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报价 » 其他

温氏、牧原养殖模式如何?看一体化养殖为何崛起?

   日期:2024-11-01     浏览:753    

  模式思考:养猪业自建式发展将快于合作式

  美国:BBY打败CC,自建模式打败了合作及整合模式。

  中国:苏宁打败了国美,自建模式打败了合作及整合模式。

  重资产模式不可怕,如今的中国,资本并不缺乏,重要的是资本回报率,回报率高,重资产就是高行业门槛。若某重资产行业的roic低,那重资产模式会拖垮一家公司。(养猪业虽然重资产,但roic高,应该加倍杠杆养猪。)

  自建自养模式减少了与农户“扯皮” 的风险和成本,若快速扩张,非常考验管理边界。

  牧原近年的发展明显更快,成本也更低。

  大背景:环保使得规模化进程再次加速

  因人均资源不足,叠加贸易开放程度的逐渐扩大,国家迫不及待地需要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抓环保一举两得,规模化猪场抢占的是散养户退出的市场。

  环保点燃了落后产能退出的高潮,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会快速提升,从40%快速增长到70%,之后会放缓,但10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出栏占比会继续大幅提升,这一点在美国养殖历史上已经印证。

  供给结构由金字塔向倒金字塔演变

  未来家庭农场将占据生猪供给主要地位,适度规模化道路由我国深层次的矛盾综合决定。

  集约式养殖因技术效率改善空间最大,成本优势不断加大,未来发展速度会进一步加快。

  为什么万头出栏以上的聚落式养殖场发展如此迅速?

  原因1:规模效应开始凸显,成本更低

  2002—2010年生猪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规模的扩大,技术效率的贡献次之,这个阶段几乎没有规模效应。

  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大规模生猪养殖的效率优势从2006 年开始凸显。

  2008-2010年养殖技术更新和扩散有效性、规模经济程度明显提高,叠加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规模效应凸显。

  2010年以后,要素投入开始达到冗余,技术效率开始体现,家庭农场成本优势开始加大。

  技术效率进一步体现,管理水平的高度决定养殖企业的高度,一体化优势开始凸显。

  2014年开始,环保成本的提高有利于集约化生产的模式发展,同时技术效率的提升在集约化生产模式中进一步体现,规模效应继续加大。

  成本优势变迁小结:

  1、2002-2008年,养殖要素投入的效率最高,无需过多的技术和管理,散养占优势。

  2、2008-2013年,技术效率改善比要素投入对效率提升的贡献更大,家庭农场的规模效应开始体现,对管理的要求仍然不高。

  3、2014-2020,技术效率改善第一波浪潮已过,技术改善的第二波我们认为在于扣各个细节,综合管理效率的作用开始体现,由于在养殖要素投入、技术效率改善、管理效率等方面都有沉淀,万头以上的猪场聚落式养殖迅速扩张。

  原因2:一体式集约化养殖场扩张制约变少

  集约化养殖场的制约因素纷纷好转:

  1、资金(资本涌入,融资手段变得丰富)

  2、土地(集约式养殖目前还是蓝海,有能力的企业正在“圈地盘”)

  3、人才(分工更细,培养饲养员变易,近年的人力成本上升放缓,大学生扩招)

  4、环保(方便集中处理,平均成本低,符合国家环保调控大背景)

  而公司+家庭农场制约因素有:

  1、资金(扩张所需资金较少,目前仍是最主流的方式,农民自身资金有限、融资手段单一)

  2、土地(农民拿不到新的地,政府不批)

  3、人才(养殖户的老去和养殖辛苦活的后继无人)

  4、仔猪(仔猪供应紧缺、需外购,但价格昂贵)

  5、环保(需自购环保设备,并分散还田)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报价
推荐行情报价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