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农业要闻 » 人物 » 三农人物

刘德芬:23年坚守,谱写大爱至诚赞歌

   日期:2018-08-17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作者:zgny.com    浏览:765    评论:0    
核心提示:  23年坚守,谱写大爱至诚赞歌  ——追记湖北公安县麻豪口镇福利院原院长刘德芬  吴显强 本报记者李锐  “我有一个家,

  23年坚守,谱写大爱至诚赞歌

  ——追记湖北公安县麻豪口镇福利院原院长刘德芬

  吴显强 本报记者李锐

  “我有一个家,家在蓝天下,共享一个梦,同有一个家……”

  今年3月,伴随着这首温馨感人的主题曲,以湖北省公安县麻豪口镇福利院原院长刘德芬为原型,精心打造的大型歌剧《有爱才有家》在北京天桥剧场歌剧舞台唱响。剧场里,观众时而给予雷鸣般的掌声、时而低头沉思、时而轻轻地抽泣,感人的剧情给观众带来极大的心灵震憾。

  刘德芬是带着“全国孝亲敬老之星”“湖北省十佳母亲”“感动荆州年度人物”“最美公安人”等许多“光环”的一位农村福利院院长,她用62年的生命轨迹诠释了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的人生追求,用23年的青春彰显了心系群众、敬老如亲、爱幼如子的大爱情怀。

  困难只是暂时的,只想让福利院的“亲人”舒服一点

  1991年初,已是村妇女主任的她服从组织安排,到沙场福利院担任院长。如今已是湖北省公安县电视台副台长的张洁,想起刘德芬曾经对她说的话:“到沙场农村福利院的第一天,眼见破旧的院子、撂荒的菜园,心里有过犹豫。但看到老人和孩子们期盼的眼神时,想到党和政府对我的信任,我决定留下来,而且还要干得最好,我要为他们打造一个温暖的家。”

  感恩,忠诚,奉献,成了她人生的主旋律。打那以后,曾经时尚的刘德芬,换上粗衣布衫,下地锄草、喂猪……什么脏活累活她都带头干,硬是把一个破旧不堪的农村福利院建成远近闻名的“明星院”。

  2007年,沙场福利院与麻豪口福利院合并,刘德芬担任合并后的院长。新院建在一所废弃的小学旧址上,两院合并后,院民增加到100余人,每天米面就要七八十斤,吃油也得十多斤。底子薄怎么办?为了让大家吃饱穿暖,她带着有劳动能力的院民开荒种菜、栽植棉花,盖猪圈、挖鱼塘、养鸡养鸭,院里轰轰烈烈办起了“三产”;为了让大家住有所居,她领着大家伙儿改教室、打隔断、填场地,上房盖瓦,提灰粉墙,添置新家具;为了让大家早日搬进新居,整整3个月,她每天在沙场、麻豪口两地来回跑,终于让福利院旧貌换新颜。乡亲们都说:“福利院里的棉花田都像扫帚扫过的,干净!”

  回忆起那段日子,被刘德芬视作自己“左膀”的谭显德,偌大一个男人便默默流泪:“她带着我们锄地、和沙、搬砖,手都长起了茧、磨出了血,长期劳动使她手指变了形,她从没有过一声怨言。”

  熟悉刘德芬的人都说,她是一个感性的人,容易动感情、掉眼泪,而骨子里却有一股子韧劲。福利院是一个特殊的大家庭,不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就是嗷嗷待哺的孤儿。部分老人性格孤僻,生活习惯难以适应福利院管理。正是被刘德芬的真诚和细致所打动,福利院很多老人都改变了多年的生活习惯。院里成立了院民管理委员会,建立了卫生清洁、伙食值日、民主理财、日常学习等制度。

  2012年,麻豪口福利院被湖北省民政厅评为全省“先进农村福利院”、湖北省老龄工作“敬老模范单位”、荆州市“示范福利院”,也成为湖北红八号集团“帮孤助残、奉献爱心”的志愿者服务基地。

  老人眼里的“巧丫头”,孤残孩子心中的“好妈妈”

  说起刘德芬,人们仍记得她那勤快、麻利的身影。每天清晨5点不到,刘德芬就为福利院老人、孩子做饭,23年从未间断。

  “他们膝下无子,福利院就是他们的家。”刘德芬这样说,也这样做。“作为院长,我不嫌弃老人脏,谁家没有老人?人人都有老的时候,将心比心,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心里就平和了。”在一些人眼里,刘德芬对待院里的老人比一般儿女还亲。90多岁的刘志强,瘫痪在床3年,刘德芬每天把饭菜端到老人床前,一口一口地喂着吃。吃鱼,怕有刺扎着老人,刘德芬就把刺挑出来;饭刚盛出来,怕烫着老人,刘德芬就一勺一勺吹凉了喂,从没一句厌烦。

  在福利院,老人也不把刘德芬唤作“院长”而是叫“丫头”。23年来,刘德芬以院为家,几乎每个年节都是在福利院度过的。院里厨房墙上,有一个“院民生日表”,其实她早就记在了心里。每到老人过生日,刘德芬就自己下厨给老人做长寿面。

  福利院先后去世了65位老人,刘德芬当了65回孝女。每一次,刘德芬都亲自操办,为老人擦身、穿衣、烧纸、守灵。

  2012年11月,在“最美公安人”颁奖典礼,无臂孤儿刘三华走到台上,用脚写下“我爱妈妈”四个字。这个刘德芬一手养大的孩子只是她抚养的45名孤儿之一。

  在刘德芬的眼中,所有福利院的孩子都是她的“乖乖”“幺儿”。她给孩子们取名都带“华”,也透露着刘德芬的点点希望,她希望福利院的孩子们不忘党恩,快乐成长,能出息。刘三华更是她的心头肉。

  出生刚刚两天的刘三华就被父母遗弃在福利院门口。当时有人断言“活像个泥鳅,根本养不活!”在刘德芬的呵护下,聪明的小三华学会了用脚吃饭、洗脸、穿衣服。

  为了教小三华学文化,当时已经50多岁的刘德芬趴在床上一笔一画地教孩子练习写字。看着小三华一天天长大,刘德芬又为孩子的未来操心。她带着小三华借荆州籍残奥会游泳冠军江福英回家乡举办婚礼的时机,想让孩子跟着江福英和她的教练学游泳。她用一个不速之客的满腔真诚,和一个残疾孩子的所有冀望,感动了江福英和她的教练。

  看到面试的小三华有天分,是个运动苗子,江福英表态:“随时到我的游泳场馆练习游泳!”于是,小三华如愿进入湖北省残疾运动员游泳训练馆训练。

  如今的小三华经过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训练,已经学会了蛙泳、蝶泳、自由泳……成为了江福英的得力弟子。她的目标是进入国家队,进军奥运会!“我不会让妈妈失望的!”

  忙碌的脚步停下了,人虽走却留下至孝大爱的情怀

  2013年端午节的前一天,刘德芬张罗着包粽子,粽叶刚泡进盆里,她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几乎晕倒,工作人员赶紧把她送到医院。院民苏安凤清楚地记得刘德芬说:“我去检查一下,马上就回来给大家包粽子!”这成为刘德芬留给院民们的最后一句话。她这一走,再也没有回来。

  从检查出肺癌晚期住院到离世,在刘德芬生命的最后4个月里,她仍惦记着福利院新宿舍楼的修建,牵挂着院里的老人;她仍放心不下刻苦训练的小三华,得知孩子因为训练太累,在游泳馆角落睡了一夜,她让女儿把小三华接到医院,陪孩子睡觉。

  2013年10月8日,62岁的刘德芬走了。她这一走,好多人老年丧子;她这一走,好多人幼年丧母;她这一走,好多人内心丢了依靠;她这一走,好多人精神失了家园。

  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人们在整理刘德芬的遗物时,不禁热泪盈眶。一双60多元的凉鞋、几件二三十元的衣服,便是她的全部家当。除此以外,是一个装满荣誉证书的袋子,这些证书,承载着刘德芬对民政事业的使命与担当,也是党和政府对她履职尽责和为民爱民的肯定。

  “我有一个家,家在大树下,夏天有绿荫,冬天挡风沙,春来花满枝,秋来果实挂……”东清河边,省道旁,几排干净整洁的平房、一幢现代化二层楼,一片瓜果飘香、菜田繁盛的花园般院落。还是那片院子,春来花又开;还是那群人,心里永远有个牵挂。在麻豪口镇福利院的孤老和孩子们眼里,刘德芬——他们的“巧丫头”和“好妈妈”永远没有走,“还在天上看着我们哩”。

  当刘德芬的女儿踏进福利院的大门,看到那些院民们视她如亲人,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神,一声声热情的问候,一张张慈祥的脸庞,她的双眼噙满泪水:“我知道在我的身上,有着妈妈的影子。福利院的老人们是把我当成了日夜陪伴他们的妈妈,他们让我体会到,只要妈妈在,他们就心安,他们就有依靠。”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3年里,刘德芬赡养了148位老人,为65位老人送终守灵,收养45名孤残儿童。她虽然清贫,虽然平凡,但孝行感天动地,爱心义薄云天!她留下的无形财富,德耀荆楚,芬芳人间!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