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农业要闻

科技赋能、“五子”登“科”——重庆梁平乡村振兴记事

   日期:2020-11-26     来源:新华网    作者:zgny.com    浏览:206    评论:0    
核心提示:稻子、竹子、柚子、鸭子、豆子,是重庆梁平区5种传统优势农产品。近些年来,梁平细心挖掘“五子”的生态功能、产业价值,植入科

稻子、竹子、柚子、鸭子、豆子,是重庆梁平区5种传统优势农产品。近些年来,梁平细心挖掘“五子”的生态功能、产业价值,植入科技创新元素,让60万亩稻田种出了“科技范儿”,15万亩柚林变成了“摇钱树”,鸭子、豆子也闯出市场,变身为高价值特色产品。

稻米种出“科技范儿” “农具”推陈出新

梁平方圆1800多平方公里,是“巴渝第一大平坝”,有着“梁山熟,川东足”的美誉。

梁平稻作传统传承了千年,如今依靠新技术,也有了新气象。这其中,在“70后”全国劳模蒋丽英手里,稻米更是种出了“科技范儿”:在手持终端上,输入地块信息,点击播种、植保程序,无人机按既定线路撒种、洒药……

当初,当蒋丽英把无人机背上药箱,飞上天洒农药的小视频发到朋友圈时,在当地还引起不小反响。田还能这样种?“人工背药箱防治病虫害,一人一天最多30亩,一台无人机一天作业300多亩,这就是差距!”蒋丽英说,管用、高效就是硬道理,是好东西谁不愿意用呢?

搞高效稻种直播、无人机飞防,以后还要用上物联网田间管理系统……蒋丽英手中的科技“农具”不断升级,将近20人的服务队,就种下了1万多亩高产稻田。

借助科技手段,既能把种植规模做大,也能把稻米品质做优。在梁平安胜镇,种粮大户李平凡一斤有机米要卖12元,还不愁销。谈起这其中的秘诀,老李笑言,全靠区农技服务中心专家全程服务。

李平凡的稻谷基地在浅丘平坝,夏季高温伏旱重,影响稻米品质。为解决这个问题,专家为他量身定制了一套“农事日历”,将播种期、收割期推迟1个月,改善整精米率和垩白度。同时,将紫云英、油菜翻耕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进一步提高米质……

梁平区委书记杨晓云介绍,依靠科技赋能,梁平近年来还涌现出高梁山有机米、冷沙米等优质大米品牌。种粮种出新效益,让农民更有信心。

柚子种成“摇钱树” 老产业焕发新活力

在梁平合兴街道龙滩村,农户在柚园内采摘柚子(11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初冬时节,梁平合兴街道龙滩村5000亩柚园硕果累累。“今年又是丰收年,平均每户柚农纯收入2.5万元以上,柚子树成了‘摇钱树’。”龙滩村党总支书记何耀春笑着说。

梁平人种梁平柚已有数百年历史,这是中国三大名柚之一。但曾几何时,因为粗放种植,梁平柚的发展一度遭遇瓶颈。

如何把农业老品牌重新擦亮?梁平选择将科研基地“摆”在柚园旁,专家手把手教柚农改良品种、改进种法。在龙滩村,柚子示范技术推广“田间课堂”每年要办3次,村民秦伦清一次都不错过。“从柚子树咋修枝、啥时候追肥,专家讲得细,我们学着也起劲。”秦伦清说。

“科技创新已贯穿于梁平柚产业全链条。在生产环节,实施柚树叶片营养诊断新技术、推广使用有机肥等,做到增产量、提品质。”梁平区农业农村委高级农艺师吴兴文说,同时做强深加工,研发柚子茶、柚子汁等10多种新产品,提高产业附加值。

在重庆张鸭子食品有限公司,工人在车间内工作(11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鸭禽养殖加工也是梁平工农业的一块名片。这其中,从一家小作坊发展而来的“张鸭子”,已兼得中华老字号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两块牌子,将一只普通的鸭子,做成了年销售额两亿多元的大产业。

“既有老工艺、老配方,企业也和科研专家合作,不断改良创新,这是企业持续壮大的秘诀。”重庆张鸭子食品有限公司采购总监张恒云说,重庆一所高校的专家最近就与企业合作攻关,研究氮气包装技术,改进包装卤烤鸭产品的口感,占领新市场。

土货卖进直播间、生态产品出深山

网络主播在梁平一家工厂内直播推销传统豆干(11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梁平地处川东平行岭谷的明月山、高粱山之间,50万亩竹林错落分布,既涵养生态,也致富农民。

在梁平竹山镇猎神村,年近七旬的李治安没想到,自己编的竹篮、竹椅这些土货,如今还值钱了,不仅外来游客要买,村里合作社也在电商平台上售卖。“原生态的竹制品很受欢迎,电商销售很好。”猎神村干部李安超说,我们还准备开发竹制婴儿床、小茶几等新产品,拓宽销路。

梁平七星镇小伙曾庆贵通过网络直播推销家乡特色农产品(11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电商销售、直播带货等新平台、新技术,正为乡村带来新业态。以竹林为舞台、配上“土味特效”,梁平七星镇小伙儿曾庆贵靠着展现竹海山珍的视频,收获了300多万粉丝。

曾庆贵说视频直播带货就是“新农活”。“山里的竹笋、竹荪、柚子,以前是养在深山人不识,如今都展现在屏幕中,小视频也能带来大市场。”曾庆贵说,镇里也看到了网络新平台的优势,准备推介万亩竹林的生态景观和特色农产品,大家一起抱团发展。

在梁平,“80后”的文俊杰更是在“工业+互联网”、电商物流支持下,为传统豆干闯出了新市场。通过把直播间放进大工厂、瞄准年轻人需求开发新口味,豆干等本地土货,一年销售收入1.5亿多元。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