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宇恒
当前,我国仍有许多优质农产品还是“提篮叫卖”,好东西卖不出好价钱的情况依然存在。加强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仓储、物流、营销,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加快补上冷链物流等短板,确保农产品既产得出、产得优,也卖得出、卖得好、卖个好价钱,是当前农产品流通与销售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近日举办的2018第七届品牌农商发展大会上,与会专家及基层农业工作者一致认为,大宗农产品要在优质专用上做文章,小宗农产品要在突出特色上下功夫,而无论大宗农产品还是特色农产品都要注重品牌、注重营销。
用好区块链技术,打造优质农产品
随着消费者对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安全等需求的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对追溯体系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区块链能让信息关联起来。”同济大学教授顾伟楠说,通过区块链,从农产品种植开始到加工、运输、销售,最后到消费者手里,所有信息都是可以查到的,可以很好地解决农产品信息追溯问题。
“当区块链建好之后,农民拿一部手机,就可以把生产情况上链;消费者用一部手机,就可以查到产品整个信息的过程。这就解决了数据采集的问题。”顾伟楠解释,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生产企业可以了解到销售方、消费者可以知道农产品从何而来,另一方面也便于优质农产品的监管。“农产品信息量巨大,集中监管难免会有疏漏。通过区块链,各个环节都能了解到问题出在哪里,监管瓶颈自然就能解决。”
“质量的提升和品牌的塑造都是一个长期过程。”浪潮集团副总裁肖雪说,将农产品生产的相关数据整合之后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当数据形成链条,就能为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各环节主体提供可信任的服务,从而形成可信任的环境,让品牌与质量在信任的环境下逐步成长。
此外,顾伟楠还提醒,农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应避免区块链的滥用。“将来优质农产品只能是一个链,其他的都是在他上面的子链,可以是猪、牛、羊、苹果、黄瓜分别作为子链,但是一定是一个链。如果有很多链,那就是没有链。”
农产品触网物流成本高,做强品牌是关键
“互联网销售渠道与传统零售渠道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的触角更加广泛。”当当网创投合伙人、农村电商负责人祝为认为,互联网销售渠道与传统销售渠道不存在谁取代谁的关系,通过互联网,可以更好地解决传统销售渠道覆盖面较小、渗透率不高的问题。但同时也要看到,现在线上渠道销售物流成本越来越高,要想让消费者选择线上渠道购买农产品,就需要农产品有更高的产品附加值,通过产品分级将好产品卖上好价格,品相不好的则可以通过加工等渠道实现附加值的提升。
苏宁易购集团特色馆总经理郑之硕同样认为,在互联网环境下,需要打造标准化商品。目前农产品电商仍存在一些困局,如标准化程度低、产业化程度低、品牌意识差等,缺乏通行标准,只能在销售环节设置一些符合互联网销售渠道的标准。
“标准的制订与推行要符合现阶段条件,不能一下子把标准拔高,揠苗助长,标准做实了,品牌才能很好的发展。”SGS中国农产食品部北京区域总监于峰说。
“我们有很多特色产品,要思考如何把优势资源转变成市场资源,把特产资源转变成品牌资源,实现从产业链到价值链的贯穿。”华智众创常务副总经理于立彪说,长白山人参在全球产量占70%左右,但是经济回报只占了不到4%,而国外一些人参品牌的价格却十分高昂。“品牌对农产品价值提升意义重大。”
“品牌有没有做强对互联网销售情况影响很大。”通过调研,祝为发现,以丑橘为例,有品牌的优质丑橘在互联网销售中可以卖到25元/斤,并且不包邮,而在北京一家早市上,每斤丑橘的价格只有七八元。
郑之硕认为,除了通过培育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之外,解决农村电商人才匮乏的问题也是当务之急。“现在农村电商出现了一些结构性过剩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解决人才问题入手,通过工业品下行转化,或许能加强农村电商人才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