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
早已不仅是为了生存、吃饭
而是这辈子孜孜以求的事业
——王建兵
农业创业的“金钥匙”
走进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农检中心4楼,抬头可见“耕者用心 食者安心”的文化展牌。这里是武汉市金色惠农生态农业合作社办公所在地,理事长王建兵介绍,合作社就是要让农民发家致富用心耕种,向市民提供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44岁的王建兵是河南开封人,18岁开始将老家的西瓜销往全国各地,将老家的香菜空运广东,打破了“百里不贩青”的俗语。
经过十几年的摸爬滚打,2008年,他萌生农业创业念头,在东西湖区承包了546亩土地,准备一展拳脚。
小麦套种西瓜,等收割后再种玉米,王建兵定下种植模式、憧憬着收获。
天不遂人愿。先是连绵阴雨,小麦和西瓜长势不尽如人意,等到了玉米扬花授粉期,因刮干热风导致绝收,第一年创业,王建兵损失了50多万元。第二年,他将沌口的房子卖掉了,连着种了3年地。王建兵赔光了积蓄,年轻气盛的他不愿服输。
“没想到头两年亏得一塌糊涂,真不能把农业想得太简单。”王建兵说,幸好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有机会参加各类培训班进行“充电”,渐渐找到了农业创业的“金钥匙”,从而正式走上了新型职业农民的道路。
经过多次职业农民培训后的王建兵认为,服务都市农业的传统农户分散发展较难,需要向涉农企业、合作社集中,抱团取暖。他决心成立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规模农业。
当年,来自省内及周边省份的近90名菜农加入合作社,次年,金色惠农合作社成立。
把田间地头变为“生产车间”
如何提高经济效益,为农户增收?
王建兵的做法是“借脑”,长期聘请省农科院、武汉市农业推广站专家为合作社的技术顾问,指导合作社基地种植和新品种研发。依托这些单位的技术人才优势,他先后实施了东西湖区“无花果新品种引进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推广”“水果萝卜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等多项农技推广项目。
疫情下的4000余吨农产品
王建兵 男,1976年2月出生,汉族,民建会员,高中学历,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柏泉街道西湖一大队农民,武汉市金色惠农合作社理事长。合作社自营生态种植基地1120亩,带动周边农户种植4800亩,建立合作种植基地8600亩。2019年入社社员256名,人均收入超过7万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社区、超市、隔离点、方舱医院等配送各类农产品4000余吨,收购农户滞销农产品420吨,捐助蔬菜水果24吨。曾当选武汉市东西湖区第十届人大代表,获科普中国·最美乡村科技致富带头人、湖北省十佳职业农民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