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农业要闻

回乡养牛 雷波小两口誓摘穷帽

   日期:2019-04-22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作者:zgny.com    浏览:636    评论:0    
核心提示:“我们甲谷村是中央纪委帮扶的村。去年5月,中央纪委领导还来看望慰问我们,鼓励我们战胜困难,依靠勤劳的双手摘掉穷帽。”近日

“我们甲谷村是中央纪委帮扶的村。去年5月,中央纪委领导还来看望慰问我们,鼓励我们战胜困难,依靠勤劳的双手摘掉穷帽。”近日,在四川省雷波县八寨中心乡甲谷村,贫困户吉立达门告诉笔者。

吉立达门与妻子白金牛都是80后,吉立达门初中毕业,白金牛是小学文化。当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后,夫妻俩不再外出打工,在家乡齐心协力创办家庭养殖场。目前,家庭养殖场饲养了16头牛、3头猪和20多只土鸡,夫妻俩成为甲谷村自强不息、勤劳致富的模范。

四处漂泊夫妻俩打工挣钱

甲谷村坐落在大山山腰,山高坡陡土地贫瘠,农作物主要是玉米、马铃薯和荞子,亩产量低。前些年,村里不通公路,也没有通讯信号。

吉立达门思来想去,始终找不到一条发展经济、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路。为此,他与妻子双双外出打工,为生活四处奔波。

“我们没有任何技术,文化水平不高,大多数时间都是做苦力活路。”吉立达门说,打工生活漂浮不定,刚出去找不到工作时,他们只好在餐馆端菜洗碗,每天有饭吃,有几个零花钱便满足了。

吉立达门与妻子陆陆续续在外打了几年工,收入除去生活费及其他开支,仅积蓄了3万元钱。

不等不靠创办家庭养殖场

2014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始后,吉立达门家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与妻子决定不再出外打工,留在家乡创业。夫妻俩认为甲谷村荒山荒坡多,养殖牲畜是一条比较好的门路。

“养殖的牛羊多才能赚钱。”吉立达门说,与妻子商量后,他俩拿出3万元存款,又向亲戚借款4万多元,一鼓作气在汶水镇和帕哈乡等地购买了12头牛犊。

牛犊一天天长大,夫妻俩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然而,突如其来的寒冷空气,似乎一夜间就让满山遍野的牧草枯萎了。由于没有储存草料,也没钱购买草料,寒冷的冬季里,看到因草料短缺日渐消瘦的牛群,夫妻俩焦急万分,却一筹莫展。两头生产的母牛因体弱难产,不仅小牛死了,连母牛也未能保住。

屋漏偏逢连夜雨,剩下的10头牛熬过了严酷的冬季,到了春季天气刚刚转暖,突如其来的疾病又使3头牛死亡。接踵而至的打击,让夫妻俩犹豫了。他们想着,若将剩下的7头牛卖了,兴许还能还上借款;如果继续坚持下去,最终恐怕是血本无归,欠下大笔债务。在此困难之际,县农牧局领导得知这事后,立即派畜牧专家上门,把牛病治好了。夫妻俩这时才懂得,搞养殖也要有学问,重新树立起了搞好养殖业的信心。

扩大规模带动村民共致富

按照扶贫政策,吉立达门家从原来的山顶易地扶贫搬迁到山腰,修建了两层楼的安全住房。

“有了新房子住,我们可以安安心心地发展产业了。”吉立达门说,他与妻子决定修建圈舍扩大养殖规模,但是又没有资金投入。一位县领导到甲谷村调研扶贫工作,了解到吉立达门的情况后,介绍他到县妇联,以白金牛的名义申请妇女创业小额贷款。夫妻俩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到县妇联申请,没想到几天时间就把5万元贷款拿到了手上。

吉立达门用贷款购买建筑材料,自己投工投劳修建了牛圈,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吉立达门向农技员学习养殖技术,向驻村工作队干部请教养牛知识。管理好,养殖方法得当,牛的数量不断增加。去年,他俩卖了一批商品牛,归还了借款和贷款后,还剩16头牛。吉立达门计划靠这些牛,滚雪球似地壮大牛群,如有资金则再购买小牛犊,争取发展到上百头牛的养殖规模。

村民们亲眼看到吉立达门夫妻俩养牛,从无到有,从有到多,明白了要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必须靠自己的双手劳动创造。目前,村民们搞种植养殖的逐渐多了,养殖七八头牛的已有好几户。(吴启昌)

(作者:吴启昌)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