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盘锦市盘山县太平街道张家村一片金灿灿的稻田里,稻浪翻滚,稻穗飘香,丰收的景象映红了农民的笑脸。
9月20日上午,记者见到村民马炳山时,他正在稻田里忙碌着。随着一把把玉米撒向稻田边,引来河蟹上前抢食。马炳山告诉记者:“稻蟹共生,不但提高了稻田利用率,还改善了稻米品质,增加了农民收入。”
马炳山是盘山县凯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一名稻田管理员。今年,合作社一共流转稻田800公顷。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带动农民增收,合作社聘请了一名农学博士,并和国外农业机构合作,研发新品种和种植新技法。
有了科技支撑,合作社的水稻长势良好。“以前自己种地全凭经验,现在专家指导讲究的是数据。眼前这片稻田长势喜人,每公顷产量能超过10吨。”马炳山高兴地说。
仅有产量还不够,在专家的帮助下,合作社今年种植了5个新品种。这些新品种,无论是产量,还是食味值等指标都有不错的表现。水稻还没有收割,就有客商前来高价预订,为合作社带来了更高的效益。
水稻卖上了好价钱,最高兴的还是入股的农民。去年,马炳山的1.3公顷稻田,除了2.6万元的保底钱,还有2000元的分红。看着眼前的丰收景象,马炳山说今年的分红还会更多。
水稻产量不错,只有收进粮仓才能变成实实在在的收入,合作社的农机派上了大用场。
在合作社的大院里,周凤喜正忙着检修拖拉机和收割机。周凤喜在合作社农机检修岗位工作了十多年,见证了合作社的农机从少到多,并且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
合作社最初只有2台收割机,现在已经有15台,最大的一台自带3000公斤粮仓。收割机不仅作业效率高,而且减少了田间浪费。
周凤喜说:“我们合作社全程机械化作业。机械化收割比人工收割减少浪费2%以上。别小看这2%,合作社800公顷水稻,这一下就多收回160吨左右的稻子。”
国庆、中秋双节临近,正是河蟹销售旺季。马炳山和农友们每天4点钟就起来捕河蟹,合作社每天上市河蟹近3000公斤。“十一”过后,水稻收割也将开始,合作社将开足马力,确保丰收的稻子颗粒归仓。
记者 刘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