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河南省济源市按照中央、省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部署,建立完善了“六位一体”责任机制、定期协商会商机制、“5+13”工作机制、市级领导驻镇督导机制、驻村帮扶机制、工作通报机制等六大机制,保障了脱贫攻坚工作有序高效、统一规范开展,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四大班子齐上阵、各级部门抓落实的合力攻坚工作模式,形成了责任清晰、分工明确、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构建“六位一体”责任机制。济源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济源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改进作风狠抓落实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的意见》和《济源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工作组织领导的意见》,全方位确立了市、镇、村、行业、驻村帮扶、督查巡查“六位一体”责任机制。明确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由市委书记、市长负总责,其它市级领导各有分工,确保人人肩上有责任,个个身上有任务。明确各行业部门负责落实本部门行业扶贫职责,各驻村帮扶单位落实“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工作机制,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对派驻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履职尽责情况负领导责任。各镇党委、政府承担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各村由责任组组长对所在村脱贫攻坚负总责。督查巡查组履行督促、巡查、指导责任。全市上下形成了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的全社会合力脱贫攻坚的工作格局。
——确立定期协调会商机制。市主要领导每日以早餐会的形式,听取脱贫攻坚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每周一召开市长碰头会,通报上周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每周召开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周调度会,部署下周脱贫攻坚主要工作任务;每半月召开一次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每月召开一次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联席会议,提前谋划,部署工作,听取汇报,研究解决存在问题,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同时,对待上级会议精神,坚持当天传达、当天学习、当天贯彻,对于时间紧急当天无法传达的,首先通过微信圈群发进行传达学习,次日补发文件进行贯彻落实,做到了贯彻落实中央、省委脱贫攻坚最新精神不过夜。
——推进“5+13”工作机制。制定下发《济源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调整充实脱贫攻坚工作组和专项推进组的通知》(济脱贫组〔2018〕8号),调整充实了督导巡查组、组织保障组、社会扶贫组、政策宣传组、政策指导组等5个脱贫攻坚工作组和产业扶贫、就业创业、生态扶贫、金融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扶贫助残、易地搬迁、危房改造清零、交通扶贫、饮水安全、电力扶贫、人居环境改善等13个脱贫攻坚专项推进组,5个工作组和13个专项推进组分别由市级领导担任组长,牵头负责各组工作,统筹推进工作落实,并每周向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开展情况,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建立市级领导驻镇督导机制。制定下发了《济源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调整部分市级领导联系镇、贫困村名单的通知》(济脱贫组〔2018〕5号),明确每个市级领导分包1到2个贫困村,每个有脱贫攻坚任务的镇由2名市级领导联系帮扶。明确市级领导每月深入分包村调研一次,在镇村住宿一晚,察民情解民忧,解决实际问题,在全市形成了上下联动,真抓实干之风。市委书记张战伟、市长石迎军率先垂范,轻车简从,不打招呼,走遍了有脱贫攻坚任务的镇,专题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每到一处,都详细询问精准脱贫进展情况,仔细翻阅档案资料,并随机到贫困户家中走访,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收入、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等。其他市级领导分别到联系镇、分包村调研走访60余次,为贫困村梳理思路、把脉开方,因地制宜谋划精准脱贫对策,研究解决各类实际问题80余条,有力地推进了脱贫攻坚工作。各镇党委书记、镇长亲自对贫困户档卡审核把关,确保把精准落到实处,各行业部门、驻村帮扶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深入村户,深入田间地头,在一线在现场和村两委、第一书记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完善驻村帮扶机制。全市5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由59个市直单位派驻工作队驻村帮扶,驻村工作队队长由帮扶责任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或市管干部兼任,队员由驻村第一书记和单位机关干部组成,脱贫攻坚期内,驻村工作队不撤离。驻村工作队坚持“五天四夜”工作制,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和没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空白村,由各镇包村干部进行帮扶,切实指导帮助各村研究解决问题,圆满完成脱贫攻坚年度目标任务,提升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同时在全市开展“企业联村、专员联络,助村增收,助户脱贫,企业和村党组织相互促进”的“双联双助双促”行动,59个贫困村和4个非贫困村由61家企业结对帮扶,通过村企结对,互助互联,有效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实行工作通报机制。每月对各镇、各行业部门、各驻村帮扶单位的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扶贫项目建设情况、扶贫新闻外宣情况进行通报,每周印发脱贫攻坚简报,对脱贫攻坚5个工作组和13个专项推进组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调整充实督查巡查力量,组成3个督查巡查组,对各镇、各行业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指导,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点对点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