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农业要闻

别把农业想的太简单!摸爬滚打十余年,他的故事今天讲给你听

   日期:2020-09-30     作者:zgny.com    浏览:219    评论:0    
核心提示:种地早已不仅是为了生存、吃饭而是这辈子孜孜以求的事业——王建兵农业创业的“金钥匙”走进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农检中心4楼,

种地

早已不仅是为了生存、吃饭

而是这辈子孜孜以求的事业

——王建兵


农业创业的“金钥匙”

走进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农检中心4楼,抬头可见“耕者用心 食者安心”的文化展牌。这里是武汉市金色惠农生态农业合作社办公所在地,理事长王建兵介绍,合作社就是要让农民发家致富用心耕种,向市民提供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44岁的王建兵是河南开封人,18岁开始将老家的西瓜销往全国各地,将老家的香菜空运广东,打破了“百里不贩青”的俗语。

经过十几年的摸爬滚打,2008年,他萌生农业创业念头,在东西湖区承包了546亩土地,准备一展拳脚。

小麦套种西瓜,等收割后再种玉米,王建兵定下种植模式、憧憬着收获。

天不遂人愿。先是连绵阴雨,小麦和西瓜长势不尽如人意,等到了玉米扬花授粉期,因刮干热风导致绝收,第一年创业,王建兵损失了50多万元。第二年,他将沌口的房子卖掉了,连着种了3年地。王建兵赔光了积蓄,年轻气盛的他不愿服输。

“没想到头两年亏得一塌糊涂,真不能把农业想得太简单。”王建兵说,幸好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有机会参加各类培训班进行“充电”,渐渐找到了农业创业的“金钥匙”,从而正式走上了新型职业农民的道路。

经过多次职业农民培训后的王建兵认为,服务都市农业的传统农户分散发展较难,需要向涉农企业、合作社集中,抱团取暖。他决心成立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规模农业。

当年,来自省内及周边省份的近90名菜农加入合作社,次年,金色惠农合作社成立。


把田间地头变为“生产车间”

如何提高经济效益,为农户增收?

王建兵的做法是“借脑”,长期聘请省农科院、武汉市农业推广站专家为合作社的技术顾问,指导合作社基地种植和新品种研发。依托这些单位的技术人才优势,他先后实施了东西湖区“无花果新品种引进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推广”“水果萝卜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等多项农技推广项目。

王建兵说,合作社成立之初就创新管理模式,提出标准化生产,统一提供农资、技术指导,把田间地头变为“生产车间”,对于按照标准种植的农产品进行回购、统一销售。
在农产品销售环节,合作社实行产品溯源,扫描外包装二维码,农产品生产、包装、销售全环节信息一目了然。
规模化种植的好处立显。通过合作,统一种植模式,采取订单保底销售,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解决了单个农户缺乏技术标准、没有品牌意识、不懂市场销售等问题。
截至目前,合作社种植户中,被评为省级科技示范户的有30户,自建绿色认证种植基地1120亩,带动周边农户种植5000余亩,联合建立十堰、恩施等战略合作种植基地8600亩。
2019年,合作社实现销售6278万元,社员人均收入超过7万元,带动256名社员脱贫致富。


疫情下的4000余吨农产品

2020年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武汉“封城”期间,作为东西湖区职业农民协会副会长,王建兵带头组织协会并发出抗疫保供倡议书,金色惠农合作社不断供。

为了保障医疗单位和社区百姓的蔬菜供应,王建兵逆行而上,亲自驾车到市内参与配送,千方百计克服货源无法保障、工人无法复工、周转金不足、外出感染风险大等困难,组织了30多名社员、村民成立合作社“保供”突击队,调配各类物资。合作社的拖拉机手更是连夜耕种,抢种快生菜。
由于疫情期间24小时滚动接订单,武汉城市圈周边卖菜农民和多个市内社区同时都要找王建兵。一边是农产品滞销,一边是买不到新鲜蔬菜,他耐心协调,到凌晨也是电话不断,一件迷彩服穿了60多天。
疫情期间,累计为社区、超市、隔离点、方舱医院等配送各类农产品4000余吨,收购农户滞销农产品420吨,捐助蔬菜水果24吨。

好服务和好产品换来了好口碑。
“现在每天晚上8点开始入库、分拣,早上4点半装车分发,武汉社区团购农产品的配送量越来越大了。”王建兵介绍说,目前,合作社已转型成为一家生鲜食材一站式冷链配送的综合性服务型合作社,其生产、供应的农产品通过盲评投标,不仅直接进入武汉市内的机关、军队、学校、餐馆、商超等79家单位,还在疫情期间积累了大量社区客户,真正开启了从基地到百姓餐桌的无缝对接直供模式。


王建兵(2020全国十佳农民)

王建兵 男,1976年2月出生,汉族,民建会员,高中学历,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柏泉街道西湖一大队农民,武汉市金色惠农合作社理事长。合作社自营生态种植基地1120亩,带动周边农户种植4800亩,建立合作种植基地8600亩。2019年入社社员256名,人均收入超过7万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社区、超市、隔离点、方舱医院等配送各类农产品4000余吨,收购农户滞销农产品420吨,捐助蔬菜水果24吨。曾当选武汉市东西湖区第十届人大代表,获科普中国·最美乡村科技致富带头人、湖北省十佳职业农民等荣誉。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