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脱贫励志“加油站”
举办专题道德讲堂、致富带头人现身说法、带脱贫户看变化……近年来,南宁市江南区苏圩镇保联村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拓宽渠道、整合资源、丰富载体,激发了全村干部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工作热情。“我们再接再厉,奋力拼搏,争取过上更加幸福的日子……”近日,保联村第一书记骆林在该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时,满怀豪情的感言再一次激励了全村党员继续发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信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再次成为脱贫励志的“加油站”。
江南区保联村是2015年底精准识别的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人口共39户12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4户66人。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保联村坚持把扶贫与扶智、扶志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通过举办道德讲堂讲述脱贫工作中遇到的感人故事,同时对个别发展动力不足的贫困户耐心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摒弃“等、靠、要”思想;邀请致富带头人讲述自己靠勤劳的双手走上富裕道路的故事,以榜样的力量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自力更生。
保联村3名贫困户青年在第一书记激励帮助下主动外出务工,通过自力更生,2019年甩掉了贫困帽子。贫困户黄东敏文化程度低,性格内向,没有外出务工的经验,一年到头没有什么收入。了解情况后,第一书记主动上门做思想工作,还帮他在南宁联系了工作。目前,黄东敏在南宁市区一家烧烤店务工,年收入4.2万左右,于2019年顺利脱贫。黄东敏感激地说:“感谢第一书记和村委的干部,没有他们的鼓励,我肯定没有勇气走出来。”
另外,保联村还通过“三方见面会”形式,组织致富带头人、脱贫户等看变化、听感想、受促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此外,保联村还广泛发动党员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贫困群众开展一对一的精准帮扶。78岁潘大爷驼背,身体无法直立起来,在驻村队员、帮扶干部的帮扶下,不仅全面落实了扶持政策,还养起了土鸡,于2017年底顺利实现脱贫。
近年来,保联村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举办道德讲堂专题活动,形成外部多元扶持与内部自我脱贫的互动机制,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不仅全面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的问题,扶贫产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保联村成为江南区第一批脱贫摘帽的贫困村,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6.42%降到2019年底的0,全村贫困户39户122人于2019年底全部脱贫。(南宁晚报记者何璨汐 通讯员郭超前 谢松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