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 李连成(右二)正在建筑工地指导工人工作。
右图 李连成在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
(资料图片)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夏先清 通讯员 李梦圆
1月30日上午10点,天气寒冷但阳光灿烂,在河南濮阳县西辛庄路边花园的石凳上,几位老人边嗑瓜子边闲聊,十分惬意。顺着干净平坦的大路,极目望去,一排排大红灯笼在微风中摇摆,显得年味十足。
不远处,一幢幢红色屋顶的二层小洋楼整齐有序排列,在阳光的照耀下,“讲述”着村民的富足安乐和村庄的时代变迁。
“老百姓的梦就是我的梦”
临近年关,西辛庄内开办的工厂、学校都陆陆续续放假了,街道上显得有些冷清。
刚走出西辛庄村支部办公楼,记者被新时代文化广场旁一处建筑内的装修声和工人的吆喝声吸引。走近看,门外几名装修工人正在专注地往墙上贴大理石砖。掀开塑料门帘,听到一阵刺耳的电锯切割木材声,空气中飘浮着大量灰尘,一股油漆和水泥味扑面而来。
在大厅尽头,一位身材瘦小却干劲十足的老人正与两名工人边比划边搭建高台楼梯。若不是有人介绍,很难想象,这位老人就是豫剧《村官李天成》中的人物原型,创下多个奇迹,带领全村发家致富的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
忙完手头的活儿,李连成在村党支部的会客室里接待了记者。这位身穿黑色棉裤,深蓝色褂子,脚上运动鞋沾满泥土的老人精神矍铄、目光炯炯有神。“我觉得,要想带领全村发展起来,必须具备三点:第一要有思路,怎么去发展;第二要没有私心;第三要勤快,能干、会干。”李连成当村党支部书记27年了,他一直这样要求自己。
20多年前,西辛庄到处都是盐碱地,粮食亩产只有100多斤,是出了名的贫困村。1991年,李连成当选西辛庄村支书。在他的带领下,西辛庄村在黄河滩边的盐碱地上,从建设蔬菜大棚起步,依托中原油气田的廉价油气资源,引入企业,逐渐形成灯泡、灯管、灯柱光电产业链条,安置劳动力1.2万人,实现年产值10亿元,利税近亿元,成为河南省有名的明星村。
“老百姓希望在好医院看病,在好学校上学。”李连成说,为了实现老百姓的梦想,他带头建设高标准农村学校——教育园区,集幼稚园和小学一体化教学,村里孩子全部免费上学。
不久后,又建成了民生医院,560张床位规模,同样实现村民看病全部免费。“医院引进了国外一流的CT机设备,走廊比其他医院都要宽,这样方便救护车进入。”说起村里的建设,李连成如数家珍。
今天的西辛庄村,有着宽敞的马路,整齐的居民住宅楼,繁华的商业街,齐全的饭店、宾馆、超市,美丽的绿化带。“过上城市的生活是老百姓的梦想,我们要把西辛庄村建设得跟城市一样。”谈起西辛庄的未来,李连成满是憧憬。
“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
“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这几个字,刻在西辛庄村党支部对面的一块黄色大石头上,紧挨着五星红旗的旗杆,十分醒目。
“以前我家特别穷,那些看不起我的人,时常欺负我。”1991年,带领村民摆脱盐碱地、搞蔬菜大棚的李连成当选为村支书,当年欺负过李连成的人心里犯了怵。“为了打消这些人的顾虑,我告诉大家,我早已忘了谁欺负过我,我对所有人都是一视同仁。”经历了穷苦难熬的日子,也在生活最底层拼命挣扎过,从当上村支书的那一天起,李连成就下定决心:绝不乱花村里一分钱,绝不能有私心。
李连成清楚地记得,有几次家里兄弟有点私事需要他动用权力帮个忙,为了履行自己的诺言,他坚决拒绝了,后来母亲用头往他心窝里撞,哭着说:“连成,别人当官家里沾光,你当官咋家里还吃亏呢。”
带领全村脱贫致富,不仅是个脑力活,需要深谋远虑和独到的眼光,同时还是个良心活,要公道节制,懂得换位思考。李连成的心里有杆秤,时时把握着这两者间的平衡。
1993年,李连成瞅准市场需求,打算转变发展思路,联合村民在村里建再生纸工厂,这事让部分村民心里犯起了嘀咕:你李连成没上过学,种菜还行,这开工厂能赚钱吗?为了说服大家,他走村串户,挨家挨户谈话,最终全村168户只有12户同意入股。为使这12户股东放心投资,李连成自掏腰包,拿出6万元,表示如果赔钱,就先赔他这6万元钱,赚了就只拿回这6万元钱,绝不多要一分钱。
两年后,再生纸厂获得利润200多万元。看着股东用麻袋把钱扛回家,村民们羡慕不已,纷纷强烈要求入股。此时,股东开始抱怨:“现在看我们赚钱了想来分红了,当年干吗去了。”李连成一方面理解股东的心情,另一方面也开始担忧:贫富差距加大不仅会激化矛盾,也难以使企业发展形成规模。他对股东们说:“我不仅是你们12户的村支书,我还是整个西辛庄村的村支书。”经过3个月的协商沟通后,12户股东最终同意村民入股。
“李书记办事公平,能吃亏,我们心服口服,都相信他。”提起李连成,村民李殿涛敬佩不已:“他引进的企业,我们都愿意投资。”
“每多干一天,都觉得赚了”
如今已经67岁的李连成保持着规律作息,早上4点多起床,在村里转转。企业和工地开工后就一直待在工地上,中午和工人一起吃饭,下午6点多下班回家。
“别看我现在年纪大了,但记忆力一点没有减退,工作起来得心应手。”说起自己钟爱的工作和奉献了大半辈子的西辛庄村,李连成精神焕发:“我51岁学认字,61岁学开车,现在我每多干一天活儿,都觉得自己赚了。”
下午5点多,正是工厂下班、学校放学的时候,西辛庄车辆来往交织,人群熙熙攘攘,一派热闹繁荣的景象。“我们现在每天有干不完的活儿,赚不完的钱。”正在搬运脚手架的李殿涛高兴地说。为了带动更多群众致富,李连成将西辛庄村企业入股权和务工权向周边村子开放,到西辛庄村务工的外村外地人最多时达1.2万余人。“在这儿打工,工钱结得及时,离家又近。李连成书记对我们很亲近,干活都是带头干,没有当官的架子。”庆南村村民卢海金说。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2014年,西辛庄建成占地100亩的文化广场,每天有几百人在这里跳舞、散步、休闲、游乐。
2015年,濮阳县庆祖食品加工专业园区落户西辛庄村,引进了上海金丝猴集团年加工5万吨腰果项目和汇源集团羊业养殖基地、屠宰中心。
2016年,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正式投入使用,它是全国首家农村干部培训基地,承接全国农村村干部培训工作,重点学习李连成书记的“吃亏奉献精神”,巩固了党在基层的牢固堡垒。
从2016年3月份至今,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已培训全国17个省172个市县的12637名农村党员干部,极大地促进了基层党的建设工作。
走在西辛庄村,见得最多的,就是老百姓的笑脸。
李云星是西辛庄村村民,也是村里三家企业的股东。“我平时在民生医院上班,一个月有3000元工资,年底企业分红,我能分得15万元。现在我们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车。”李云星满意地说。
这几天,李连成经常去正在装修的西辛庄婚庆礼堂,一待就是一天,他不停地询问进度、帮忙赶工。腊月二十八这里迎来了首场婚礼。“新人是两名大学生,他们请我当证婚人。”李连成爽朗的笑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