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体系的内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近二十年来,杭州扎实推进“环境立市”“生态立市”和“美丽杭州”战略,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先行者。下文将对杭州在“生态文化”方面的实践探索和制度建设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和未来展望。
杭州生态文化建设的历年基本情况
早在2004年杭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杭州生态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就要求从物态文化、体制文化、认知文化、心态文化方面建设杭州生态文化。2016年颁布的《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第五章还专门对“生态文化”进行了规定。下文将对此进行回顾和总结。
第一,物态文化方面的建设情况。近年来,杭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杭州作出的“生态文明之都”和“美丽中国样本”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经过努力,杭州市的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PM2.5年均浓度大幅下降。目前杭州已拥有3个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西湖、京杭大运河和良渚古城遗址)、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9个国家森林公园;共有32个杭州重点文旅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338.74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57.35 亿元。杭州计划到2020年年底,打造滨水文化景观节点60处、临江河湖溪景区化村庄60处;到2022年年底,打造滨水文化景观节点100处、临江河湖溪景区化村庄100处。杭州的国家森林公园规划中加入生态文化规划元素,以国家森林公园这个实体教室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杭州先后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中国美丽山水城市,并成为首个入选“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副省级城市。
第二,体制文化方面的建设情况。杭州先后编制《杭州生态市建设规划》《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0-2020)》《“美丽杭州”建设实施纲要(2013-2020)》《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实施纲要(2020-2035)》等规划,出台《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等。该条例要求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城镇化建设活动应当科学合理,最大限度保留、保护包括钱塘江、运河、苕溪、西湖、千岛湖、西溪湿地在内的原有江、河、湖、溪、山、林、田、湿地等自然生态要素,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古城镇、古村落等历史遗迹,防止对自然生态要素和历史文化要素多样性的破坏。
第三,认知文化方面的建设情况。比如《杭州市生态文明促进条例》规定“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引导生态文化建设,积极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人等弘扬生态文化,培育城市人文精神,提高公众生态文明素质。”近年来,杭州通过媒体文件刊发、广播电台、官方微信及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宣传等形式向群众宣传生态建设相关知识,比如多次组织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杭州市民亲身体验、实地走访和环保“零距离”,工作人员积极与市民进行交流,耐心解答市民在参观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此外,市民还可以安装使用“身边的空气站”APP,一旦发现污染情况,这个平台会通过短信等多种形式发出预警,各地区的相关负责人在手机终端上接收到预警后,能立即进行分析研判,前往现场巡查处置突发情况,结果反馈也会体现在该平台上,是否处置完毕一目了然。
第四,心态文化方面的建设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是思想观念的一场深刻变革”。比如《杭州市生态文明促进条例》规定“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倡导文明、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引导消费者购买和使用节能、节水、再生产品,减少一次性产品使用,加快推广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消费模式。”《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实施纲要(2020—2035)》明确了未来十五年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未来,杭州将重点打造“世界遗产群落”,深入挖掘良渚文化、南宋文化、西湖文化、运河文化中的生态元素,打造钱塘江唐诗之路,打响“诗画江南”品牌;实施“城市记忆”工程,加强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构建生态文化现代传播体系,建立完善一批高水平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杭州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是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制度化与法制化建设,实现从一般性的政策主导到地方人大立法的转变。从2004年《关于加快推进杭州生态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到2016年《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再到2020年《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实施纲要(2020-2035)》和《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杭州不断强化生态文化建设的效力位阶和制度建设的权威性,从而将生态文化等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并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评价权重。此外,杭州还出台《杭州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杭州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减量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以及《杭州市服务行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杭州市环境卫生有偿服务实施办法》等政府规章,使得生态文化建设有法可依,增强了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法治意识。
二是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建设,实现公众参与的制度化和长效化。杭州充分运用政策、行政、舆论等手段,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鼓励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共同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比如:出台《杭州市环境保护局信息公开管理办法》,在政府网站上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及环境质量信息及相关处罚决定书;建立环境圆桌对话的公众参与环保机制,让利益相关方和责任方平等交流;打造以“党建领和、社会协和、专业维和、智慧促和、法治守和、文化育和”为内容的“六和塔”工作体系,把生态文化治理纳入市域治理现代化行动体系中。
三是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宣传教育的大众化与社会化,推进市域高水平绿化发展。比如杭州率先建成天子岭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实施垃圾处置、教育培训和文化推广一体化模式,倡导垃圾公治的社会氛围;举办“垃圾与文化”论坛、举办垃圾与文化书画展、创办国内首本垃圾与文化研究杂志《回天》;建成启用中国垃圾与文化博物馆;建立连通大运河与西湖的新河生态廊道,全长2.3公里被誉为杭州“最神奇的2.3公里”,将大运河的人文气息与西湖旖旎的自然风光相结合,集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通过以上种种措施,将生态文明意识有机地融入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此外,杭州近年来不断突破原有的区际分割、城乡分割的生态文化建设体系,着眼杭州全域的县(市、区)际关系、城乡关系,注重历史文化与生态价值提升相融合、绿色生活方式与文明习惯养成相融合、“最美风景”与“最美风尚”相融合,从城区、乡镇、农村社区多个层面推动全域性的绿色协调共享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综上,早在2001年杭州就荣获“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2009年入选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2014年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2015年成为全国第十个进入“万亿元GDP俱乐部”城市;2016年成为中国省会城市中的首个国家生态市;2017年被评为生态文明城市;2018年入选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榜单,位列第四。2020年,杭州大运河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钱塘江诗路(富春山水)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和钱塘潮涌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等入选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名单。目前,杭州已经连续13年上榜最具幸福感城市。
未来,杭州需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以及《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实施纲要(2020-2035)》和《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紧密结合杭州市“十四五”发展规划,把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厚植生态文明之都特色优势,从而推进“美丽杭州”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成为全国宜居城乡建设的“重要窗口”。
(陈真亮 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员;陈瑶琳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法硕士研究生;连燕华 浙江农林大学讲师。本文为浙江农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基金重点项目(ZDB202001)、浙江省省院合作林业科技项目(2017SY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