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间白糖已经回到了一年前的价格,看样子最终依旧要走原糖的老路,原糖用了一年的时间成为全球最牛商品,然后又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回到起点。供需结构的变化是引发这种价格危机的罪魁祸首,而价格的波动往往会矫枉过正,只有当价格与现实产生严重偏离才可能转势。那么现在郑糖的价格合理吗?
供需结构失衡推动下跌周期
对于价格,我们还是要先看供需。与国际格局相同的是16/17榨季依然是缺口,糖协原本在压榨前预估产量将达到1000万吨,当然这在当时业界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但是预估整体区间均要高于最终928.78万吨。随后,配额外进口关税在5月22日开始上调,导致的结果就是下半年进口量极度萎缩。与此同时,滇缅边境加强了管制,走私糖难以通过这条途径进入中国市场,缅甸国内囤积了80万吨的糖难以消化。故事讲到这里,看似供应量大幅削减,理应应声上涨,而非大幅下跌,但是故事还没结束。
尽管16/17榨季产量不及预期,但是我们要知道其中有一定量的甘蔗留种了,也就意味着未来种植面积将可能增加,而对于17/18榨季而言,根据此前农业部的预估糖料的播种面积将增加12.1万公顷。6月下旬至7月上旬,广西曾遭遇连续数周的强降雨,尽管新闻上面大肆报道甘蔗受灾如何如何,但是在分蘖伸长期甘蔗就是需水量最大的时候,而受灾区集中在桂北,并且主要甘蔗种植区处于坡地,受灾情况并不严重,相反从后续调研的情况看甘蔗长势良好,株高有明显提高。
对于走私而言,最大的驱动因素无非是“利益”两个字,坊间卖白糖如白粉的说法。这一点都不夸张,试想一下,走私糖只要3000多元,而配额外进口需要增加95%的关税,这还不包括增值税等其他费用。一条道路走不通了,可以换一条路走,有利润就有走私,这就孕育出了以台湾为中心的海运走私渠道。台湾今年二季度进口量达到了22.5万吨,而其中6月份进口量达到了8.8万吨。
但是,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尽管海运走私猖獗,但是和去年相比,在加大打击走私力度的前提下,今年走私量肯定不会超过去年市场预估的250万吨。因此,除了产量增长和走私猖獗外,消费问题也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截至6月底,全国销糖量达到603.16万吨,累计销糖率63.23%,高于60.68%。但是6月份是销量的低谷期,季节性明显,而7月、8月是传统消费旺季,中秋国庆双节的备货期主要集中在这两个月。但是从目前情况看,7月销量不容乐观,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销售情况一般甚至可以说偏差。其实去年就有消费的问题,这可以归结为饮料消费下滑导致的,但是从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了解到,今年中国饮料6糖业产量同比增长了10.3%,而上半年增长率也达到了7.8%。既然问题不是出在终端消费上,那就一定是替代品的比重增加了。去年可口可乐就已经修改了配方,尽管大部分的企业不会公布配方修改情况,但是从今年淀粉糖的消费情况来看,消费量同比至少增长了一倍。
甜菜糖拉低郑糖价格
我国甜菜糖占比不高,主要集中在新疆、内蒙两省,由于16/17榨季内蒙产量增长迅速,目前已经和新疆平分甜菜糖天下。今年内蒙古增产了10吨,而随着糖厂数的增加,内蒙/的日产能将在17/18榨季达到6万吨的水平,那时年产量将达到80万吨。大量的甜菜糖增量也体现在仓单上,郑商所仓单在4月底一度超过9万1千张,而这其中就有大量的甜菜糖仓单。目前仓单依旧还有7万多张,尽管已经比去年同期要低了,但是依旧很多,仓单压力也使得糖价被打压靠近甜菜糖价格,而非广西糖价。南宁糖价与9月合约的价差在6月底一度贴水超过400元,随着期货价格的下跌以及销量情况的恶化,现货价格也出现了下滑,贴水才回到300以内。
甜菜糖综合成本仅为5000元左右,但是其出路很有限,广西陈糖加工后依然可以可以找到终端销售,但是甜菜糖含有甜菜碱,本身少量的杂质导致了其会产生异味,很多加工厂没有去处异味的设备,因此甜菜糖增产等于说增加了非优质产能的释放,这也是造成了糖价一跌再跌主要原因之一。
反弹契机存于刚性消费
下跌周期还将持续,但是并不会连续持续的下跌。今年销量下滑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闰六月导致中秋节推迟半个月,使得中秋国庆双节合二为一,这在一定程度上推迟了今年备货的时间,同事也削减了糖的用量情况。但是季节性的规律始终存在,目前依旧是备货时间,消费的刚性需求还是在的,在下跌周期中依旧存在着反弹的契机,8月、9月的双节消费刚性以及三四季度间隙的新旧榨季交替都存在这样一种机会,持续下跌的背后很可能存在一波不小的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