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市以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为契机,聚焦改革赋能、实践创新、融合增效,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理体系。
一是聚焦“改革赋能”,探索乡村治理新机制
创新构建“功能区+镇街+村(社区)”基层治理模式,推动经济职能向功能区集中、管理服务职能向镇村下沉。深化功能区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都市农业、智能应用、康养旅游三大功能区,明确管委会主抓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的经济职能。推进乡镇机制体制改革,将原有25个乡镇(街道)调整为15个镇(街道),精准定义镇街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主责主业,精准供给政务、生活、产业、群团“四大服务”,整合镇街窗口类、平台类、活动类机构职能和行政执法力量,设置农业综合服务中心13个、审批服务中心15个,整合下沉175项政务服务事项,探索形成“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个平台优服务、一张网格强治理”的镇街治理模式,打造“中心+站点”的15分钟公共服务圈。
二是聚焦“实践创新”,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突出居民主体,持续深化“一核三治”治理体系。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建立市委第一责任、镇街党委直接责任、社区党组织具体责任的三级联动体系,推广“党员积分管理”、“新三亮”等实践做法,分类建立林盘院落“微单元”党组织86个、产业党支部69个、区域党建组团12个,强化党员意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立“365”分类治理体系,“3”即基础标准、治理标准、发展标准,“6”即微党建、微环境、微服务、微创造、微平台、微组织6个要素,“5”即商住小区、老旧院落、场镇街区、安置小区、川西林盘5种类型,细化制定18项重点任务,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度和精准度。实施社会组织扶持发展计划,成立业委会、院委会等自治组织350余个、“村闲自愿服务队”、“马大爷说事”等村民自治组织1400余个,全域建立“两家一站”,全覆盖制定村规民约、院落公约,加快县乡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常态开展“最美”系列评选,培育“向上向善向美”的社区精神。
三是聚焦“融合增效”,赋予乡村治理新动能
坚持“景区带园区融社区”工作理念,通过智慧赋能、景观营造、产治融合,把乡村治理成效转化为发展动力。智慧与治理有机融合,以智慧城市建设、镇街智慧治理、智慧社区和智慧小区建设为路径,汇集智慧城管、智慧执法、智慧水务、智慧治安、智慧交通等功能,构建起“市级大脑、镇街中脑、村(社区)小脑、小区院落微脑”的智慧治理“一网”体系。生态与生活有形融合,深入推进生活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把绿色作为最持久的优势,推动乡村治理价值最大程度转化为生态价值。发展与治理深度融合,探索建立“功能区管委会+平台公司+共营制”运营模式,推动“农业+文创”、“农业+旅游”、“农业+互联网”跨界融合发展,突出“一个精品林盘(聚落)催生出一个规上服务业企业”理念,促进发展和治理良性互动、共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