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革命老区县,在这里,有这样一个产业链,带动全县8个乡镇85个村委会4110户贫困户15000多人脱贫致富奔小康,点燃了群众的致富希望,为群众托起了“稳稳的幸福”,那就是弥渡县和正大集团共同实施的50万头生猪产业链扶贫项目。
担当与机遇,共同扛起产业扶贫的责任
如何实施产业扶贫,带动脱贫?这就需要找到撬动脱贫的“支点”。早在2013年,弥渡县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召,和正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大理正大有限公司年产18万吨的饲料生产加工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书;2014年,弥渡县人民政府和泰国正大集团签订了《关于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合作投资协议》。脱贫攻坚打响以后,正大集团积极进行农业产业链转型战略布局,探索寻求合作机会,弥渡县再次抓住机遇,2017年引进集团落户弥渡县深度合作,联合打造投资7.45亿元的50万头生猪产业扶贫项目,共同扛起产业扶贫的重任。目前,已建成了1个年产18万吨的饲料厂、139栋合作社模式育肥场、2栋社会投资模式育肥场,存栏生猪7.3万头,出栏4.46万头,产值达1.98亿元。预计到2020年底,将实现出栏生猪12.56万头,产值4.5亿元,不仅构建了全县生猪现代养殖业“提速换挡”,同时打造了产业扶贫的“共赢链”,带来巨大的扶贫效应。
“1+4”扶贫模式,实现“富民又富企”双赢发展
筑巢引凤添动力。弥渡县举全县之力,加大政策扶持,整合资金用于项目建设,对贫困户每户给予5万元3年期限小额扶贫贴息贷款;对合作社每栋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60万元;对社会投资每栋一次性补助10万元,或者给予70万元以内3年贴息贷款;对建设5000头种猪场一次性补助500万元,2400头种猪场补助250万元,有效解决了贫困户产业发展难、融资难、增收难的制约瓶颈,实现了资源、政策、项目、资金的有效整合。结合地方实际,创新推广“党组织+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合作社+贫困户”的“1+4” 生猪养殖模式,即“党组织+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合作社+贫困户”,其中:党组织为生猪产业扶贫项目组织引导方,正大集团为项目技术提供方,弥渡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项目资金支持方,合作社为项目运作方,贫困户为项目最终受益方。运作模式分合作社模式和社会投资模式两种,构建了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生猪稳产保供、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等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算好扶贫账,打好攻坚战。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正大集团始终秉承“利国利民利企业”的经营理念,以合作社模式推进合作,在党组织的牵头下由30个贫困户组成一个合作社,投资建设1栋正大标准1100头育肥猪场,每栋圈舍总投资按150万元计,建档立卡贫困户将每户5万元的扶贫小额信贷资金投入生猪养殖产业,养殖合作社建好育肥场后,与正大集团签订10年不可更改租赁协议,猪场租赁给正大公司管理使用,每栋租金每年26万元,可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4110户15000多人持续增收10年共计1.233亿元;52个贫困村委会每村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0万元,33个非贫困村每村每年增加5万元。贫困户每年从合作社获得资产性收益,不仅解决了脱贫致富问题,而且大大提高了产业扶贫组织化程度,有效防止返贫,扶贫方式不断转变。
“输血”变“造血”,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目前,全县已组建正大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85个,发放小额扶贫贴息贷款2.055亿元,累计发放分红资金2100.9万元,支付85个村委会村集体收益497万元,支付139栋猪舍的土地租金139万元。仅养殖环节已带动2600多人就业参与饲料生产、生猪养殖、物流运输、屠宰加工、种养结合等工作,真正做到让贫困人口有工作、靠自己、真脱贫、脱真贫。
养起扶贫猪,走上脱贫路。对于牛家邑村王加勋来说,生猪养殖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这个三口之家生活的转折点。“2017年加入合作社至今增收了6000元,我自己家里也养猪,之前卖了十多万元。现在虽然更辛苦些,但是日子也更有盼头了,就像政府宣传的一样,等不是办法,自己干才有希望。”对未来,王加勋信心满满。
产业脱贫,畜牧先行。当前,正大集团已深深扎根在大理州弥渡县,正大云南区负责人表示,集团将本着“做世界厨房,人类能源供应者”的宗旨,以担当和诚信,始终致力于弥渡农牧产业化的发展,让50万头正大生猪产业链成为群众心中的最美的领跑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