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农业要闻

“山野菜”变身“致富菜”

   日期:2020-08-25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zgny.com    浏览:44    评论:0    
核心提示:“像这些金针菜、山白菜、榛蘑、白蘑、红蘑等,采摘后进行腌渍、消毒、脱盐等工艺,然后进行真空包装,以备食用,可凉拌可热炒。

“像这些金针菜、山白菜、榛蘑、白蘑、红蘑等,采摘后进行腌渍、消毒、脱盐等工艺,然后进行真空包装,以备食用,可凉拌可热炒。”时值仲夏,《金融时报》记者来到内蒙古宁城县黑里河镇大营子村玉和山野菜加工厂时,厂长张玉和正在向山外来的客户讲着野菜的“那些事”。

朴实中透着干练的张玉和今年50多岁,从事山野菜加工生意多年,由于其加工的产品货真价实、品种齐全,生意日益火爆,产品已远销日韩等国家,是黑里河周边有名的富裕户。但是在十几年前,张玉和只能靠做苦力来维持生计。

宁城县黑里河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内蒙古革命老区,虽然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但是对于常年守着大山望天收的山民来说,山林对他们最大的奉献也就是搞点儿烧火柴,“九山半水半分田”是当地人对这里农业资源的无奈长叹。那时的张玉和,也跟大多数村民一样,常年外出打工。

随着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张玉和发现,昔日司空见惯的山野菜,成了城市餐桌上的稀罕物,不仅在本地市场畅销,还成了外地游客的“新宠”。“黑里河自然保护区由于土质肥沃、气候湿润,生长着供人们食用的30多种山野菜。这些山野菜属于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含有多种维生素及钙、铁等元素,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看准了这一商机,张玉和萌生了“靠山吃山”的想法,他决心利用本地资源在山野菜加工上“做文章”。

2010年4月,张玉和在自家院落里搭起了简易的厂房,夫妻二人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随着投资的逐步加大,张玉和不但花光了家中仅有的一点积蓄,还向亲戚朋友借了几万元的外债。而到了山野菜的收购季节,收购资金没了着落。正当张玉和一筹莫展之际,人行宁城县支行出台了《宁城县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实施细则》,为张玉和的山野菜收购打通了后续借贷渠道。张玉和从媒体上得到消息后,向人行宁城县支行相关部门进行咨询并希望获得资金支持,人行宁成县支行与宁城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到张玉和家里详细了解了他的生产经营情况后,为其发放了15万元的贷款。经过夫妻二人不懈努力,几年下来,张玉和不但还清了所有欠款,还赚取到一笔不小的收入,“夫妻店”开得风生水起。

随着加工生意的逐步扩大,生活有了起色,张玉和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山野菜收购加工专业户。富裕起来的张玉和有了更多想法,他不再满足于自己致富,决心带着乡亲们共同致富。他组织当地6户居民注册成立了宁城县秀和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了“紫蒙之野”商标,并成为中华全国供销社会员单位。

2017年,张玉和重新选址建设现代化厂房,经过整体预算,仍存在部分资金缺口,于是他再一次找到了宁城农商银行。宁城农商银行在详细考察张玉和的山野菜加工厂发展前景后,利用人行宁城县支行推动设立的“再贷款+合作社”贷款模式,迅速为其授信50万元。有了这50万元的资金支持,张玉和的新厂房很快就建成了。随着产品知名度的提高,陆续有外地客商前来购买大宗山野菜加工成品,张玉和的山野菜生意就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年收入可达500多万元。

“我们农忙时下地,农闲到山上采摘山野菜卖给厂子,或到厂里打工,这一年下来,也有个一两万元的收入,又不用舍家撇业,小康路上也有我们女人的军功章。”正在玉和山野菜加工厂里打工的庞艳辉向记者表示。玉和山野菜加工厂雇用了村里的留守妇女和没有外出打工的村民,足不出村实现就近就业。截至目前,加工厂已为当地提供20余个就业岗位。

如今,有了宁城农商银行这个坚强后盾,张玉和又开始谋划新的经营发展模式,计划将本地的山野菜通过互联网做成规模化销售,加工厂的第一次网上带货直播也正在筹备中。“虽然我年纪大了,但新的销售方式我也要尝试一下,说不定网上直播带货也能做出一番名堂。”老张信心满满地说,“我们黑里河的绿水青山就是我们小康路上的金山银山。”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