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生写就“不朽论文”
——追记浙江省农科院畜牧兽医所研究员王一成
本报记者 蒋文龙 朱海洋
尽管他已走了近两个月,但办公室依旧如故,角落里倚着的折叠床,画板上未擦去的记事,收纳架中满满的文件夹……门一直开着,仿佛他未曾离去。只要望一眼,同事们的眼眶总会隐隐湿润。
浙江上千个猪场,都曾留下他的足迹。时至今日,还有一些不知情的养殖户慕名寻求帮助,得知这一悲痛消息,无不惋惜痛心。送别当天,养殖户从四面八方赶来,在灵柩前泣不成声。
领导、同事、学生都说,他用一生写就了一篇“不朽论文”,指引着、激励着他们前进。生命的脚步停止,但精神没有休止符,如同一座不倒的丰碑,扎根在每个人的心田。
他就是浙江省农科院畜牧兽医所研究员王一成,因常年积劳成疾,倒在病魔之下,年仅60岁。
将论文写在猪场里
如果不是20年前的抉择,王一成在科研上的成就,无疑将更加巨大。对此,他却始终未曾有过遗憾,总说:“如果人人都搞基础研究,不懂技术的农民怎么办?”
浙江是生猪养殖的传统主产区。特别是本世纪初,养殖量突飞猛进,疫病防治自然成了头等大事。然而在临床诊断一线,猪病没人可看。
王一成早年留学时,研究成果两度发表于国际顶尖病毒学杂志,留在国外轻而易举,他却毅然学成归国,成为浙江省农科院动物分子生物学的奠基人。当面临一线人才奇缺,他再次做出抉择:放弃近20年的科研岗位,请缨拿起解剖刀。
搞科研的人都明白,做基础研究更有机会发文章,也更容易出名,王一成到了临床后,再也没有跳出来。但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他也从未停止脚步,将论文写在猪场里,由他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的省部级成果有9项,被誉为“浙江猪病第一人”。
1999年12月31日晚,杭州下沙一处养殖场突发严重疫病,面临扩散风险,王一成临危受命。疫区看似平静,实则很危险,来路不明的病毒、病菌随时可能带来致命风险,加上防护等级低,现场解剖或采血取样无异于“与狼共舞”。
可到了现场,不等场里的技术员赶来,王一成一脚跨进猪圈。那夜天寒地冻,王一成穿着单薄,一直忙碌到凌晨两点。后来,大家才知道,那天竟是他42岁生日。
“养殖场遇到什么问题,王一成就研究解决什么问题。每天,他都是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周末也能经常看到他的身影。总之,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下猪场的路上。”说起相识30多年的王一成,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鲍国连说。
心里想的永远是养殖户
生命的最后时刻,王一成向妻子提出丧事一切从简,把骨灰当做肥料撒掉,算是最后一点贡献。
话音未落,妻子早已泪流满面,相伴30多年,她太了解丈夫了,“他总说,生命最大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王一成几乎用一生,来践行这一信念和诺言。就连接受手术及放化疗期间,他仍坚持耐心解答养殖户打来的电话,指导助手防控疫情。大家都说,王一成心中只有养殖户。
2012年的除夕夜,温岭绿牧畜禽养殖场突发疫情,多耽误一天就是几万元的损失。顾不得过年,老板林金法只能连夜向王一成求救。没想到,次日一早,王一成就出现在场门口,一头钻进猪圈,拖出一头百来斤重的病死猪现场解剖。
林金法回忆说,尽管是冬天,但这种隔天的病死猪由于太臭,连养猪的不敢轻易动刀。可王一成全程连头都没转一下,一连解剖了十来头病死猪,终于找到病因,这才控制住了疫情。
上虞养殖户阮张峰,将王一成视作自己的父亲。2004年,父亲突然离世,年仅20多岁的阮张峰接过猪场,那时资不抵债,光贷款就有600多万元。雪上加霜的是,养殖场又突发疫病,每天病死猪很多。
几近崩溃之时,素不相识的王一成伸出了援手,几乎每周都下到猪场看诊。此后,毛头小子阮张峰终于挺了过来。尽管相识十多年,可王一成从未收过一分钱诊疗费,就连每次去猪场,都故意避开饭点。至今没法报答王一成,成了阮张峰永远的遗憾。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王一成请假的前一天,忍着剧痛到猪场看诊,尚不知情的猪场老板执意留他吃饭,被王一成拒绝了。那时的他,由于严重的胃痛,早已吃不下饭。
鲍国连告诉记者,王一成原本应医嘱尽快入院手术,可请假的第二天,却又出现在了实验室。即使在病榻上,他仍挂念着实验数据和团队建设,医院发出病危通知书后,才把公家的电脑整理好归还单位。这里,永远有他放不下的事业。
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在王一成的日历中,没有假日,没有周末,只有责任。养殖场大多地处偏远,每次出诊,为了不耽误时间,他从不麻烦养殖户接送,总是亲自驾车、亲自解剖、亲自取样。因此,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亲差大夫”。
生活上,王一成十分简朴,一双皮鞋可以穿10年,平时的衬衫、裤子都是几十块买的。实际上,王一成家境不差,只不过,他觉得如果穿得过于讲究,猪农会和他有距离感。久而久之,朴素成了习以为常。
在服务基层的20年里,王一成都是开着自己的私家车下基层,总行程超过了60万公里,前后报废了两辆车。按规定,“私车公用”可报销一定费用。可从头到尾,王一成一次也没报过。甚至,他还把妻子买的价值3万块钱的相机,偷偷搬到了实验室公用。
无私奉献,淡泊名利,是大家对王一成的集体评价。年底推优时,他总执意把机会让给年轻人;课题组里,数他贡献最大,可分配奖金时,又坚持只多拿平均分配下来的零头。在许多人看来,光凭那些技术,王一成就能搞经营、赚大钱,但他却毫无保留地将技术传授给养殖户,别说老板们送的诊疗费,就连土特产也一概不收。
一组数据记录了王一成近10年的足迹:从2008年以来,他开办猪病技术讲座300多场,率领团队检测病原5万余项、血清抗体40万项,服务浙江及周边地区猪场1000余家,解剖的猪超过了万头之多。
人们不知道的是,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后的一个月里,王一成就像一头老黄牛,倾尽最后一丝力气耕地。抓紧完成科研课题,继续外出解决养殖户难题……直到将手头的事情全部安排妥当,这才将患病的事告诉了单位领导、养殖户和妻儿。
2017年9月12日,上午10时50分,王一成还是没能躲过病魔的侵袭。生命的脚步有始有终,精神的延续却无休无止,这便是“不朽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