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1日 15:12:02来源:山东省卫生计生宣教中心
“有什么事,找小潘!”山东潍坊昌乐县红河镇肖家河村57岁的贫困患者赵士顺,常常把这话挂在嘴上。
要是遇到第一次听他说这话的人问道“哪个小潘啊?”赵士顺总是语气坚定地说:“小潘,咱镇卫生院的潘大夫啊!”
赵士顺说的小潘、潘大夫,就是昌乐县红河镇卫生院副院长、主治医师潘登峰。
仅有小学文化的赵士顺,原本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泥瓦匠,凭着过硬的技术,跟着建筑队在方圆几十里的地盘上走南闯北,盖房垒墙,带领全家走在勤劳致富的道路上。虽说有高血压的毛病,可吃香的,喝辣的,抽烟喝酒,样样在行。哪想到,2015年秋天他突发脑梗塞,到县城医院治疗二十多天后,又转到了潍坊市区住院治疗。
由于他梗塞的部位殃及到了脑干,虽经多方救治,还是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他的反应速度很慢,即使拄着拐棍,一步也挪不了半拃,连生活也不能自理了。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赵士顺这一病,整个家都塌了。多次住院治病、求医问药,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他家成了名副其实的贫困户。看着乡亲们家家都在发家致富,二十六岁的儿子也到了成家的年龄,自己非但对家里没有贡献,还成了家里的累赘。他情绪低落,绝望,一度有过轻生的念头:与其这样连累家人,还不如死了算了。
赵士顺这病,每年都得到卫生院住两次院,利用活血化瘀的药物,调理调理身体。
2018年春,正在红河卫生院住院的赵士顺引起了卫生院主治医师潘登峰的注意。一有空,他就跑到赵士顺的病床前,陪他拉拉家常,耐心地开导他。潘登峰无微不至的关怀,耐心地开导,使赵士顺渐渐地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在潘登峰的心里,赵士顺成了他的牵挂。只要下乡,他都想法转到赵士顺家看看。这几年,潘登峰自己也记不清,有多少次上门为赵士顺测量血压,送医送药,指导用药,耐心的介绍健康扶贫的好政策,使赵士顺足不出户就能得到健康指导,为这个特殊的家庭送去温暖。
潘登峰是个热心人,这在红河镇卫生院附近的几十个村子里,可谓人人皆知。不只是赵士顺两口子,感受到潘登峰热心肠的大有人在。
前几年,平原街村张国福的母亲得了肺癌。一天夜里,大雨下个不停。可偏偏这时候,张国福的母亲呼吸困难,憋得喘不上气来。万般无奈,张国福拨打了潘登峰的电话,哭哭啼啼地诉说着肺癌晚期的老母亲难受的样子。早已进入梦乡的潘登峰一骨碌爬起来,带上止喘、利尿强心的药物,冒雨赶去了他家。
经过潘登峰的诊治,呼吸困难的老人渐渐地恢复了正常呼吸。看着病人憋闷咳喘的症状得到了缓解,老人家安然入睡,他才放心地回到自己的家中。
在这里住院的贫困患者大多是孤寡老人,他们缺少生活上的照顾,对亲情有一种很强的缺失感。潘登峰不仅耐心的给他们治病,并且给他们心理健康指导,引导他们把那份依赖转化为生活下去的动力。
为助力解决贫困人口的就医用药问题,潘登峰带领由卫生院医务人员、乡村医生组成的巡诊服务队,为患有慢性病的失能、半失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即时帮扶户提供送医送药服务,真正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在总结红河镇卫生院健康扶贫巡诊服务队经验的基础上,2019年昌乐县探索实施“三师共管 四化同建”健康扶贫精准服务新模式,根据辖区内慢性病贫困患者的具体需求,提供规范、专业、精准的诊疗、指导等健康管理服务,有效提升了整体服务水平。
二十多年来,潘登峰春浴风,夏沐雨,秋伴虫,冬飞雪,从骑一辆破旧的电瓶车,到如今鸟枪换炮,开着自家的小汽车,带着治病救人的药箱奔驰在红河镇的乡间小道上。他以过硬的业务技术、良好的医德医风,受到了群众的好评。他扎根农村,扎根基层,回报着生他养他的这片热土。(杨婷婷 张兴华)(完)
[责任编辑:秦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