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记者 吴晓燕 鲁明
“学会了工业用机器人的操作技术,毕业了能早日找份工作,帮助家里减轻负担。”日前,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职教中心,来自该县雷大乡下马村贫困家庭的高一年级学生曹家乐对记者说,近年来,父母要给爷爷治疗腿疾,还供他和妹妹上学,但收入有限,家里的生活十分紧张,因此,他选择就读了职教中心的机器人专业,希望能掌握一门技术,帮助家庭早日摆脱困境。
图为静宁县职教中心学生正在钻研农机修理技术
静宁县是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片区县,也是甘肃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长期以来,静宁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论述,将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和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中之重,紧扣“精准”二字,努力提高贫困人口自主脱贫能力,争取让每一个贫困子女不但上好学、不掉队,还有出彩的机会,让每一个贫困人口掌握一门致富技能。
图为静宁县职教中心学生正在学习机器人操作技术
“目前,学校开设了数控技术应用、建筑工程施工、汽车运用与维修等16个专业,其中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首批示范性专业;建有理实一体实训室76个,建成了建筑专业实景实训室、50亩的校内静宁苹果产学研联盟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16个,全校在校学生达到了4472人。”静宁县职教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联通产业扶贫快车道,学校积极对接县内苹果、建筑两大特色产业,开设了果蔬花卉生产技术和建筑类专业群,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静宁县果树研究所等联合组建了苹果产学研联盟,在校内建成建筑实训室,推行田间就是课堂、工地就是教室的工学结合模式,每年为两大产业培养技能型人才600余人,助力特色产业发展。同时,学校还全力对接市场,与省内外30余家企业深度合作,采取“定人、定专业、定企业、定工种、定岗位、定工资”的原则,建立了贫困家庭学生就业援助机制,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实现入学能入职、顶岗能上岗、毕业能就业,架起了学生就业的“立交桥”。
图为静宁县职教中心学生正在苦练汽车烤铆喷漆技术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3年,静宁县职教中心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9%,其中贫困家庭学生就业率达到100%,实现“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图为静宁县职教中心教师正在实验田里教授果树管理实用技术
“为了帮助贫困学子实现成才梦,学校在全面落实中职免学费和发放助学金等普惠性政策的基础上,每年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发放‘温暖工程’、‘授渔计划’等助学资金,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该校负责人说,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和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学校多年来致力于建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通用培训平台,充分发挥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的辐射带动作用,整合农牧、人社等部门项目培训资源,依托职教中心专业和师资优势,开展实用技术、劳务品牌、贫困家庭青壮年劳动力等培训,每年培训6000余人(次),使每家每户都有“科技明白人”,有效帮助贫困家庭提高了脱贫致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