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农业要闻 » 人物 » 三农人物

顶层设计+万千农户绘就中国农村新画卷——浙江“千万工程”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日期:2018-09-30     来源:新华社    作者:zgny.com    浏览:1094    评论:0    
核心提示:新华社联合国9月29日电题:顶层设计+万千农户绘就中国农村新画卷——浙江“千万工程”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新华社记者
新华社联合国9月29日电题:顶层设计+万千农户绘就中国农村新画卷——浙江“千万工程”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新华社记者马建国 何玲玲 王俊禄

  美国纽约曼哈顿,当地时间26日晚,在世界瞩目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年度“地球卫士奖”中的“激励与行动奖”颁给中国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下称“千万工程”)。

  “‘千万工程’应该是联合国这个大奖历史上获奖人数最多的。”刚刚从联合国官员手里接过奖杯的浙江省副省长彭佳学说,“它是对浙江省5600万干部群众的褒奖,是对浙江省在习近平主席指示和身体力行的推动下,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的褒奖,也是对中国以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肯定!”

  (小标题)中国国家主席+万千农民15年的努力

  彭佳学说,“千万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主席和万千农民携手建设美好家园的故事。

  15年前的2003年春节前夕,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冒着雨雪,专程来到浙江宁波余姚横坎头村考察调研。当时的这个山村还没有水泥路,全村没有一个公厕,许多人家都还用露天粪缸。

  听完村委会情况介绍,习近平同志神色凝重:“只有老区人民富裕了,才谈得上浙江人民的共同富裕;只有老区人民实现了小康,才谈得上浙江真正实现全面小康。”

  当时的浙江,广大农村正面临“成长的烦恼”,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明显滞后。“有新房无新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垃圾无处去、污水到处流”等现象十分突出。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经济高增长背后,是不蓝的天、不清的水、不绿的山,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如何处理好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

  2003年6月,在习近平同志倡导和主持下,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浙江在全省启动“千万工程”,即从全省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15年后,湖州市安吉县递铺镇鲁家村的村民裘丽琴在联合国的颁奖仪式上讲述她的感受。

  “我来自浙江省的一个村庄,”在全场的掌声中,裘丽琴走到麦克风前激动地说,“15年前,我每天都要拎着满满的一桶脏水走到很远的地方去倒污水。当时,我家厨房没有排污水管,村里没有垃圾箱,河道受污染,又黑又臭。今天,习近平主席亲自推动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使我们村庄变成一张靓丽的明信片。”

  裘丽琴的家乡安吉在“千万工程”中开启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全新路径,使村庄美丽起来,让生态产生效益。如今,这里已是蓝天白云、鸟语花香,一派魅力江南好风光。

  离开浙江工作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千万工程”始终牵挂、惦记在心。

  “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今年早些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千万工程”作出重要指示。

  党的十九大后,乡村振兴成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美丽中国建设不断引向深入,背后彰显的是大写的人民。“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一系列生态惠民举措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

  (小标题)科学的顶层设计+创新的基层实践

  彭佳学又讲起了一大串故事:

  在仙居县上横街村栽着花草的“花香猪舍”,沿袭数千年的传统养猪变成了集中养殖、污水纳管。仙居还全面推进城区医化企业的搬迁改造,通过“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全民参与治水,仙居成功创建了省级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连续两年获得浙江治水最高奖“大禹鼎”。

  杭徽古道、浙西民俗、耕织图园、太湖源头、水韵潜川……“千万工程”建设这些年,杭州市临安区农办和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浙江农林大学联合,突出临安山水人文特色,先后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等文件。

  2003年浙江启动“千万工程”以来,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就一直贯穿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实践当中。

  从道路硬化、垃圾收集、卫生改厕,到面源污染整治、农房改造建设,再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裘丽琴所在的村庄环境美化后,村民们在家里办起了民宿,并以制作手工木制品、种植茶叶、销售蔬菜等产业实现增收,绿水青山真的变成了金山银山。

  “废水有了家,垃圾有人拉,村头有树荫,河里有鱼虾……”在富春江沿岸村庄,定时收集垃圾的环卫车成了村里的一道风景,以前城市才有的垃圾箱、垃圾车等公共设施,如今在农村随处可见。

  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的“三美融合”场景,正在浙江万千美丽乡村徐徐展开。

  从“示范引领”,到“整体推进”,再到“深化提升”……15年的接续奋斗,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规划引领、坚持稳扎稳打、坚持群众视角,是“千万工程”生动实践带来的经验。

  (小标题)契合联合国理念+中国农民的行动

  “千万工程”同时也是民生工程、富民行动。彭佳学说:“这次在联合国大会期间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大奖,我们深切体会到,以‘千万工程’为代表的中国发展与联合国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与中国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完全对应,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

  2015年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收官之年。从2000年9月到2015年9月,世界各国通过为期15年的千年发展目标,聚力贫困问题,设立了明确的目标。而在2015年千年计划后,联合国启动了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从社会、经济、环境三个维度解决发展问题。

  彭佳学兴奋地说,从2003年开始启动的浙江“千万工程”早于联合国相关规划目标,提前从消除贫困升级换代为旨在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7年,浙江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缩小至2.05:1,为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3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

  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浙江的“千万工程”似乎为差异化发展提前探寻了一个路径,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美丽中国带来了丰富的启示。  

  截至2017年底,浙江省累计有2.7万个建制村完成村庄整治建设,占全省建制村总数的97%;74%的农户厕所污水、厨房污水、洗涤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有效处理的建制村全覆盖,41%的建制村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浙江省环保厅厅长方敏说,如今,无论是什么季节,行走在浙江大地,都会发现一道道旖旎的美丽乡村风光接连呈现,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完)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