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农业要闻

抗疫不误农时:银行“贷”动春耕生产

   日期:2020-03-13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zgny.com    浏览:919    评论:0    
核心提示:近期,山东部分地区下了场大雪。“这场雪解决了很大问题,提高了墒情,雪化了就可以及时锄地、撒肥了。”山东烟台市牟平区大窑镇

近期,山东部分地区下了场大雪。

“这场雪解决了很大问题,提高了墒情,雪化了就可以及时锄地、撒肥了。”山东烟台市牟平区大窑镇小宋家疃村一位果农坦言,“土地做好了准备,我们也盼着资金的‘及时雨’啊。”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春耕”成为今年春天的特别之处,抗击疫情的紧要时期也是春耕备耕的关键节点。《金融时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受到疫情影响,今年的春耕备耕面临一些困难。“一方面,部分农资企业尚未完全复工复产,部分已复工复产的农资企业面临资金链紧张的问题;另一方面,部分农业外包服务无法正常提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春耕进度。”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后张珩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实际上,无论是农资企业的复工复产还是“三农”领域各类主体的春耕事宜,桩桩件件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近期,银行业创新优化服务方式,加大线上贷款审批和发放力度,确保春耕生产顺利开展。

主动对接“三农”主体春耕资金需求

“今年气温好,荔枝要开始挂花了,接下来要催花、疏花、保果,还要施肥提高产量。可是因为疫情,人工成本提高了不少,购买催花农药产品、肥料农资也不能赊账,原先的10万元贷款根本不够用了。”海南省海口市旧州镇太乙村荔枝种植大户陈某这些天十分焦急,农时不等人,资金不足成了最大的“绊脚石”。

而陈某面临的难题绝非个例。“因疫情期间商户关门、交通管制等原因,导致春耕备耕的农用物资到村到店难,农民买不到日常生产用的微耕机、新型喷雾器等农机设备,直接影响到当地农民等经营主体的春耕春播。”张珩表示。

好在银行业早已开始行动起来,主动对接“三农”主体春耕生产资金需求。在邮储银行海口分行三农金融事业部信贷经理陈虹的帮助下,荔枝种植大户陈某在第二天便成功续贷50万元家庭农村信用贷,并享受到利率优惠。

“从农业生产主体的角度来看,农业规模化经营主体应该被重点关注,特别是湖北地区的农业主体。”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何婧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农业规模化经营主体对生产的成本较为敏感,农资生产和流通的不畅很可能带来农资价格的上行,进一步导致资金链易面临风险。

实际上,金融管理部门前期已经出台若干优惠性金融政策,为春耕备耕提供支持。“重点是及时落实相关支持政策,对于银行机构来说,需及时了解政策落地情况,加大涉农贷款的投放力度;与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保持联系,了解春耕的信贷需求及重点支持群体。”何婧表示。

疏通春耕生产金融“血脉”

前期银行业金融机构采取的支持春耕信贷政策正在逐步落地见效。记者近日从邮储银行获悉,该行今年已提供100多亿元信贷资金支持春耕备耕;截至目前,兴业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超过4000亿元;哈尔滨银行今年以来已累计投放农户贷款25.52亿元,并共计办理延期贷款5306笔、金额4.21亿元,大大缓解了农户还款及备春耕资金压力。

黑龙江五常市幸福村农民王立坤家里有18亩水田地。受疫情影响,家里剩的几吨粮食一直没有卖出去,正在为买农资的钱发愁。而就在这几天,粮食收购企业虽然没来把粮食拉走,却先把粮款打来了。“春耕备播钱不用愁了,没拉走的粮食按市场价格预付了资金,让我们先去买种子化肥。”王立坤说。

实际上,粮食收购企业的背后是农发行的资金支持,打通了农产品滞销回款的“堵点”。“这既支持了企业复工复产、保证市场生活物资供应,又解决了当地农民粮食变现和春耕备播生产资金需要,充分发挥了政策性银行的支农作用。”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营业部负责人于君鹏说。

数据显示,截至2月末,农发行共发放支持春耕备耕贷款140亿元。其中,发放储备化肥贷款65亿元,支持国家化肥储备企业17家,储备化肥205万吨,支持省级化肥储备企业9家,储备化肥125万吨;发放种子、化肥、农机装备等农资农技贷款30亿元,发放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土地流转及规模化经营贷款45亿元。

多举措做好涉农信贷风控

一部手机,十几分钟,便可以通过微信在线完成贷款审批与发放。

在疫情特殊时期,银行机构积极优化创新服务方式,以“零接触”保证信贷及时到位。近日,得益于邮储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此前上线的大数据金融产品“垦区极速贷”,鸡西虎林市云山农场孙汉成通过手机便完成了贷款的在线申报、审批。前后20分钟不到,孙汉成成功获得11万元授信额度。

张珩认为,银行机构应紧密融合线上线下方式,利用好信息技术手段助力春耕资金支持。一方面,可考虑开启春耕备播贷款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利用电话访谈、微信视频、村站广播等形式加强与村干部的沟通与联系,逐户摸排农资企业、农民等主体的信贷需求,做好贷前调查;另一方面,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可通过电话预约方式到网点办理贷款发放,保证贷款资金及时投放到位,确保资金用途覆盖种植前期、中期、后期投入三个时段。

值得一提的是,受疫情影响,农资企业或“三农”主体信贷违约的风险是否会上升受到市场关注。在采访中,多位专家也提及银行涉农信贷风控问题。

张珩认为,“出现对银行信贷资产负面扰动的可能性并不大。”他同时建议,银行应密切关注受疫情影响严重且经营情况存在问题的存量客户,针对这类客户采取贷款展期、调整贷款利率和还款方式等措施,防止不良贷款的发生;同时,银行要积极探索将信息化手段应用到信贷管理中,利用大数据来观察客户信息,提前抓取、预警可能发生不良贷款的客户,提高信贷风险防控能力。

何婧则表示,应理性看待疫情带来的不良资产风险,展开细化分析。由于疫情对各级农业产业链、不同区域间企业和经营主体的影响并不一致,应厘清是“阶段性影响”还是“实质性影响”。此外,何婧建议,银行可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如与政策性农担公司合作,可有效降低信贷风险。

(作者:赵萌)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