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榨汁、渣滓分离、高温灭菌、灌装……在软梨生产车间,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经过这一系列程序,16个小时之后,一罐罐梨饮品“软媚子”被分拣装箱,运送到西宁、甘肃、深圳、无锡等地,摆放到超市货架上。
在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隆治乡,过去,一说起软梨,村民们就满面愁容。隆治乡盛产软梨,全乡软梨种植面积达1500多亩,但“酒香也怕巷子深”,数年来,受困于滞销窘境,软梨一直难以走出深山,只能眼睁睁看着它烂掉。如今,软梨已成为带动村民致富的“金果果”。
荆秀芳是隆治乡桥头村村民,原本一直从事畜牧养殖业的她,看着软梨烂在地里,疼在心里。经过深思熟虑后,她决定转型,把经营养殖业赚到的250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梨产业发展中,并成立了沿雅梨源文化有限公司。2018年10月,荆秀芳与甘肃农业大学合作进行产品研发,并同步建设12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2019年6月,产品成功研发,厂房也同步建成,同年8月开始设备安装。2020年正式投产。
“现在,果酒和饮料两条生产线已经试产,产品都是订单销售。”荆秀芳告诉记者,今年公司总共从村民手中收购软梨910吨,市场收购价是每斤8毛钱,针对贫困户的收购价是每斤9毛钱,群众种植软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如今,软梨种植区域已经开始辐射到周边其他乡镇。
荆秀芳介绍,按照订单销售,今年共销售梨饮品48万罐,收益达140多万元。当软梨果酒、饮料生产线从试产过渡到正常化后,每年至少需要消耗3000吨的软梨原料,隆治乡软梨种植量无法满足企业正常生产。为此,企业计划在订单收购隆治乡软梨的基础上,还向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什川梨园签订了1000吨的软梨收购计划。
据了解,通过“企业+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扶持贫困户种植软梨,进行规模化生产,建立优质原料基地,并通过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双赢的利益联结机制,“软媚子”生产线不仅破解了当地软梨的销售难题,带动200户贫困户种植软梨,户均种植软梨2亩,亩产软梨6。25吨,户均增收18000元,还为贫困劳动力搭建了稳定就业增收的新平台,带动50名贫困户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