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10月8日电题:湖北南漳:栽桑养蚕“破茧成蝶”向高飞
新华社记者侯文坤
轻步走到那木架上一盘盘铺满桑叶的竹蔑前,凑耳听着蚕吃桑叶的沙沙声,杨光坤唇角露出笑意,心里格外踏实。
杨光坤是湖北襄阳市南漳县巡检镇凤山村村民,十五六岁就开始养蚕的她,跟桑树和蚕打了近40年交道。
南漳县有种桑养蚕的传统,兴盛时期,千亩以上的养蚕大村有20个。但由于传统产业对接市场不畅、劳动力缺乏,种桑养蚕队伍日渐萎缩,只有一些中老年人通过养蚕贴补家用。
“没啥本事,就只会干这个。”聊起过往,杨光坤摇摇头说,养蚕近40年其实更多是一种无奈。起起落落,低谷时,春蚕茧才卖4块钱一斤。
“现在还是干以前的活,质量产量高了,销路好了,价也上来了。”仅靠栽桑养蚕,杨光坤和老伴一年能有1万元左右纯收入,不用折腾,老两口这两年也有了点存款。
助杨光坤“破茧成蝶”的,是村里来的“高人”。前年开始,南漳县与湖北省农科院共建专家大院,引来一批农业科技人员常年入驻,从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桑园管理,桑蚕养殖等前端介入。
“扎根农村,专家已累计培训了5000多人次。”南漳县副县长晏兆品说,农业科技资源下沉为这一传统产业注入了新动力。
一批像杨光坤这样的种养能手被激活了,开始根据自身基础和专家指导,大田大地建连片桑园,余基空坪和丘陵坡地种四旁桑,优化桑树品种、改育优良蚕种,提高蚕桑生产技术,效益明显增高。
“现在养一张蚕纸能产80斤蚕茧,可以卖到1700多块钱,大家劲头足着呢!”杨光坤说。
在湖北东漳实业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机声隆隆,银丝穿梭。工人拉丝引线,动作娴熟。蚕丝被、蚕沙枕、丝绸套件……加工出来的蚕丝制品琳琅满目;桑叶茶、桑葚酱、桑葚膏……从桑树身上开发的各种食品也应有尽有。“从生产原料转变为生产终端产品,我们不担心原料质量,老百姓不愁卖,还新增了200多个就业岗位。”公司负责人王进说。
和杨光坤同村的刘兰英在蚕桑不景气时外出打工多年,现在她又回家重新拾起老活计。她说:“公司把基地都建好,请农民回来养蚕。我们几十年的技术经验,又有了用处。”
有技术和产业链为蚕桑产业强筋骨,南漳县把握时机,继续在政策上支持蚕农、大户和企业。对新建桑园的农户,不仅每亩免费提供600株桑苗,两年每亩补贴300元;对采用省力化养蚕蚕具、标准化小蚕共育室、大棚养蚕的给予60%的补贴;建立“价格调节基金”,对蚕茧收购实行优质优价……“一户五亩桑,脱贫奔小康”是如今南漳传统蚕桑产业的新写照。
“植桑养蚕投入少、周期短、见效快,而且劳动强度低,很适合缺资金、缺技术的贫困户就地发展。”晏兆品说。南漳对原有2.8万亩老桑园提档升级的同时,还因地制宜在5个镇、80个行政村新发展桑园面积2.2万亩,全县年养蚕能力已达到5万张以上。企业带动合作社,串联农户,蚕桑产业辐射带动全县贫困户4000多户,人均养蚕年收入超过5000元。
“前有企业拉,后有专家推,还有好政策兜底。”在山区南漳,曾被刘兰英等人舍弃的老行当有了新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