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行业热点

“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

   日期:2019-04-22     来源:新华社    作者:本报记者 张 帆 徐元锋 杨文明    浏览:250    评论:0    
核心提示:  “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  ——独龙族整族脱贫“二次跨越”纪实  五彩的独龙褂穿起来,欢快的民族舞跳起来!  4月1

  “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

  ——独龙族整族脱贫“二次跨越”纪实

  五彩的独龙褂穿起来,欢快的民族舞跳起来!

  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云南贡山县独龙江乡的乡亲们回信,祝贺2018年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11日上午,总书记的信函送达独龙江乡,美丽的大峡谷云开雾散,翠绿的独龙江峡谷沸腾!

  2018年,独龙江乡脱贫出列,成为深度贫困的贡山县第一个出列的乡镇,独龙族整体脱贫。

  2018年,独龙江乡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8%以上,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122元,同比增长23%以上。就在10年前,独龙江乡农民人均收入还不到900元;2014年10月之前,乡里一年有半年大雪封山,全乡整体处于贫困状态。

  天翻地覆,独龙江乡的变化说不完。干部群众说:是党的坚强领导,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的英明决策,让独龙族这个“直过民族”实现了第二次历史跨越!

  党中央牵挂着独龙族群众 

  编着独龙毯,年过七旬的独龙族妇女李文仕用独龙语唱起了“感恩歌”。李文仕以前过够苦日子,如今生活“比蜜甜”。

  1994平方公里的独龙江乡,号称“西南秘境”,是全国唯一的独龙族聚居地。千百年来,独龙族群众住茅草房,过江靠溜索,出山攀“天梯”,狩猎捕鱼,刀耕火种……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独龙族才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完成了社会制度的跨越。但峡谷深邃、雪山阻隔,到上世纪90年代,独龙族同胞除了救济粮补贴,还要靠挖野菜、打猎打鱼贴补。

  党中央一直牵挂着独龙族群众。1999年,在高黎贡山3000多米的雪线上,国家投资1亿多元,修通了独龙江简易公路。2014年,投资7.8亿元提升改建独龙江公路,从乡里到县城的车程缩短了7个小时。独龙江公路上的高黎贡山隧道即将贯通时,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希望独龙族群众“早日实现与全国其他兄弟民族一道过上小康生活的美好梦想”。

  独龙江人民的疾苦,也是地方党委政府的“心病”。早在2010年,云南省就对独龙江乡独龙族启动“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实施“六大工程”,投入资金13.15亿元。

  全面小康一个民族不能少 

  今年春节,独龙江乡迪政当村的青年木金辉,用手机在网上买了台钢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马正山在“代表通道”给中外媒体讲了这个小故事。故事的背后,是独龙江乡便捷的4G网络和现代物流,是青年人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读音乐学院的木金辉说,希望毕业后回家乡,教孩子们学音乐。

  沿独龙江北上,江边用竹条圈起的小台地里,一棵棵重楼含珠带露,叶大梗壮。迪政当村党支部书记斯小东介绍,乡里南部村寨种草果发了家,而北部的三个村不太适宜草果发展。斯小东“不服气”地说:“种不成草果,这几年我们移栽了200多亩重楼,精心伺候,四五年内一亩也能收入好几万!”

  2018年,独龙江乡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63%,1086户群众全部住进新房,所有自然村通硬化路,4G网络和广播电视信号全覆盖。种草果、重楼,割蜂蜜,养独龙牛,孩子们享受14年免费教育,各家都有“健康档案”。这意味着,深度贫困“三区三州”之一的怒江州,脱贫攻坚啃下了“最艰难的硬骨头”,独龙族“一步跨千年”。在此过程中,独龙族“老县长”高德荣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独龙江乡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围绕“整乡推进、整族帮扶”,云南省成立专项领导小组,以上海市和国家相关部委扶持资金为支点,32个省级部门参与独龙江乡脱贫攻坚,怒江州里派出100多人的独龙江帮扶队。

  在给总书记的信里,独龙江乡党委欣喜地报告:全乡种植草果近7万亩,产值743万元;公路通百业兴,全乡一半以上的农户都买了机动车;过去独龙族群众结绳记事、治病靠命,如今33名孤寡老人住进敬老院,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均为100%,独龙族有了第一位女硕士……

  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嘀嘟嘀嘟,孔当村村民木安英整理完家庭内务,拍照发到村里“每日一晒”微信群,立刻收获好几个赞。她家门口贴着“进门请换拖鞋”,后面是个“笑脸”。

  如今,孔当村的各家户主每天都会向微信群发家庭环境、脱贫致富小场景,这些“随手拍”还能参加表彰奖励。这项晒出精气神的“孔当经验”,已在独龙江乡推而广之。

  家庭环境的“新面孔”,折射出独龙江里里外外的新面貌。从2008年至今,全乡清理垃圾、拆除违建,河边路边干净整洁,大峡谷里到处流水潺潺、花木扶疏。独龙江乡党委书记余金成说,独龙江之变最让人高兴的,是观念的变化——大山里办农家乐的多了,科学种植养殖的多了。

  从2015年开始,云南技师学院招收独龙族学员,到“木雕之乡”大理剑川学习雕刻。学员拎着行李来,不用花一分钱,通过技能鉴定后还能取得职业资格证。学员孔燕花感叹:学院不但管吃管住,还配备了翻译和心理辅导老师。学员孔小龙回到家乡丙中洛乡,从事古建筑门窗雕刻维修,月收入好几千元。

  “咱独龙江的草果以原生态出名,得培养村里懂技术、有头脑的年轻人走出去扩大销售。”巴坡村党总支书记木卫清说,“国家能帮的都帮了,咱也要争气,同心协力建设好家乡!”

  口袋鼓了,独龙族人民想得更长远。高达93%的森林覆盖率,原始完整的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都是独龙江乡的宝贵资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独龙江乡去年栽了1万多棵树,全乡有生态护林员300多人,一年新增河道管理员185人,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比翼双飞。

  独龙族“老县长”高德荣曾动情地写下:“丁香花儿开,满山牛羊壮,独龙腊卡的日子,比蜜甜来比花香。高黎贡山高,独龙江水长,共产党的恩情,比山高来比水长。”读了总书记给乡亲们的回信,老县长又道出新感想: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我们一定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独龙族人民永远跟党走!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