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民大会堂领取全国道德模范奖章和证书回来,82岁的老支书黄大发的第一项工作,是给所在乡全体党员干部讲一堂课。
“主要是结合我入党50多年来的经历,给大家讲讲党员应该怎么做事。”黄大发说。
黄大发,是贵州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1959年入党以来,他一直以自己的言行,影响身边的党员干部。
1958年,黄大发当选草王坝大队大队长。当地缺水干旱,极为贫困。他承诺“一定要想方设法通上水,让大家吃上米饭”。黄大发践行诺言,带领群众绝壁凿渠,坚持几十年,以愚公移山之志建成一条跨3座大山、大小9个悬崖,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水渠,解决了当地的缺水问题,改善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条件。
不忘初心,牢记誓言,甘于奉献,这位有着近6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被授予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榜样、模范的力量是无穷的。村里58岁的党员唐恩良对记者说:“黄老支书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只有党员团结起来,村民才能团结起来。”
大家难忘当年创业的点点滴滴。由于资金、技术等原因,当时只打通了116米长的隧道,水渠被废弃。但黄大发并没有放弃,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执念:我是村支书,有责任修通水渠,解决村里人畜饮水问题,改变贫困现状。1989年,黄大发向组织申请到枫香水利站跟班学习水利知识和开凿技术。
经过多方奔走和申请,1992年底,修渠工程终于立项。第二年正月初三,水渠工程冒着大雪开工。黄大发既当指挥长又当技术员,年近六旬的他冲在最前面。在修擦耳岩段时,一处倒悬的崖壁成了难题,黄大发把麻绳系在自己身上吊下悬崖测量。
修渠期间,黄大发的女儿和孙子相继因病去世,他承受着悲痛,坚守在修渠一线。1994年,水渠的主渠贯通,河水第一次满满当当地流进草王坝村。群众以黄大发的名字给这条渠命名为“大发渠”。
水渠修好后,黄大发又带头搞起养殖业、种植业,带领群众进行“坡改梯”,昔日的荒山荒坡变成了良田。
昔日的草王坝村,后来和其他4个村一同合并成团结村。团结村党支部书记王发贵对记者说,黄大发老支书践行了一名党员的诺言,为我们年轻的党员干部做了表率。
“我作为团结村党支部第一责任人,一直把黄老支书当标杆,团结好全村127名党员,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群众做好榜样,带领全村5430人奔小康。”王发贵说。
如今的团结村,黔北民居亮丽气派,房前屋后环山绕水;柏油马路、水泥路山间盘绕,道路两旁郁郁葱葱。
“以前村里缺水,村民吃包谷饭都困难;现在,吃大米饭早就不是问题了。”黄大发介绍,这几年,村里发展了柚子、核桃、辣椒等几个大产业,还搞起了稻田养鱼、养猪养牛等产业。
谈及未来,已经82岁的黄大发说,还得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要不忘初心,要有党员该有的样子,再为村里多做点事。
文/新华社记者 汪 军
(新华社贵阳11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