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农业要闻

832个贫困县全部编制产业扶贫规划,产业扶贫政策覆盖98%贫困户——产业扶贫成效凸显

   日期:2020-12-17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zgny.com    浏览:77    评论:0    
核心提示:  12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产业扶贫进展成效有关情况,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农业农村部总经济师、

  12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产业扶贫进展成效有关情况,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农业农村部总经济师、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谢晖,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委书记郑东来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刘焕鑫介绍,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工作,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贫困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近年来,农业农村部牵头会同相关部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出台产业扶贫指导意见,坚持规划引领,注重范例推广,强化督促考核,推动各地产业扶贫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

  典型引路,推广扶贫范例

  凉山花椒、怒江草果、临夏牛羊、南疆林果、藏区青稞牦牛……一批批特色品牌享誉全国。

  刘焕鑫介绍,2016年,农业农村部总结了洛川苹果、赣南脐橙、定西马铃薯3个产业扶贫范例,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并要求总结和推广更多的产业扶贫好典型和范例。农业农村部又遴选推介了两批32个全国产业扶贫典型范例,举办了12场产业扶贫现场观摩会,为贫困地区推进产业扶贫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发挥了示范作用。

  在扶贫范例的带动下,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刘焕鑫介绍,832个贫困县全部编制产业扶贫规划,累计建成种植、养殖、加工等各类产业基地超过30万个,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推进,每个贫困县都形成了2-3个特色鲜明、带贫面广的扶贫主导产业。特别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许多贫困乡村实现了特色产业“从无到有”的历史跨越。同时,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产业扶贫政策已覆盖98%的贫困户,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贫困群众基本都能参与到产业扶贫之中。

  咸丰县是农业农村部定点帮扶34年的一个贫困县。34年来,咸丰县实现了从极度贫困到解决温饱,再到迈进小康的三次历史性跨越。郑东来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部加大对咸丰的定点帮扶力度,帮助制定了产业扶贫规划,系统推进产业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9年全县14.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6个重点贫困村全部出列,已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由于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云南也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加之全省94%是山区,产业扶贫任务艰巨。谢晖介绍,为破解发展瓶颈,在农业农村部的指导帮助下,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全省培育形成了26个扶贫主导产业,覆盖贫困户168.53万户,“县县有主导产业、村村有产业基地、户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扶贫格局基本形成。2019年,全省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7070元增加到10771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其中来自产业的经营性收入占比达到46.7%。

  线上线下联动,推动产销对接

  “产业扶贫不仅要使农产品能够产出来,更重要的是销出去。”刘焕鑫表示,农产品销售是产业扶贫的一个重要环节。

  针对社会关心的农产品滞销问题,魏百刚介绍,近年来,农业农村部聚焦贫困地区,加大农产品营销推介和帮扶力度,推动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电商平台与贫困地区精准对接,完善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为促进贫困地区农产品出村进城,卖上好价钱,主要采取了以下三个措施:

  一是搭平台。2018年以来,组织举办了20余场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帮助700多个贫困县销售农产品500多亿元。在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农民丰收节等大型活动上都设立扶贫展区,指导全国50多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立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专区,推动电商平台专门开设扶贫专馆,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渠道。二是育品牌。将贫困地区的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品牌优先纳入中国农业品牌目录,支持贫困地区认证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开通绿色通道,缩短认证时间,减免相关费用。三是补短板。大力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立了农产品产销对接公益服务平台;启动了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向贫困地区倾斜,对贫困地区的合作社、家庭农场,补助比例提升到50%。支持建设田头预冷、冷藏保鲜等产地设施,为鲜活农产品错峰销售、减损增值提供条件。

  魏百刚介绍,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以及各个地方,专门印发做好疫情防控期间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等文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开通了热线电话,实时调度贫困地区产品滞销情况,同时开设网上专区进行有效对接,在线上线下举办了多场产销对接活动,累计帮助贫困地区销售农产品167亿元。全年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总体顺畅,没有出现区域性的、面积较大的扶贫产品滞销卖难的情况。

  选准主导产业,避免同质化

  “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会不会出现过剩,是不是都搞同一种产品,直接影响产业发展成效。”刘焕鑫表示。针对一些地方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同质化竞争现象,农业农村部近两年来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编好规划、选准产业。农业农村部组织中西部22个扶贫任务重的省份和832个贫困县,每个省、每个县都编制了产业扶贫规划,指导各地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选准确定好扶贫的主导产业,力争在产业选择的开始,就能够实现差异化竞争和错位发展。

  二是发展加工、延长链条。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起步晚,同质化往往体现在卖“原字号”农产品。在种植阶段,你产黄金梨,我也产黄金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能有效促进农产品的转化增值,拓宽市场空间。这几年,农业农村部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加工企业到贫困县、贫困村建立加工基地,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农业方面的生产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支持贫困县大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农业产品综合利用。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既避免了卖原料的低水平同质竞争,也创造了更多的产业增值收益和就业岗位。

  三是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在产业扶贫中,农业农村部支持广大贫困地区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支持开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缩短认证周期,并要求减免相关费用。832个贫困县累计认证“两品一标”农产品1.2万个,发展了一批“独一份”“特中特”“好中优”“错峰头”的农产品。

  刘焕鑫表示,尽管产业扶贫取得了成效、贫困地区产业得到了发展,但同时也要看到一些产业发展水平还不高。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重点从五个方面着力:一是抓规划引领。组织脱贫地区制定“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突出特色和全产业链开发,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村服务业,加快推进产业链现代化。二是抓政策扶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将产业扶贫帮扶资源有序转到乡村产业振兴。三是抓产品销售。广泛开展产销对接活动,打造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加快建设田头市场、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设施,推动农产品流通企业、电商、批发市场与脱贫地区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四是抓主体培育。从资金项目、金融保险、用地用电、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将扶持政策与联农带农效果挂钩,推动各类主体更好带动脱贫户、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五是抓科技服务。积极组织全国农业科技单位和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开展产业帮扶,稳定产业技术专家组队伍,扩大特聘农技员计划实施范围,将产业发展指导员转为乡村振兴指导员,加大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为脱贫地区打造一支不走的科技帮扶队伍。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