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水产养殖带来的污染和破坏,使水域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不过,这一局面正在发生转变。近日,笔者从湖北省武汉市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了解到,未来几年,武汉将利用集装箱式养殖,重点推广集成化水产养殖模式,构建生态化、工厂化、零排放、零污染、低风险、低成本、高节能、高效益的现代化水产养殖体系。
据了解,武汉地区夏季高温闷热,极易遭受旱、涝及高气压带来的自然灾害。一夜之间出现翻塘,致使整片鱼塘里的鱼因缺氧死亡;或是洪水过境鱼儿统统溜走,导致养殖户“颗粒无收”,损失惨重;而湖泊、池塘长期养鱼,造成水系水质变差,同样会导致水产品的质量下降,产值降低。因此,集成化水产养殖新模式势在必行。
据介绍,集成化水产养殖模式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近年来在广东地区率先开始推广。该系统主要由多组集装箱组成,每组集装箱设一个智能化控制设备管理系统。集装箱内部配备有水质测控、物理过滤、生化处理、恒温供氧等装置,并全部由智能系统自动控制。
集装箱与蓄水池、过滤池、处理池等形成一体,相互之间24小时不间断循环,始终保持净化、流动状态,使鱼儿在清澈的流水中觅食生长。据介绍,集成化水产养殖不仅能有效降低水体亚硝酸盐、氨、氮含量,而且溶氧量高且更加均匀,鱼儿的活跃度更好;还能抑制有害病菌滋生,产出的鱼更安全,口味和营养更佳。
武汉市首个集成化养鱼试验基地,坐落于东西湖区东山农场巨龙大队的武汉康生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里。这里养殖的品种主要有大白刁和翡翠鱼。
据公司的工程师介绍,2018年该公司从南方引进集装箱养鱼设备系统及技术,经过近两年时间的试验取得成功,风险和成本低,产量和收益高。一年可以收两季鱼,可以说是“傻瓜式”养鱼,坐在家里就能尽收“渔利”。该系统的养鱼效率惊人。2019年上半年,一台25立方米的“集装箱”可实现约3000斤产出,亩产量是传统鱼塘的10倍以上。首批20个集装箱共卖了6万斤鱼。下半年养殖情况良好,准备年关左右出鱼。后期,随着配套设备逐步完善和技术成熟,每箱有望冲击5000~6000斤大关。 (出处: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