会并参加协会。

  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1992年3月28日,原轻工业部批复同意成立中国糖业协会。

  同年4月6日向民政部报送了“关于申请成立中国糖业协会的报告”及相关材料。

  1992年6月22日,民政部批复认为“中国糖业协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团体登记有关规定准予注册登记”,“中国糖业协会”社会团体法人资格确立。

  1992年10月8日,中国糖业协会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

  中国糖业协会服务的宗旨与奋斗目标。

  协会自成立之日起,就明确了服务的宗旨与奋斗目标:对内,了解企业困难,急企业之所急,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传递行业信息;对上,贯彻政府的政策、法令、指示,反映企业的情况与要求,向政府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协助政府科学决策,加强宏观指导和行业管理,全心全意为行业服务、为企业服务。

  中国糖业协会成立后面临的五大课题。

  一、市场食糖供求总量失衡。

  1. 1991年,国务院改革食糖经营管理体制,改变食糖由国有企业统购包销为工业自销,实行多渠道、少环节的经营食糖批发业务后,食糖季产年销的任务由商业转给了工业,商业不承担季产年销任务以后,为加速资金周转,在不到两年时间内,压缩多年进口结余糖和正常周转库存糖200多万吨,加上当年制糖期(1991跨1992年制糖期)所产的糖791万吨,投放市场食糖总量达到1000万吨,远远超过了当时社会年需求量720万吨的水平,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市场食糖严重供过于求、卖糖难、糖价暴跌,全国制糖工业企业亏损26.4亿元,并导致往后三个制糖期糖料与食糖生产连续大滑坡。

  2. 1994年、1995年,由于以加工贸易名义进口没有加工复出口的走私糖大量涌入国内市场,留销国内食糖总量高达264.3万吨,造成市场供大于求约100万吨,糖价再次暴跌,1996年全国制糖工业企业亏损22.1亿元。

  3. 1997年,仍然是因为进口糖多,国家储备糖库超储;轮库糖、受潮糖不时大量出库冲击市场,使糖价长期低于平均生产成本,扭亏解困出现严重困难。

  4. 1998年、1999年,一些食糖产区盲目扩大糖料种植面积,食糖産量过快增长,市场再次出现食糖供大于求,糖价下跌,企业亏损面扩大。

  5. 1999年冬南方甘蔗产区遭遇严重霜冻灾害,1999跨2000年制糖期、2000跨2001年制糖期连续大减产,糖价较大幅度回升;受价格刺激,各地再次扩大糖料种植面积,食糖又一次快速增长,每吨一级白砂糖市场价格由最高4150元下降到最低2325元,落差44%。

  二、国内食糖市场平衡调节机制尚未形成。

  建国以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食糖供应一直处于短缺状态,长期依赖进口食糖补差调节供求平衡,对组织食糖进口与储备糖,有一定经验;1991跨1992年制糖期以来,国内食糖生产实现了基本自给、略有结余,大量进口糖不得不进入国家储备糖库,使国家储备的进口糖经常处于过饱和状态,在国内食糖生产一旦供过于求时,就手忙脚乱、应对无策;此外,由于食糖是季产年销产品,季节性收储,淡、旺季吞吐调节的机制迄今尚未形成。

  三、生产、流通资金极度短缺。

  食糖属季产年销产品,糖料加工高度集中在3~4个月,生产期全国每天约生产糖7~8万吨,而每天的消费糖量仅有约3万吨,每天有4万吨糖要储存起来,留待停榨以后再销售,这部分糖款的回笼周期约3~6个月;因此、糖厂开机时的起动资金和季产年销短期储存糖周转资金,必须通过短期贷款解决。

  1991年食糖经营管理体制改变后,食糖季产年销的任务由商业转到了工业,但相应的临时储存食糖周转资金贷款规模则没有一并从商业转到工业。

  制糖工业企业在没有临时储存糖周转资金的情况下,接下了季产年销任务;因而开榨以后就要出现由于没有资金付糖料款而被迫向农民打白条、竞价卖糖的问题。

  四、食糖消费量增长不快。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糖料与食糖生产发展较快,但食糖消费增长缓慢,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糖精等化学合成甜味剂产量与消费量迅速增加挤占了很大一片食糖消费市场;二是违反科学的“吃糖有害”宣传与广告,影响了消费者对食糖的正常消费。

  五、制糖行业内部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突出。

  1. 重复建设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

  在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下,一个县、一个镇,只要种上了糖料,就千方百计上糖厂、上综合利用项目,安排待业人员,以致造成了同一地区重复建设,糖厂规模小、水平低、冗员多,副产品利用分散、污染严重,效益低下。

  2. 企业负债上马,包袱沉重。

  许多糖厂新建项目都是地方自行上马,没有建设资金就占用银行贷款、挤占流动资金,国家资本金投入很少或没有,糖厂刚投产就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财务负担严重,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据1997年统计,当年、全制糖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87.84%,高于80%的占46%,高于120%的占14%,最高的达到了219%。

  3.冗员多,负担大。

  主要表现为,机构臃肿、所在地政府硬性向企业摊派安置人员;老企业退休人员多;企业办社会规模大、用人多。

  4. 糖厂建设与发展和市场需求脱节。

  地方办糖厂的目的主要是,安排人员,扶贫开发,发展当地经济,增加地方财税收入,对当地糖厂与全国总量平衡的关系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很少考虑。

  5. 糖料价格与食糖市场价格背离。

  主要反映为,较长时期糖料收购沿用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固定收购价,而食糖价格则实行市场价,没有挂钩联动,工、农间未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

  6. 行业自律机制没有形成。

  在行业内部存在着,我行我素,各自为战,散乱经营,无序竞争等问题,缺乏管理协调和自我约束机制。

  协会成立以来进行的主要工作。

  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中国糖业协会成立以来协助政府做了以下工作:

  一、协助政府做好食赯市场总量平衡工作。

  1. 控制食糖进口。

  计划经济时期,食糖生产、销售、进口由轻工、商业、外贸三个部门分管,国产糖、进口糖全部由国有商业统购包销;由于国产糖产不足销,国家对进口糖实行了优惠政策,进口糖关税一再减免,由1988年30%,1989年减为15%,1997年进一步减为12%;与此同时,自1963年以来,国产糖出厂价连续26年维持低价位不变,政策的差异,鼓励了食糖进口,遏制了国内糖业的生产;加上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和1966~1975年“十年动乱”,严重影响了糖业的正常生产;国内市场进口糖量愈来愈多,三分之一以上的国内食糖市场被进口糖挤占;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平均每年进口糖63.62万吨,七十年代平均每年进口糖为80.92万吨,“六五”(1981~1985)期间平均每年进口秒糖增加到173万吨,“七五”期间进一步增加到180万吨;1982年、1988年、和1995年分别达到218万吨、380万吨和247万吨(1995年含走私进口因素);从1949~1990年,全国累计进口食糖3000万吨,用汇70多亿美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党中央、国务院为满足市场食糖供应,扭转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确定了“吃糖要立足于国内”的方针,实施了国家收购糖奖售粮、奖售化肥等一系列扶持政策,1987年进一步调整了糖、粮比价关系,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食糖大幅度增产,1991跨1992年制糖期,产糖量达到791万吨,实现了基本自给,略有结余(当时全国市场年需求量约为720万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1991年国家改革食糖经营管理体制,改变国产糖由国有商业统购包销为工业自销,实行多渠道、少环节的经营食糖批发业务;国家进口糖和国家储备糖继续由国有商业代管,保留计划经济时期对进口糖减免关税、提供贴息贷款、由国家负担储存期保管、损耗费用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国产糖继续按老规定,照章纳税、承担全部贷款利息、费用,和企业办社会的负担。

  这样就使国产糖与进口糖,处在了政策待遇不均等的竞争地位。

  国家储备糖储存的是进口糖,补充入库的是进口糖,投放市场的还是进口糖。

  在食糖市场中,进口糖与国产糖、商业与工业分成了两大块。

  由于国家储备与商业经营不分,代储单位就是商业经营单位,优先考虑的主要是商业经营利益,这样、很自然的对经营、销售管理简便、效益高的进口糖感兴趣,而对收储和销售效益低下的国产糖缺乏积极性,久而久之、就自觉、不自觉的把国家储备糖变成了与国产糖进行市场竞销的手段,使进口糖成为在国内市场与国产糖竞争的对手。

  由于进口糖比国产糖在政策待遇上享有明显的优势,所以每逢国家储备糖库“处理潮糖”、“轮库”、“清库”和投放,都要产生“狼”吓“羊”的效应,引起市场动荡。

  针对进口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进口糖多造成的卖糖难、糖价暴跌、企业亏损严重的情况,中国糖业协会做了大量调查研究、情况反映工作,受到了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视。

  1997年5月,国务院领导同志在中国糖业协会第五十四期食糖产销情况简报上批示:“严格控制进口和加工贸易,坚决打击走私,稳定糖价和全国制糖工业”。

  1997年7月国务院领导同志在一份报告上批示:“明年食糖供需平衡有余,要及早筹划”;“除进口古巴糖外,限制进口,打击走私,以作到供需基本平衡”。

  2. 加强国家储备糖管理。

  国家储备糖管理和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引起了国务院领导同志的关注。

  1996年4月,国务院领导同志在中国糖业协会第四十一期“食糖产销情况简报”上批示:“目前这种国家储备与商业经营不分,工业承担季产年销的食糖储备问题确需认真解决。”

  1997年4月3日,国务院领导同志在中国糖业协会有关《紧急情况反映》上批示:“由于非法进口糖(以加工贸易为名),我国制糖工业和蔗农受到严重打击,至今尚未复元,此时内贸部门不宜清库,事关宏观调控,必须谨慎行事”。

  1997年4月7日,国务院领导同志再次批示:“当前制糖工业企业和蔗农仍很困难,市场供大于求,糖价下降,因此内贸部不宜于近期抛售库存”。

  1997年7月10日,国家计委领导批示:“储备糖应与商业周转用库存糖分开,动用权在国务院,没有经过批准不得动用”。

  遵照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精神,经国务院同意决定将“国家储备糖”与商业经营单位分开,由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直接管理。

  至此,“国家储备糖”的经营管理由商业代管转为国家管理,由优先考虑部门利益回到考虑国家利益,纳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在国家的整合管理下,“国家储备糖”的收储(国内收贮)、投放,多安排在市场糖价下限和上限价位活动期,让出了糖价平稳销售期;既发挥了“国家储备糖”宏观调控的作用,又使产区企业能够在平稳的市场环境下,均衡、顺价销售食糖。

  在保障国内市场食糖供应方面,国家进一步明确:优先保证国产糖的销售;供应不足时,先以储备糖(国家与地方储备)补缺;再不足时,方以进口糖补差的原则。

  3. 严厉打击食糖走私违法活动。

  1994年起,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一些单位,以加工贸易为名大量走私进口食糖,对我国糖业生产造成严重冲击。

  1995年5月中国糖业协会根据在西安召开的“全国食糖产销工作会议”各产糖省、区的反映与要求,发出了“严厉打击食糖走私犯罪活动,挽救我国糖业”的情况反映,受到了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

  国务院领导同志在“反映”上批示,“组织力量,严厉打击”。

  遵照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精神,1995年6月中国糖业协会与海关总署调查局签署了“关于合作打击食糖走私违法活动的备忘录”要求全行业提供食糖走私违法活动线索,并派人参加了多起食糖走私大案、要案的调查处理工作。

  此外,向1995年7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部分地区打击走私工作会议”提交了中国轻工总会起草的“关于发展食糖生产,加强糖业管理,打击食糖走私的建议”。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计委、中国轻工总会、国内贸易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海关总署等七个部委于1996年6月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进口食糖管理,打击食糖走私违法活动的通知”;通知下发实施后,对加强进口食糖管理,规范食糖加工贸易,遏制食糖走私犯罪活动起到了重要作用。协会的工作受到了国务院和海关总署领导的表扬。

  1998年以后,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随着全国打击走私联合行动和专项斗争的开展,食糖走私违法活动基本被制止。

  为加强对加工贸易的管理;2000年3月15日,外经贸部发出“关于加强加工贸易食糖进口审批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加工贸易原糖进口由外经贸部会同国家轻工业局批准。中国糖业协会配合外经贸部、国家轻工业局加强了对食糖加工贸易的管理,杜绝利用加工贸易渠道走私食糖。

  4. 适当控制糖料与食糖生产。

  1998年以来,由于糖料与食糖生产的增长速度超过了消费量的增长。

  1999年1月,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要通过及时发布食糖信息和指导价格,适当控制糖料与食糖生产;严格控制食糖进口,打击食糖走私。

  1999年11月,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目前食糖总量严重供过于求,食糖价格持续走低,要继续调减糖料种植面积,淘汰质量和效益低的落后生产能力”。

  1999年冬,南方甘蔗遭受罕见霜冻灾害,食糖大幅度减产,糖价大幅度回升、

  2000年4月,国务院领导批示:千万不要一窝蜂扩大糖料种植面积。

  国家轻工局领导要求:坚决贯彻国务院指示精神,控制产量,调整结构;要顾全大局,不要只顾局部、暂时利益影响全局部署。

  根据国务院领导指示精神和国家计委、国家轻工业局的要求,中国糖业协会及时进行了传达、协调,分片、分省区召开制糖企业座谈会进行落实,一些省区按照市场需求制订了调减糖料种植面积的计划,同时压缩不良生产能力;为了控制产量,中国糖业协会协助国家经贸委于2000年、2001年连续两年下发了全国食糖总量控制在750万吨的分省、区食糖产量控制指标。

  为规范糖料收购秩序,建立糖料生产者与制糖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促进糖料与食糖的产业化经营,中国糖业协会协助国家计委起草了糖料管理暂行办法,于2002年6月28日由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以第23号令发布实施。

  二、安排工业季产年销短期储备糖,解决糖厂生产流通资金供应。

  1. 安排制糖工业企业季产年销临时储存糖资金供应。

  计划经济时期,食糖由国有商业统购包销,商业在所有糖厂均设有驻厂员,在成品包装车间点包入库,当天结账,糖厂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

  食糖改由工业自销后,商业临时储存糖的贷款规模没有相应转给工业;工业在没有资金(贷款)的情况下,接下了季产年销临时储存糖的任务,由于没钱付甘蔗(甜菜)款,被迫向农民打白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糖业协会通过“简报”多次进行反映,中国轻工总会两次向国务院报告请示。

  1996年4月,国务院领导同志在中国糖业协会第四十一期“食糖产销情况简报”上批示:“工业承担季产年销的库存储备问题确需认真解决”。

  1996年6月7日,国务院领导再次在一份有关请示报告上批示:“同意安排银行贷款增加食糖工业企业临时储备,利息、费用由食糖工业企业负担”。

  遵照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中国轻工总会、国家轻工业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601398,股吧)、中国农业银行(601288,股吧)从1996年起逐年安排每个制糖期的制糖工业企业短期储备食糖资金,资金供应量随产量逐年递增。

  为不断改进工业储备糖工作,中国糖业协会每年召开会议,检查计划落实情况,交流储备工作经验。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改进,工业储备糖的资金供应改善,各用款企业在银行树立了良好的信誉。

  2.增加主产区地方食糖储备。

  为增强主产糖地区对糖料与食糖生产丰、欠的平衡调控能力,根据主产区要求和国家轻工业局、中国糖业协会意见,经国家计委协调,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1999年4月,国家计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出通知,安排广西、广东、云南三省区在1998跨1999年榨季收购食糖50万吨,作为地方储备,期限一年以上,从而为主产区地方食糖储备工作奠定了基础。

  3.满足糖厂糖料收购资金供应。

  1991年食糖产销体制改革以后,由于食糖不能很快销售,糖款不能马上回笼,糖料款无法及时支付,为从政策上保证糖料收购资金供应,防止向农民打白条,中国轻工总会、中国糖业协会和一些食糖主产区多次向国务院反映情况和意见,受到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视。

  1995年11月国务院领导同志在广西视察工作时指示,“请农业开发银行研究将甘蔗收购资金像粮、棉一样列入农业开发银行贷款规模里面、给予保证”。

  1996年1月国务院领导同志在听取中国轻工总会汇报时指示:“关于糖料收购资金问题,再研究一下,看能否纳入到粮棉油收购资金范围”。

  遵照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国家经贸委于1996年1月召开专门会议听取中国糖业协会汇报,并和中国轻工总会、中国人民银行与相关商业银行共同进行研究;经报请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国家经贸委于1996年2月发出“关于落实制糖行业收物资金的通知”。

  1997年9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计委关于进一步调整食糖生产和流通有关政策的意见”,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和有关国有商业银行要根据糖料收购进度,积极落实收购资金,确保收购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向糖料收购资金列为优先保证供应对象,确保不向农民打白条。

  此后,中国糖业协会每年向国家计委,中国人民银行及各专业银行报送各地糖料收购资金需求计划;形成了稳定的资金供应渠道。

  三、应用价格杠杆调控生产,加强行业内部价格自律。

  1. 调控价格,稳定糖业生产。

  1992~1994年,全国糖料生产连续三年大滑坡,1995年8月,中国糖业协会协助国家计委价格司、中国轻工总会,在北京召开“食糖价格座谈会”,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农民能够接受、多数糖厂能过得去、消费者能够承受、商业有经营积极性,保证国家、地方财税收入,考虑国产糖与进口糖(均含税、费)之间价格平衡关系等各种因素,提出了调整糖价的意见,由国家计委下发了1995跨1996年制糖期“关于调整食糖价格的通知”,同时相应调整了糖料收购价格,保护了工农业生产,调动了农民种植糖料的积极性,扭转了糖料与食糖生产滑坡的局面。

  2.加强价格协调与行业自律。

  协会成立以来,每年均召开全国食糖产销协调会,重要内容之一是加强省、区间食糖价格协调,依照国家指导意见,加强行业内部价格协调与自律:此外,还按需要不定期召开重点产区销售协调会,及时解决地区间、企业间迫于资金压力,相互竞价销售的问题,平稳了糖价,维护了生产的稳定。

  1998年,食糖供过于求,不少地方暴发“价格大战”,中国糖业协会按照国家经贸委、国家轻工业局的要求,召开了“制糖行业价格自律工作会议”,制订了行规、行约,协助政府开展了价格执法检查,抑制了价格战的蔓延,防止了糖价急剧下滑,维护了市场秩序,增强了执法意识。

  四、改革生产流通协调机制。

  针对糖业产,销,进出口分离,在市场经济中暴露出的问题。

  国务院领导同志在一份关于我国食糖市场问题的报告上批示:“在弄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改革我国食糖产销体制的意见”。

  为此,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务院研究室,分别组织调研,中国糖业协会参加并提供相关材料。

  1997年9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同意并转发了国家计委“关于进一步调整食糖生产和流通有关政策的意见”成立了由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牵头,有关部、局、会,海关、银行参加的食糖产销(部际)协调小组,负责及时协调食糖生产流通有关重大政策问题,这一机制一直延续了下来;糖业改革发展中一些重大问题得到了及时处理。

  五、调整糖业结构,改革糖业管理。

  为落实党的 “十五大”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部署和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甜菜糖业究竟应采取什么行业政策应有通盘考虑,单靠银行解困不是办法”。的指示精神,大力推进国有制糖工业企业改革,中国糖业协会于1998年6月在北京召开“全国制糖工业企业深化改革座谈会”,总结交流经验,以制糖工业企业为重点,全面推进糖业改革发展。

  1.调整糖业结构。

  2000年8月,国务院领导同志在一份《关于关闭“五小”、淘汰落后,压缩过剩生产能力情况的报告》上批示: “经验证明,对污染环境、破坏资源、质量低劣、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必须依法采取行政关闭的措施,不如此,这些企业不会自动退出市场。但是,压缩、限制供过于求的长线产品生产的企业,只能采取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淘汰迫其退出。所谓“经济手段”主要是指银行对那些成本高于市场价格、经营亏损的企业要停止贷款。地方财政更不能以补贴等手段来保护这些落后企业。当前,防止那些被淘汰企业死灰复燃的最好办法,仍然是利用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

  根据国务院领导指示精神,中国糖业协会协助国家经贸委和国家轻工业局,在充分调查研究听取各地意见和综合各地上报材料的基础上,制订了《全国糖业结构调整方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2000年8月印发《关于制糖行业结构调整部分企业关闭破产有关问题的请示》的通知。

  通知指出,全国糖业连续四个榨季亏损,企业生产经营十分困难,行业陷入困境。主要原因是,前几年地方小糖厂盲目发展,重复建设,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偏小;糖精等化学合成甜味剂超量生产和使用,挤占食糖市场。

  通知提出,要压减落后生产能力,优化结构和合理布局;不宜种植糖料的一些地区分期分批退出制糖行业;对主产糖地区资产负债率高、亏损严重并且扭亏无望的糖厂实施关闭破产。

  调整后,全国保留制糖工业企业389户,产糖能力779.5万吨,形成了南方以广西、云南、广东甘蔗糖为主,北方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甜菜糖适当发展的布局。

  2001年11月,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抓紧组织实施制糖行业部分企业关闭破产的通知”要求有关省、区、直辖市,有关部门抓紧实施。

  通过糖业结构调整,保留糖厂开工率提高,涌现出了一批以先进制糖企业为龙头的大型企业集团,在加强科学管理、推进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保障市场供应,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2. 发展规模糖业。

  2001年国务院领导同志提出:“要把规模制糖搞上去”。根据这一指示精神,国家经贸委组织调研组赴广西、云南等主要食糖产区进行调研,鼓励优势企业扩大规模,实现规模化、集团化经营。

  其后、各地大型糖业集团有了较快发展。

  以广西为例,当时全区共110家糖厂,关停3家,待破产12家,剩余的95家通过优化重组,形成10个制糖工业集团,其中7个集团(含46家糖厂)很快开始运作。

  通过结构调整、企业改制、生产要素重新优化组合,全国规模糖业迅速发展;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科学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

  全国产糖量的95%集中到了广西、云南、广东、海南、新疆五个优势省、区;在五个省、区中,半数以上的产糖量又集中到了二十多家大型制糖工业集团。

  3. 改革企业管理。

  通过企业改制、改造,实现了政企分离;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包括:建立有效的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机制;成本约束、技术创新、民主监督、和科学决策机制;使企业与市场紧密结合,成为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经济的竞争主体。

  4. 减员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创办新兴二、三产业,开发市场短缺产品,有计划的组织职工下岗分流,分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通过职业培训、实现再就业,并建立、健全职工生活社会保障制度,逐步解决了糖厂机构臃肿、冗员多,企业办社会等问题。

  5.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提高职工素质。

  按国务院要求,组织企业领导班子培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组织企业领导班子培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健全对班子的监督、考核评价与奖罚。

  逐步恢复重点产糖省、区人材培养、智力开发、科学研究机制,建立人材培养基地(含工、农业);通过多种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培训职工、开发智力,建立企业科技人员队伍。

  以专业科研为骨干、厂办科研为桥梁,把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把企业的人材优势、科技优势,转化为管理优势,生产技术优势,经济效益优势。

  认真落实国家鼓励大专院校毕业生、工程技术人员、专家到西部地区工作的优惠政策。

  六、限产、限销糖精等化学合成甜味剂。

  1.国家关于糖精限产,限销、限用的规定。

  1991年以来,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提出要限制生产、使用糖精等化学合成甜味剂,提倡适当多吃一点食糖。

  1992年1月9日,原轻工业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明确提出要严格控制糖精等化学合成甜味剂的生产使用。

  1992年5月9日,国务院原生产办、国家计委联合召开糖精等化学合成甜味剂限产座谈会;7月联合下发了“关于糖精等化学合成甜味剂限产、限用的通知”。

  1992年原轻工业部向全国发出通知,限制生产和进口化学合成甜味剂。规定“内销指标不得突破;不准再新建、扩建糖精生产车间;未经批准使用的化学合成甜味剂不准生产和使用;不准生产销售复合甜味剂;限制一切化学合成甜味剂的进口。”

  1993年4月13日,原化工部化工司将全国糖精限产10000吨、国内限销6000吨的指标分解后,下达到16家糖精生产企业。规定:“内销指标不得突破;不得以增加出口为名,增加产量扩大内销;不得以任何借口新上或扩大糖精生产能力。”

  1998年8月31日,国家经贸委发出“关于严格控制糖精生产能力、限制糖精产量和内销量的通知”,规定从1998到2000年,糖精年生产总量控制在24000吨以内,其中内销量控制在8000吨以内。

  2. 糖精超产,超销、超用,严重冲击糖业生产、危害社会安定与人民健康。

  限产、限销、限用糖精等化学合成甜味剂,是关系国家产业政策的大事。

  由于对糖精的产、销、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与完善的法规,在暴利的驱使下,超量生产、内销,和在食品行业中超限量、超范围使用糖精的问题日益严重,达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一、一些地方和企业,违反国家规定,任意扩大糖精生产能力,增加产量,扩大内销。

  糖精生产能力从1992年17000吨,增加到1998年47000吨;糖精产量由1991年13126吨提高到了1998年29175吨;内销量由6000吨提高到了13220吨,超过国家限制内销指标(当时为6000吨)7220吨,超计划销售的量约相当于325万吨蔗糖的甜度。

  二、在食品行业中超限量、超范围使用糖精的问题日益严重。

  1998年,全国年消费食糖量约800万吨,其中,工业用糖约占一半即约为400万吨;同期全国内销糖精量为13220吨,除掉非食品工业用糖精约2000吨外,食品工业用糖精量约为11220吨,约相当于500万吨蔗糖的甜度;数字说明,在全国食品加工业所用的甜味剂中糖精占了62.5%,其中尚不包括甜蜜素、阿斯巴甜等其他化学合成甜味剂。

  国际上糖精等高倍甜味剂在食用甜味剂中所占的比重(均按甜度计)通常不超过5%。

  三、超范围、超限量使用糖精造成的危害。

  1. 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按1998年的市场价格,50元左右的糖精可以顶替3000元左右的蔗糖;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一些生产经营者,以糖精冒充蔗糖获取暴利的情况愈演愈烈;而几乎所有添加糖精等化学合成甜味剂的食品,在外包装或标签上均未标明所添加糖精等化学合成甜味剂的名称与含量;也就是说,广大消费者在被蒙骗的情况下,吃了糖精还以为吃了蔗糖;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2. 严重冲击糖业生产,给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按照1998年城市和农村的消费水平,当时年产800多万吨糖,在销售方面本不应有问题;但由于超量、超范围、超限量销售和使用糖精,每年超过国家限销指标多销售了约7000吨糖精,相当于挤占了约300多万吨食糖的消费市场;而减少300万吨食糖的销售,就要关闭125家日压榨甘蔗2000吨规模的糖厂,使12.5万制糖工业职工失去就业机会,1500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受到伤害;给产糖地区(许多是贫困地区)的经济振兴和社会安定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四、限产糖精和减产糖的利弊、得失。

  1. 从结构调整的角度看,限产糖精要远比减产糖难度小。

  关停一间年产3000吨规模的糖精厂,约涉及到1000多位职工的安置和7000多万元的产值,但可以腾出135万吨左右的食糖消费市场;如果多销售135万吨食糖,就可以保留56间日压榨甘蔗2000吨规模的糖厂,提供5.6万个城镇人口就业机会,使67万农民因种植甘蔗增加收入,增加产值约40亿元,税利约4.3亿元。

  2. 调减糖精生产涉及的地区范围远比调减蔗糖小。

  3. 调减糖精生产有利环境保护。

  糖精属于高污染化工行业,盲目发展,给产区城镇空气、水源特别是糖精企业职工带来了严重污染。

  4.国务院领导高度关怀糖精限产,限销、限用。

  1998年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为促进制糖行业走出困境,保护农民利益,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要像纺织工业压绽一样,下决心关掉糖精厂”。

  1999年9月24日,朱镕基同志在中国糖业协会《食糖产销情况简报》有关糖精限产,限销、限用存在问题的情况反映上批示:“必须坚决关闭和限制向国内市场销售的糖精厂,并妥为善后。一定要坚决、迅速、果断,毫不留情。此事对食糖工业、农业和农民以及全国人民都大有好处。不惜付出代价也要办成这件事。切切。”

  温家宝同志批示:“完全赞同镕基同志批示。”

  李岚清同志批示:“赞成镕基同志意见。食品包装上应标明糖精及其它化学合成甜味的成份,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和健康。此事应有法规落实。”

  遵照国务院领导的批示精神。1999年12月末,国家经贸委以特急件下发《关于下达2000年糖精生产及内销计划指标的紧急通知》;通知规定:2000年全国糖精生产总量限制在16000吨以内,其中内销量限制在3000吨以内;同时确定关停9家糖精生产企业,保留5家糖精生产企业,从1999年12月31日起,关停的9家糖精生产企业停止糖精生产和对外签订糖精出口合同。

  2000年5月26日,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外经贸部、卫生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海关总署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糖精生产销售使用管理的规定》的通知。通知规定:对超计划生产、超计划内销糖精的企业,扣减其当年和下一年度的生产和内销计划,企业超计划生产和超计划内销部分所实现的利税,在年终办理决算时全部上交中央财政,情节严重者将追究有关领导责任。属于无照或超范围生产、销售糖精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对于超范围、超限量使用糖精等合成甜味剂的企业,由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卫生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其他合成甜味剂参照此规定执行。

  五、治理有方,收到成效。

  在国务院领导同志的关怀和中央有关委、部、局的精心组织安排下,糖精等化学合成甜味剂的限产,限销、限用收到明显成效。

  自国务院领导1999年8月批示,要限产,限销、限用糖精以来,实际内销量由1999年14220吨下降到2001年以后4500吨以下;超计划内销量由1998年7220吨,逐年下降,2002、2003年分别为366吨和362吨。

  需要注意的是,2004年超计划内销糖精量又有明显上升趋势,达到了1141吨。

  六、多方设防、严防死灰复燃。

  超限量使用糖精等化学合成甜味剂有暴利可图,总是会有少数人铤而走险。因此,限产,限销、限用糖精等化学合成甜味剂,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能丝毫松懈。

  为将工作落到实处,中国糖业协会将协助政府做好以下工作:

  1、完善国家相关法规,加强监督、严格执法。

  2、采取经济手段予以制约。

  3、协助“糖精协作组”做好糖精行业内部工作。

  七、积极宣传适量吃糖有益人体健康。

  为宣传适量吃糖有益健康的科学道理,批驳吃糖有害论;1992年8月、2000年元月,中国糖业协会先后两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食糖与健康研讨会”,邀请国内十多位知名医学科学、食品营养、生物化学等多方面专家就食糖与健康的关系进行论证,得出了适量吃糖有益健康的科学论断。

  为批驳一些报章、广告中的吃糖有害论,中国糖业协会先后十次通过“食糖产销情况简报”在行业内部进行通报,并通过中国轻工报、中国食品报,糖业网站等新闻媒体进行科学宣传,同时与一些相关报社总编进行协商,建议他们在涉及食糖与健康报导方面持科学严谨态度,切实把好关,把广告与新闻分开。

  八、“入世” 前后。

  1、“入世”前的准备。

  1997年4月15日,在中国轻工总会召开《轻工行业关税调整工作会议》期间,中国糖业协会提出了应对“入世”,保持国内糖业生产稳定的,关于关税与非关税保护措施的具体建议。

  其后,行业内的专家,多次在有关报章、杂志上发表有关“糖业‘入世’后的机遇、挑战与对策”的文章。

  2、“入世”的承诺。

  2001年12月11日,我国参加了世界贸易组织,按照对外谈判协议,中国“入世”后,关于“关税配额进口食糖”的承诺是:

  (1)、国营贸易比例:70%。

  (2)、关税配额:2000年160万吨;2001年168万吨;2002年176.4万吨;2003年185.22万吨;2004年194.5万吨;实施期:由2002至2004年;配额内税率:由20%降至15%,配额外税率:由60.4%降至50%。

  [注:关税配额糖量,并不等于必需进口糖量,能不能进口,进口多少,主要取决于国内市场食糖的上限价位,如果国内市场糖价低于进口糖价(均含税费),糖就进不来]

  (3)、“入世”后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是世界第三产糖大国、第二食糖消费大国,加入WTO既给糖业发展旣带来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

  (1)机遇。

  它有利于发挥中国糖业的优势(诸如,承揽国际原糖精炼加工;协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糖业;境外投资办厂和输出我国糖业专利技术等),参与国际竞争;有利于改善中国的投资环境,引进糖业生产建设急需的资金;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提高中国糖业生产技术及管理水平;有利于推进中国糖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促进中国食糖市场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2)、面临的挑战。

  与先进产糖国家相比,中国糖业生产管理水平(含工、农业)还比较低,主要是,生产效率低、消耗大,成本高,国际竞争力较弱。

  特别是,“入世”时,我国承诺的进口糖关税税率偏低、关税准入量偏大,使我国无法享受到对待发展中国家的关税与关税配额措施(非关税措施)的保护,很容易受到国际市场糖价异常波动的冲击,并约束了我国国内市场糖价的上限价位。

  4、入世后采取的对策措施。

  面对挑战,国家在深化糖业改革,迎接对外开放方面采取了积极的对策措施:

  (1)、调整糖业结构。

  通过结构调整,淘汰了成本居高不下、扭亏无望的落后产区与企业,压缩产糖能力约100万吨。

  (2)、调整企业组织结构。

  通过发展规模糖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职工素质,推进科技进步,加速企业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资源节约型、生态环保型的转变,增强了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与国际竞争力。

  (3)、培育和发展现代流通业和信息业。

  通过中心批发市场和市场电子信息网络的建设,缩短了国内与国外,产区与销区,厂家与商家的空间与时间距离,发挥了服务生产、促进流通、造福消费者的积极作用。

  (4)、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

  -- 加强总量控制。

  加强综合平衡、全面整合,控制食糖产量过快的增长;调控食糖进口;限产、限用糖精等化学合成甜味剂,扩大食糖内需。

  -- 完善国家储备糖的调控服务职能。

  完善国家储备在国内食糖市场上、下限价位区投放、收储的调控服务机制,发挥国家储备保护生产、保障供给、保持糖价平稳的作用。

  -- 为企业营造均等的国际贸易竞争环境。

  通过双边、多边国际贸易谈判,按照世贸游戏规则,为我国食糖进出口争取均等的国际竞争环境(主要在进、出口关税方面求得平衡;并互相承认对方的市场经济地位)。

  -- 加强质量技术监督,制止不合格糖品的进口。

  加强质量卫生监督,制止不合格糖品的进口,维护经营进口企业和消费者的权益,保持国内市场稳定,保障消费者的人身安全与健康。

  -- 满足企业对生产经营资金的需求。

  在企业实行质押,资金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充分满足企业对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需求。

  (5)、减轻企业负担。

  -- 通过改制和上市筹集资金、引进资金,解决大型制糖骨干企业(集团)负债率高,资本金不足,财务费用负担重的问题。

  -- 分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

  -- 取消甘蔗特产税,减免农业税。

  (6)加强行业协会为企业、为政府的双向服务。

  通过行业协会,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发展糖业的政策、措施、指示,反映企业的呼声与愿望,维护企业的正当权益;加强行业内部的协调与管理;发挥协会在企业与政府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5、趁势前进。

  在国家的指导与帮助下,“入世”短暂三年,我国糖业经受住了国际食糖市场瞬息多变的磨练,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迅速的发展,大幅度提升了国际竞争力。

  开放之余,我们必须勿忘自保;国际间的贸易从来都是以自利为先;我国“入世”并不意味着已经获得了“世贸”游戏规则所阐述的全部权利;我们必须尽快掌握和应用“世贸”游戏规则,适时进行自我保护,维护自己正当的权益,必要时做出反击(如反倾销等),以免受到不平等对待的伤害。

  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沿海与内陆的制糖企业要搞好分工,扬长避短,加强合作;沿海企业要发挥对外窗口与聚散地的作用,努力开拓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进军国际市场,引导国内消费新潮流;内陆企业要练好内功,提高职工素质,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科学管理,努力提高生产效率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强糖料生产在农业生产中的比较效益与基础地位,使我国糖业在国际竞争中始终保持稳健发展的势头。

  九、加强国际糖业技术经济交流与友好往来。

  应美国、日本、英国、印尼、泰国、澳大利亚、古巴等国糖业界的邀请,中国糖业协会先后派人对这些国家的糖业政策、食糖市场、糖业管理及制糖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考察,参考国外做法,结合我国实际,研究我国糖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问题的解决思路,研究我国“入世”以后面临的机遇与对策。

  在对外交流的方式上,不断有创新、有发展。

  1999年10组织了对欧盟糖业考察。

  2000年6月,随国家轻工业局考察团,赴英国、比利时考察欧盟糖业管理体制,研究借鉴欧盟经验,理顺我国糖业管理体制,提高效率与效益。考察后向国务院报告了情况,提出了改革我国糖业管理体制的建议。

  2001年4月在北京组织中国食糖与甜味剂(国际)研讨会

  2002年起与欧盟糖业协会建立相互联系会员关系;在信息、技术、管理、市场研究、食糖消费等方面开展合作。

  2003年召开北京“WTO与中国糖业发展(国际)研讨会”,联合举办“中国湛江糖业发展研讨会”。

  妥善处理国内、国际两个食糖市场的关系。

  从我国的国情看,人多地少、不适宜成为世界食糖的净输出国;但从中国有13亿人口,南、北方均具备产糖的优越条件考虑,解决吃糖问题也不能依赖进口;理想的解决吃糖问题的方案应该是:实现吃糖基本自给,少量通过进、出口平衡调节。

  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通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糖业进入市场经济以来的结构调整、改革发展,和2001年末“入世”三年多来的竞争、磨练,我国糖业、特别是大型糖业集团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食糖平均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进口糖价格与国内食糖平均生产成本(均含税费)之间的上、下限价位差距拉大,大大增强了我们调控食糖进、出口的能力。

  在国际间贸易相互平等(进、出口关税均等)的条件下,我们已具备通过进、出口,调节国内食糖供求平衡,保护工农业生产、保障市场供应,保持糖价平稳的能力;与此同时,我们也会通过积极开展国际食糖贸易(含加工贸易),为促进国际食糖流通,调节国际食糖供求平衡,维护世界糖价平稳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信,通过妥善处理两个市场关系;进一步加强全面整合和总量平衡、季节性平衡;深化改革,加强行业管理,我国糖业一定能获得持续、稳健地发展。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报价
推荐行情报价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