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边、海、山、民”构建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近年来,防城港市立足“边、海、山、民”特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与东盟国家“地缘相接、海缘相连、文缘相通、人缘相亲、城缘相交”五缘优势,加快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和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加大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改善升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全面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早已落成的市图书馆、市群艺馆(文化艺术中心)、市博物馆、市青少年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市非遗展示馆等市级文化场馆,极大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全市30个乡镇(街道)文化站80%以上达到等级站标准;建成275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行政村覆盖率达98%;建成300个农家书屋,覆盖率达100%。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率达100%,建成广西首个数字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面积6万平方米,每千人占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面积67平方米。多项公共文化建设指标均位居广西前列。
“有了‘海上图书漂流箱’,捕捞作业之余可以充充电。”一位长年在海上从事海产养殖的渔民说。近年,我市许多渔民和海产养殖户身边多了一个“海上图书漂流箱”。这些漂流箱其实是个长30厘米、宽和高各20厘米的塑料收纳盒,里面可放约20本书,能为渔民及海产养殖户提供学习服务……这也是我市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一个缩影。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我市各级文图博美场馆、综合文化站、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免费开放达每周56小时以上,形成“周末读书汇”等多个文化品牌服务项目。同时,配备“文缘号”流动服务车和海上图书流动服务船,开展“文缘号”流动文化服务达600余次,年均送书下乡2万多册,放映农村公益性电影10000多场。开展“周周演”文化惠民巡演活动3000多场次,在全区率先实现“一村(社区)一年3场戏”的公益目标,服务人数达50余万人次。
今年8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扶持项目现代采茶剧《情暖北仑河》在市文化艺术中心成功首演,跌宕起伏、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生动感人、美轮美奂的精彩表演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在深入挖掘沿边沿海多民族的文化底蕴方面,我市形成了“欢乐西湾”“明江之夜”“边城欢歌”等一批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创编了《过桥风吹》《疍家秀》等一批特色文艺精品。近年来,还承办了文化部和中央文明办“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边疆行、“魅力北部湾”等系列重大文化活动,连续举办京族哈节、国际海上龙舟节、防城金花茶节等具有较大影响的节庆活动。
同时,“十三五”期间持续打造的边境非遗示范带,也成为广西边境非遗展示靓丽名片。我市根据边境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情况,以京族哈节等29个非遗保护传承基地为支撑,实施京族独弦琴艺术、京族哈节、大板瑶服饰等非遗传承基地建设,在国境线0~20公里范围内形成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长廊,培养了大批非遗传承人,既延续传统文化,又充分展示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风情,形成中越边境非物质文化遗产惠民富民示范带。
作为中国唯一与东盟海陆相连的城市,我市充分发挥“窗口”城市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文化先行示范效应,努力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扩大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取得明显成效。
依托“地缘相接”优势,在边境线0~20公里以内以行政村为单位,全面建设“国门文化大院”,打造国门文化阵地,实现边海地区文化服务全覆盖,成功将“国门文化大院”建设成全区边境文化样板;依托“海缘相连”优势,利用防城港市作为北部湾海洋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以及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缘相连”的优势,抓好市博物馆(北部湾海洋博物馆)、市非遗展示馆的“海丝文化”保护传承,新建北部湾海洋书院等一批特色海洋文化项目。
2017年11月,文化部工作简报刊发了我市“国门文化大院”建设经验;2018年1月,中宣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局授予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滩散村国门文化大院、茅岭采茶剧团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推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防城港模式”被国家认可。(防城港市新闻网-防城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业越 通讯员 利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