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肥西县双全农机合作社理事长何从金:
个人的“中国梦”连着农机化
媛媛 徐勇 本报记者杨丹丹
秋分时节,站在田埂上望着自家40多亩杂交水稻一片金黄,安徽省肥西县花岗镇四合社区合圩组村民孔德玉兴奋之余略显紧张。“天气预报说下周有雨,如果水稻不及时收上来就会倒伏减产。昨天我给从金打了个电话,他一早就过来了,估摸着一天就能收完。我现在从育秧到插秧、打农药、收割,都找从金他们的农机合作社,效率高,很方便!”
孔德玉口中的从金,是花岗镇四合社区双全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起人何从金。43岁的何从金也是四合社区农民,年轻时曾四处打工。听说在家乡搞农机作业也能赚钱,2006年,何从金放弃了外面的生意,回到家乡和朋友合伙购买了两台久保田收割机和1台纽荷兰拖拉机,开始从事农机作业服务,每年平均纯收入8万余元,2013年底收回了全部投资。“现在找我收割的人逐年增多,农忙时都排着队呢。2014年,我又买了1台大型拖拉机,成立了双全农机合作社,社员有26人,有30多台套农机,农机服务事业越做越大,每年作业服务收入近百万元。”说起合作社的发展,何从金一脸骄傲的表情。
多年的一线作业,让何从金成长为农机领域的行家里手。他们合作社每年都有新动作,不断升级换代。2014年,合作社建起了县级育秧工厂,增加代育秧、代插秧服务,填补了当地机插秧的空白。由于农户对机插秧的需求量增大,2015年,合作社扩建为省级育秧工厂,机械化育插秧向规模化发展。2016年,合作社流转土地200多亩,增购了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合作社在精心打理流转的土地之余,还向周边农户提供全程农事作业服务。今年,何从金还自掏腰包购买了一架植保无人机,以解决农村劳动力老年化、人难请和直接接触农药容易中毒的问题。
“无人机作业效益高,一天可以喷洒200~300亩。”何从金给记者现场演示了操作植保无人机防治水稻病虫害。“这30亩地人工打药的话,得3个人整整一天才能完成,用了无人机后作业效率大大提高,关键还避免了人和农药直接接触。虽然我的文化程度不高,但既然干了这一行,我就要立志成为农机专家。”何从金说这是他个人的小小“中国梦”。
“现在农村土地流转多,种植大户规模化经营,对我们机械化作业来说更便利了。”何从金介绍,今年合作社已完成机耕作业1万亩、机收1.8万亩、机插3000亩、机械化秸秆还田8000亩、机械植保7000亩,实现作业收入289万元。“单机平均年作业纯收入7~8万元,比本地没加入合作社的机手增收10%以上。干农机这行虽然辛苦,可只要肯付出,收入还比较可观。”何从金说。目前,双全农机专业合作社正申报用地事宜,下一步准备引进粮食烘干机,使合作社真正做到耕、种、管、收、储的全程机械化农事服务,为现代农业发展多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