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猪价回升,引发市场对通胀的担忧。猪价上涨能否持续?对通胀究竟会有多大影响?去年8月我们也发布过一篇专题报告研究猪价,时隔一年,研究逻辑并没有太大变化,本报告重点更新一下我们对最新市场变化的理解。
传统的猪周期是什么样的?猪周期一般包含跨年度的大周期和季节性的小周期。在大周期下,养殖户根据猪价信号和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决定存栏,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从决策到产出存在时滞,猪价和存栏量会出现周期性波动。小周期主要受我国居民消费习惯影响,在一年之内呈季节性波动。例如春节期间由于需求旺盛,价格相对较高,节后需求降低,价格大幅回落;夏秋季节由于供给减少,猪肉价格环比会有回升。
本轮猪周期:存栏量失灵了!在本轮猪周期中,存栏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失灵了。从15年3月至今,猪价先大涨后大跌,而存栏量一直在下降。存栏量持续下降的一个原因是:在前一波猪周期中,养殖户亏得太惨,部分永久性地退出了市场。猪价在2011年开启大跌,猪粮比价从8.5滑落至14年4月的4.7的最低点,养殖户仅亏损状态就超过2年,生产积极性大大降低,有的甚至因为负债累累,永久退出市场。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环保门槛提高,养殖户被动去产能。15年起,新环保法、“水十条”等政策相继开始严格执行,各省陆续设定禁养区,且不断关停禁养区内的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环保政策的限制导致即使在猪价上涨、利润提升的情况下,生猪的供给也提高不上来。不过令人费解的是,存栏下降、看似供给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猪价为何从去年又开始大跌了?我们需要介绍下养猪行业内部的结构变化。
存栏下降,供给未必减少!实际上从其它指标来看,猪肉的供给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是在改善的:第一,猪肉产量增速从去年下半年就在不断回升,截至今年6月份累计同比达到0.8%,重回正增长;第二,生猪出栏量和屠宰量增速也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回升,今年上半年同比均实现了正增长,分别为0.7%和4.2%.所以猪肉供给增加是这一年来猪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母猪、生猪存栏量均下降,供给为何还能提升?最主要的原因是养猪的效率提高了!由于规模化养殖的改革力度加大、环保政策的收紧,近两年养猪模式从散养向规模化的转变速度在加快。而规模化养猪场的养殖技术和效率都要远高于散养户,导致规模化程度提高后,生产同样多的生猪需要的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减少了,生猪均重提高速度也在加快。所以就表现出母猪、生猪存栏量下降,而猪肉的供给却在增加。
猪价难飞,通胀无忧!关于未来猪价走势,我们认为短期主要是季节性主导的小反弹,年内猪价大涨的概率非常低。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近期猪肉虽有涨价,但涨幅要弱于季节性规律的水平;第二,规模化养殖占比、整体养殖效率仍在提升,根据我们的测算,母猪存栏下降带来的产出缺口是可以被规模化养猪企业补上的;第三,环保政策仍会有一定冲击,但幅度将小于去年;第四,猪肉消费需求平稳,对价格影响相对有限。为了测算猪价对CPI的潜在影响,我们假设了乐观、中性和悲观三种情景。结果发现,即使是在乐观情景假设下,CPI同比也仅是在春节前后会达到2.2%左右的最高点,绝大部分时间仍低于2%。如果没有其它极端天气等突发因素影响,单纯的猪价难以推动CPI大幅走高。此外,尽管近期商品涨价导致PPI环比可能会有所回升,但去年基数较高,所以年内通胀并不会成为太大的忧虑。
正文:
最近两年猪价走势与以往的猪周期完全不同,令人捉摸不透,因此也备受关注。在持续下跌长达一年之久后,近期猪价开始回升,考虑到生猪、母猪存栏量都处于历史低位,市场对通胀风险的担忧迅速升温。猪价的上涨能否持续、幅度会有多大?对通胀究竟会有多大影响?
其实比较巧的是,去年同样是在8月份,大家对猪价争议也很激烈,我们当时也发布了一篇专题报告,后来猪价的走势和我们的预测也基本一致。时隔一年,我们对猪价走势的研究逻辑并没有太大变化,所以本报告重点更新一下我们对最新市场变化的理解。在介绍观点之前,还是先科普一下“猪周期”的概念、以及本轮猪周期的“诡异”之处.
1、传统的猪周期是什么样的?
猪周期一般包含跨年度的大周期和季节性的小周期。在大周期下,养殖户根据猪价信号和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决定存栏,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从决策到产出存在时滞,猪价和存栏量会出现周期性波动。首先,养殖户从观察猪价上行到进行补栏,往往需要1-2个月时间,而且通常养殖户会优先补栏仔猪,待价格上行趋势确认后才会补栏母猪、扩大产能;其次,从补栏育肥到生猪出栏,需要短则约半年(直接补栏仔猪)、长则12-14个月(补栏能繁母猪),因此供给到位会有时滞;随后,生猪出栏量越来越高,猪价涨幅越来越小,当供给增加到一定程度,猪价逐渐回落,价格信号再传导回供给端;最后,养殖户调整产能和消化存栏,供给收缩推升价格,再次进入新一轮周期。
小周期主要受我国居民消费习惯影响,在一年之内呈季节性波动。首先,春节期间由于需求旺盛,价格相对较高。春节过后需求降低,价格开始大幅回落。进入夏秋季节,居民对猪肉消费需求较低,但生猪出栏量也相对较少(主因是冬季仔猪存活率降低,6个月后的出栏量下降),再加上养殖户会补栏备战冬季行情,猪肉价格环比反而回升。进入冬季以后,由于生猪出栏供给增加,价格会小幅回落,但春节期间价格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生猪存栏量在一年之内也呈现季节性波动,春节前后由于出栏量增加,存栏大幅下降,之后开始回升。
我们以10-14年这一波猪价和存栏量的变化为例,来说明传统猪周期的特点。08年之后,猪价经历了两年左右的大幅下跌,养殖户去产能导致生猪和母猪存栏量均处于历史低位,再加上货币高增推升需求,猪价在2010年7月开始企稳回升。价格上行趋势得到确认后,养殖户开始扩大产能,9月份生猪和母猪存栏量均开始回升。但由于供给增加存在时滞,这一波猪价的大“牛”市一直持续到11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