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农业要闻

发展凝聚人心 实干圆梦小康 ——西藏和四省涉藏州县干部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综述

   日期:2020-08-27     来源:人民网    作者:zgny.com    浏览:853    评论:0    
核心提示:穿过一片云雾缭绕的原始森林,便是地处青藏高原深处、群山环抱中的玉麦。一栋栋漂亮的住宅矗立乡间,新建的乡村小学里书声琅琅,

穿过一片云雾缭绕的原始森林,便是地处青藏高原深处、群山环抱中的玉麦。一栋栋漂亮的住宅矗立乡间,新建的乡村小学里书声琅琅,一座矿泉水厂刚刚竣工,规划中的牦牛集中饲养厂等项目有条不紊地推进……

短短几年间,玉麦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第一:第一条通往外界的柏油路,第一座温室蔬菜大棚,第一个乡办产业……

玉麦的变化,是西藏加快推进边境小康村建设的例证,也是西藏和四省涉藏州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成果的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8月召开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对西藏自治区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等涉藏工作重点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要求,强调“要牢牢把握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和四省党委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去年底,西藏74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今年1月,甘肃宣布涉藏州县整体脱贫;2月,四川涉藏州县全域脱贫;4月,青海全省42个贫困县全部出列;5月,云南88个贫困县79个实现摘帽,其中包括3个涉藏县。

行走高原,干部群众说得最多的就是身边的变化。奋斗奉献、苦干实干,西藏和四省涉藏州县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可喜局面。

扶持政策落地

投入力度加大

产业打基础,增收门路广,农牧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一湾黄河村前过。来到青海省尖扎县德吉村,新修的安居房错落有致,水泥路通到家门口,房前屋后,金盏菊、凤仙花开得格外好。

“大家快进屋,有切好的西瓜。”在热情的招呼中,记者走进了村民闹尖措的家。在村里带头办起农家乐,闹尖措可是出了名的女强人,从川菜到藏餐,都不在话下。“加上孩她爸打零工的收入,一年下来应该有个七八万元。”闹尖措介绍。

就在3年前,闹尖措家还是贫困户,她告诉记者,“当时我们住在浅脑山地区的羊来村,力气没少出,可一年下来也挣不到2万元。”

2017年,尖扎县投资6700余万元新建了德吉村,将自然条件恶劣的浅脑山区7个乡镇251户近千人迁居于此。依托依山傍水的独特优势,德吉村开发水上游乐、露天沙滩、垂钓等项目,打造百亩花海和蔬菜、果品农事体验园,统一规划了小吃广场,村民日子大变样。

去年,德吉村入选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德吉村也正如她藏语的名字一样,成为“幸福的地方”。

发展有门路,勤劳有收入,农牧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巨变的背后,是干部群众经年累月、持续不懈的努力,是扶持政策的落地、投入力度的加大。

“道路通,百业兴”“脱贫攻坚,交通先行”。对此,援藏干部、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厅长徐文强深有体会。援藏4年时间,他见证了西藏改造、新建农村公路3.82万公里,且全部按照等级公路的标准建设。据介绍,“十三五”期间西藏公路交通完成投资超过2515亿元,比“十二五”增加1835亿元,接近翻了两番。

“在‘十二五’期末的时候有朋友到拉萨,当时只有机场到市区的一条38公里的高速公路,而西藏现在全区高速公路里程达620公里。同时,仍有几条路在建,通车后将达到1100公里。”徐文强说。

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通信网络遍布城乡,电力建设成就突出……持续改善的基础设施,带来了人气、资金,带动了产业发展。

“快乐养牦牛,轻松享网购”“精准扶贫要致富,电子商务是条路”……走在措勤县城,这样的广告标语格外醒目。这是西藏阿里地区东南部一个平均海拔4700多米的县城,常年大风。然而,就在不久前,措勤县入选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县。

2016年,措勤县由政府出资成立西藏阿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依托当地丰富的畜产品资源发展金紫绒制品,通过电商渠道拓展销路。几年下来,通过开展电商培训、畅通物流配送、建设仓储物流中转站和村级服务站等,措勤县已实现所有电商产品1至2天内直达拉萨,平均每月接收快递5800余件。阿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经理彭金鑫说:“电商拓展了增收致富的渠道,也让偏远地区群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拥抱全方位的进步。”

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当地采取现代草原畜牧业“扩大保”、村集体特色养殖“防返贫保”、落实贫困户政策兜底“扶贫保”的“吉祥三保”模式,不仅为贫困群众找到了产业脱贫之路,还大大降低了返贫风险。

近年来,随着国家扶持政策落地,西藏和四省涉藏州县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16年以来,西藏累计投资367.41亿元、实施扶贫产业项目2639个,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145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1万余家,带动23.8万贫困人口脱贫,受益农牧民群众超70万人。

因地制宜、产业兴旺,有力支撑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也为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

党员干部带头

脱贫群众感恩

扶贫、扶志、扶智并重,致富路上有了更强劲的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力量得到彰显。

在高原采访,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城市和乡间随处可见。飘扬的国旗背后,是无数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老西藏精神”的传承。

西藏林芝市巴宜区更章乡久巴村是远近闻名的“草莓村”。

“以前村里的收入依靠种植青稞、挖松茸,群众的日子过得紧巴巴。”在当地党委、政府关心下,前些年,村党支部书记多布杰发动党员示范,外出学习技术,带领村民试种草莓、甜玉米等果蔬。

多布杰告诉记者,只有发展集体产业,老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多布杰与其他3名党员带头成立了草莓种植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靠着种植草莓,2016年久巴村全村脱贫。该村现有草莓种植大棚66座,年收入可达224万元,带动合作社成员户均增收8万元。

学手艺、做生意、搞民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找思路、办培训、兴产业,扶贫、扶志、扶智并重,激发内生动力,帮助贫困户树立脱贫致富信心。

2011年起,西藏连续10年每年派出约2万名优秀机关干部进驻全区5000多个村居开展强基惠民活动,帮助村居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实施经济发展规划。如今,“有事就找驻村工作队”已经成了广大农牧民的口头语。

“只要肯努力,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这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冶力关镇洪家村村民王付仓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今年49岁的王付仓,曾因一场交通事故落下残疾,人生也随之陷入低谷。2013年,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当地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王付仓鼓起勇气,申请了合作社产业扶持资金。几年下来,他的合作社从最初的作坊式养殖,成长为有专业技术保障和稳定销售途径的正规化养殖场,养殖的土蜂从13箱扩大到400多箱。在他的带动下,全村贫困户都加入土蜂养殖队伍。

不仅如此,他还带动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入股,通过“保底收益+按股分红+技术培训”的运作机制,变“输血”为“造血”。

和王付仓一样,许多摆脱了贫困的农牧民主动回馈社会,积极帮扶身边的贫困户,承担起社会责任。

帮贫困户发展生产,替缺少劳动力的家庭干活,到村里捡垃圾,为村民打扫庭院……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五境乡泽通村,活跃着一支由村党员发起成立的志愿服务队。不论事情大小,只要是做好事,服务队都会主动搭把手。“懂得感恩,不能忘本,为了日子过得更美,咱们自己也得干点啥。”队员们说。

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统筹推进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体现在方方面面。采访中,很多基层干部群众深有感触地说,这几年,是党建投入最多、力度最大、成效最明显的几年。群众感慨道:“党组织才是我们的主心骨。”

以人民为中心

全方位谋进步

从经济到教育、文化、生态,各领域都发生着深层次变化

驱车从藏北广袤的羌塘草原经过,会和藏羚羊不期而遇。野牦牛、藏羚羊和三五成群的藏野驴漫步草原,悠然自得。近年来,通过实施极高海拔地区居民生态搬迁、生态岗位扶贫等措施,西藏等地实现生态保护与精准扶贫双赢。

2016年,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实施精准扶贫提供生态补偿岗位,巴河镇东玛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普布次仁的生活由此改变。普布次仁当上了村里的护林员,妻子也成了村里的保洁员,全家仅生态岗位工资每年就可以增加2.5万多元的收入。

像这样的生态岗位,西藏目前已增至66.5万个,岗位年补助标准达3500元,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就地就业,在参与生态建设与保护中吃上了“生态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对许多农牧民来说,就是实实在在的生活。

在青海湖畔靠打鱼长大的李一帆,前些年却放下了渔具,开始保护湟鱼,从“打鱼郎”变成了“护鱼人”。

7月初,记者在沙柳河岸边看到,河道里无数的湟鱼逆流而上,溅起片片水花。一幕“半河清水半河鱼”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李一帆告诉记者,在他小时候,这样的景象还只是在老一辈人的故事中听说过。前些年,由于滥捕,再加上气候变暖,湟鱼数量锐减。1994年开始,政府实施封湖育鱼政策。2011年开始的第五次封湖育鱼为期10年,直到2020年12月31日。

刚开始封湖育鱼的时候,李一帆他们特别不理解,后来想通了,发展的路子也宽了。他先是贷款养羊,买车跑运输,慢慢有了起色,又注册成立了一家公司经营旅游。青海湖变得越来越美,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而李一帆最上心的是每年湟鱼洄游季节去义务护鱼。“保护湟鱼,保护青海湖,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他说。

脱贫攻坚,已经远远超出了解决生存问题和温饱问题的范畴,容纳了更加丰富而广泛的内容。西藏和四省涉藏州县从经济到教育、文化、生态各个领域,都发生着深层次的变化,广阔高原,生机无限。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近年来,西藏和四省涉藏州县把资金项目向基层和民生领域倾斜,着力巩固脱贫成果。

截至目前,西藏建成各类学校2400多所,实现从学前到高中阶段15年免费教育;建成覆盖城乡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障体系,对所有孤儿和有意愿的五保户集中供养;建立辐射城乡的四级医疗卫生体系,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0.6岁。

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变化随处可见。

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奔子栏镇,有了政策扶持,藏木碗制作世家鲁茸益西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不仅靠木碗制作带领乡亲实现了脱贫,还让这项传承了七八百年的技艺吸引更多“粉丝”;

在西藏边境的日土县日土村,当地发展乡村民俗旅游促脱贫,村民吃上了“旅游饭”,还挖掘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谐巴谐玛”舞。村里建起一支专业表演“谐巴谐玛”舞的队伍,让这项古老的风俗重放光彩……

民生是发展的目的,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一年年不断增加的投入,一项项民生政策的出台,“让各族群众更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庄严承诺,变成生动的现实。

发展赢得民心

巨变启示未来

全国支援、携手并进,推动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17个对口援藏省市先后选派出1676名组团式援藏教育人才、505名“支教计划”教师,各对口高校选派312名援藏干部和教师进藏,帮助西藏建立起一支过硬的骨干教师队伍;从内地选派5批841名组团式援藏医疗专家队伍,助力提升西藏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实现大病不出自治区、中病不出地市、小病不出县乡,群众因病致贫、返贫几率明显降低。

西藏山南市加查县冷达乡有一个“村龄”不过2岁的村庄,村里的1269口人从雅鲁藏布江畔不同地方迁来。来到新村,大家不仅分到新房、田地,村里还兴建了幼儿园、卫生院、垃圾中转站、牲畜棚圈等场所和设施。村民牢记党的好政策,为新家园起了个名字:“共康村”——寓意为“感谢共产党,同步奔小康”。

脱贫攻坚既是经济工作,也是政治任务。不论是在西藏,还是在四省涉藏州县,记者常常听到农牧民这样的心声:“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改变了我们的命运,也改变了当地的整体面貌。”

发展赢得民心,巨变启示未来。

“西藏和四省涉藏州县地处高原,自然条件严酷,生产和建设成本极高。”西藏民族大学教授丁勇说,在这样的自然历史社会条件下,要使所有的人口摆脱贫困,没有优越的社会制度提供保障,是不可能实现的。

脱贫攻坚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面向未来,必须继续坚持好、巩固好、完善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在西藏和涉藏工作重点省脱贫攻坚中,援藏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人才、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为当地社会民生建设发展倾注心血。

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黄乃亥乡日秀玛村,砖瓦房错落有致,水泥路干净平坦……就在几年前,这里还难以摆脱贫困,吃窖水、常断水、难取水,困扰着乡亲们。

去年,天津援青工作队了解到乡亲们的困难,迅速投入找水、勘测、打井工作。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劳碌,黄乃亥乡重点贫困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全线完工。发展牛羊养殖、种植药材,引来干净方便的自来水,润了民心旺了产业。

在玉曲河畔,援藏的空军总医院特色医学中心医疗队每月“上山下乡”、走村入户,重点摸排白内障等疑难、多发、危重疾病和孕产妇、新生儿等情况,逐一建档,不仅将当地新生儿抢救成功率提高到100%、白内障术后复明率提高到100%,还用“三甲”的标准帮助左贡县人民医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

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羌塘草原,浙江省投资近1亿元援建的杭嘉中学,为那曲的孩子们带来先进的硬件设施,还通过教师培训、学校结对帮扶等方式,为当地送去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

中国的脱贫攻坚,启动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减贫工程,消除贫困就是保障人权的有力行动,脱贫攻坚就是人民至上理念的显著体现。

“在党中央关心、全国支援下,西藏和涉藏工作重点省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解决了许多过去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为高原的发展进步注入了强大动力。”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张云说,在脱贫攻坚进程中,身边发生的鲜活生动的故事,各族群众切身的感受,都是具有强大说服力的教材。加强民族团结,深化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各民族携手并进,共同推动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今天的高原,各族群众亲如一家的情景比比皆是:

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拉萨商业街八廓街上,来自天南海北的各族商户“比邻而市”,操着各地口音的住户们坐在同一间茶馆里品着藏式甜茶;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启别村,一亩亩冰葡萄长势喜人。在这个纳西族、傈僳族、藏族、汉族等多民族聚居的村落,靠着发展葡萄种植产业,村民们的生活如同冰葡萄酒一样甘甜。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在此基础上,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共享成果。”西藏自治区人大代表坦妮娅说,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61年前百万农奴翻身解放,具有标志性历史意义;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之年,西藏和四省涉藏州县正向着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昂首阔步,迎来又一次历史性跨越!

(本报记者赵兵、江山、苏银成、桂从路、王梅、贾丰丰参与采写)

 
标签: 西藏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