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昭通是我国西南地区的马铃薯主产区,年产量超300万吨。眼下当地的马铃薯春耕生产正在进行。不过与往年不同,这里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户压力大大减轻,可以放开手脚耕种。什么原因呢?
在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上高桥乡大寨村,记者了解到,今年的马铃薯春耕有了新的内涵。农户只需要提供劳动力,而不需要任何的经济投资,就能够完成这一季的马铃薯春耕了。
在大寨村,农户正在抢抓农时,开展春耕。和往年农户主要以“散户”来种植的方式不同,今年是由专业合作社统一组织,农资企业提供资金和农资帮扶来开展春耕种植。
马铃薯种薯国际论坛在(云南)昭通召开
云南中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翁葶恩说,他们主要负责品种的选择,农业投入品的供应,以及田间技术管理的培训和指导。种出来的马铃薯我们又统一回收,进行销售。
翁葶恩说,她的公司发起、组织实施马铃薯整村推进项目,通过向种植户先期垫付费用,提供自己企业生产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和土豆种子,带动农户进行马铃薯标准化种植。农户再以每亩60元的租金,把撂荒土地租给合作社。
而住在大关县大寨村村民杨秀华说,现在一个人一天都要种一亩,以前两个人一天种一亩,都还种不起。
2018年,翁葶恩偶然间尝试帮助昭通的两个村垫付春耕资金,马铃薯收获以后自己再回收销售。结果垫资花了80万元,回收销售又回笼了150万元。今年合作的土豆种植面积达到了8000亩,每亩要垫付资金1500元,总数高达1300万元,单靠企业垫付已经很难支撑。
云南省政府又成立了一家叫农业担保公司,他们也愿意来为这些合作社担保。然后就可以通过他们的担保,去向银行融资贷款。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可以帮助他们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翁葶恩告诉记者马铃薯的生产过程中,农户最大的压力就是春耕垫付资金,以及市场销售风险。而在依靠农业担保获得贷款支持以后,付出1300万元垫资,就能带来2800万元的销售收入。
农资企业运用金融手段筹资,帮扶当地春耕生产,既给农户减了负,又保证了生产。而农业合作社,给农户提供了更好的就业平台,让他们一次春耕,挣两次钱,农户和合作社也实现“双赢”。
云南昭通的鲁甸县是马铃薯种植大县,其中拖麻村就有4000亩地,农户们大多数都“身兼两职”。一边自己种马铃薯卖,一边在合作社里当“农业技术工人”,挣工资和土地流转租金。农户自己种马铃薯,因为生产技术明显不如合作社,而且土地数量少,分布也相对分散,一亩地最多能出产1500公斤,并不能成为主要的收入来源。而合作社每亩每年出产3000公斤马铃薯,今年又采用了新的种植方式,产量还会提升。
云南鲁甸县某农业合作社技术负责人李寿聪说,我们这次合作社种是双行起垄种植,老百姓种植亩产1500公斤,我们合作社种这个是亩产达到3000公斤以上,增加了50%。按一块钱一斤计算,我们这个增产1500公斤,就增加了1500块钱。
李寿聪的合作社是2008年成立的,一共有7000多亩土地,1400多名农户。他告诉记者,一亩地出产3000公斤马铃薯,销售收入6000元,7000亩土地就是4200万元。而合作社一年付给农户的工资和土地租金是2800万元,自己还能剩下1400万元。而从去年开始不再种商品薯,而是改成种植种薯以后,合作社和农户的收入就更有了保障。
商品薯就是8角一斤,种薯就是能卖到一块五至两块钱一斤。
李寿聪说,今年他们又新增了200亩土地,预计年底能回收120万元。计划到明年,还将扩大500亩地,并且利用技术优势,吸收更多的农户加入到合作社来。
在昭通一家马铃薯加工企业看到,生产线在不停运转。但企业负责人说,现在的产能运用并不充分。2018年的开工率是60%多,今年能达到80%。
云南理世集团营销经理刘元省说,从用料上来看,加工型马铃薯一直也是企业的一个短板。2019年,本地原料的使用量将会得到大幅度提升,能够达到40%多的一个比例,同比能够提升10个(百分)点左右。
尽管昭通是全国知名的马铃薯产区,但在品种和产量上无法和其他地方竞争。2018年起,昭通的马铃薯品种质量有大幅提高,这解决了加工企业的部分原料问题,一些企业准备扩大规模。
除了提升品质,在业内人士看来,昭通的马铃薯产业还有很多商机可以挖掘。
云南中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翁葶恩说,南亚东南亚这一带他们适合种反季节马铃薯,所以我们高海拔的种薯过去会增产。所以这个市场是我们非常有潜力的一个种薯出口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