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青海省海东市通过贫困户自我发展、村级组织及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县域产业拉动三重叠加效应,促进贫困群众可持续稳定增收。
该市因村因户施策,大力发展到户产业。全市累计投入8.14亿元扶贫资金、4.8亿元小额信贷资金,扶持13.9万名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人口发展特色果蔬种植业、生态畜牧业、家庭手工业、商贸流通以及乡村旅游等到户扶贫产业,构建了以贫困户为主体的家庭经营型产业发展模式。实施互助发展资金项目,一次性投入3.17亿元,按每村50万元的标准,在634个贫困村建立互助金组织,入会户数达到5.5万户,其中贫困户2.39万户,安排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实现1578个有贫困人口的行政村全覆盖。
同时,按每村300万元的补助标准,累计投入旅游扶贫项目资金9195万元,通过专业合作社、旅游企业带动等模式,扶持48个村发展农业观光、乡村度假、文化体验等特色乡村旅游产业。通过实施旅游扶贫项目,在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带动2320户8736名贫困人口增收。注重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累计投入1.78亿元,在6个县(区)扶贫产业园实施19个园区项目,累计带动贫困人口9868户33958人。
此外,依托扶贫产业园、劳动密集型龙头企业等,通过政府引导、资金奖补等方式,积极推进扶贫车间建设,大力发展民族用品、工艺品以及农畜产业加工等手工制造业,实现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截至目前,全市建立扶贫车间71个,解决就业岗位1.1万个,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700人,年人均增收2.4万元,最高可达3.8万元。尕桑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