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樊曦、赵文君
10年前,村里处处是窑洞。如今,琉璃瓦房290多栋。
10年前,村民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现在,已经达到8140元。
在国家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宁夏西海固地区的蔡川村,“蔡川模式”成了中国金融精准扶贫的一个典范。
马沛祥就是在“西海固”脱贫攻坚路上坚守的一位邮储银行人。
2008年,他成为邮储银行宁夏固原市分行泾源县支行第一批信贷员。那时候,“一个土坎坎,捣个洞洞子,挂个编织袋当帘帘子”就是西海固蔡川村358户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危险的土窑洞,外边土炕一家人睡,里面拴着家里最值钱的一头牛或一头驴,种点口粮地靠天吃饭。第一次走进蔡川村调查,马沛祥被深深地震撼了。
抱着与村民共同努力,一定能拔掉穷根的信念,他扎根蔡川村,一做就是十年。
蔡川5个自然村基本不通路,在山梁沟峁间的土路上走,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村民分散居住,翻过一道梁有五六户人家,爬坡下沟,才能走进村民家。马沛祥和同事们严格遵守信贷员八不准,不吃农户家的饭、不喝农户家的水,饿了就坐到土坎上吃自己带的饼子馍馍。遇上大风天,大家都成了土人、满嘴的沙子。
为了方便村民,他们每次要带齐业务单式、复印机、照相机等器材和一天的干粮,背着几十公斤重的东西一走一整天。就这样,马沛祥翻过一道道梁、绕过一个个山脊,把蔡川村358户村民家全走访了一遍。
2008年,马沛祥所在的邮储银行向14户具备养殖经验的农民发放养殖款17万元。为了加快脱贫,他们还探索出“大户保小户,富裕户保贫困户,村干部、养殖能手任意保三户”的互相担保模式,把全村人纳入了信用保障体系。2010年,他们帮助村主任马金国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为更多村民提供担保贷款。随着小额贷款规模的扩大,蔡川村也被邮储银行宁夏分行授予“信用村”的称号。
通过村干部保落后户,残疾人海德富家也贷上了款,养了牛。在邮储银行小额贷款的持续支持下,如今他家盖起了大砖房,连车库门都是电动的。
10年来,通过邮储银行的金融支持,蔡川村的贷款从最初17万元到累计发放1.22亿元,创造了“十年零坏账”的信用奇迹。2016年底,蔡川村提前脱贫销号,整村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10年间,马沛祥和同事们坚持不懈探索,通过“产业引领+能人带动+金融帮扶”,构建了“银行+致富能人/带头人+合作社”的金融精准扶贫“蔡川模式”。目前,邮储银行宁夏分行已在全区533个行政村推广“蔡川模式”。
10年坚守,10年深耕。马沛祥说,未来他仍将默默前行,书写奋斗的篇章,让这片曾经贫困的土地日益生机盎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