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努力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近年来,尤其是去年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立足当地实际,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为目标,以县域为主体,统筹规划、绿色引领、示范带动、“三区”同建,加快补齐农村“短板”,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近日,记者赴张家口市下花园、万全、魏县、康保、临漳、涞水县等地,就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进行采访。
“三清一拆”扮靓新农村
“一墙一景,一巷一貌。”在张家口市下花园区武家庄村里,村党支部书记张宝成说,该村因局部呈现黄土高原风貌,盛产红色粘土,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空间艺术委员会主任罗丽博士为村庄进行了整体设计,对全村284处院落的门楼、墙体全部进行了艺术化改造。
沿着风格各样的街道,记者来到农户马斌家,走进屋里,看到取暖壁挂炉、燃气灶和燃气表,现代化的厨、卫相连。陪同采访的下花园区美丽办副主任孙作涛说,该村清除垃圾杂物两万余立方米,拆除残垣断壁和临建违建77处,配备了垃圾中转站、垃圾收集箱。同时,加大绿化造林力度,4000余万元投资在定方水乡沿线打造万亩绿化廊道,尤其是在定方水村到武家庄村的公路沿线、河道两旁、沿途山体及村庄内部,栽植常绿树、杨柳树、金叶榆等40万株。
去年,邯郸市立足实际,在丛台区、邯山区、复兴区、经济开发区、峰峰矿区、武安市和馆陶县等7个县(市、区)全域,其他13个县(区)分别选择2-3个试点乡镇,推行“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方式。要求村庄配齐垃圾箱,乡镇建设标准化中转站,配备垃圾转运车,满足县级建设需要的标准化垃圾处理场,实现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
为持续实施“三清一拆”和垃圾治理专项行动,广泛开展清杂物、清残垣断壁和路障、清庭院、拆除违章建筑活动,河北省出台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去年,全省清理各类垃圾杂物1136万立方米,清理残垣断壁和路障12万处,125个县(市、区)启动实施PPP垃圾处理模式,其中54个县(市、区)实现全域推进。京秦铁路、京秦高速、京津秦高铁沿线的406个村庄,开展绿化美化、“三清一拆”、民居特色改造提升等工作,采取业务骨干分包、现场录像对比、每周一督导等方式现场抽查调度,努力打造展示河北形象的风景线。
“三区同建”助推民富村强
“不仅注重‘面子美’,更注重‘里子富’。”张家口市委农工委副书记刘冠成说,万全区采取“集体主导,合作社运作,土地入股”模式,大力发展观光采摘园和经济林业,实现生态建设和村民增收双赢。西南街、东北街、下西湾3个村,由合作社牵头实施林下经济种植,种植经济作物1200亩。西北街以电商服务中心为平台,整合燕麦、小米、杂豆、马肉等特色农产品,开拓了网上销售渠道。
在霍家房村,66岁的老党员罗生说,去年村庄变化较大,建起了金聚现代农业产业园,在村内建起农家乐10个,发展乡村旅游,建设200亩采摘园一处,增加集体收入13万元。全村有217人在金聚生态园打工,人均收入1.25万元。
衡水市有4994个村庄,村均人口687人。该市从村多、村密、村小的实际出发,坚持以产业为支撑,大力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三区同建”,着力推动农民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发展、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统筹推进的新路。目前,全市已建和在建的农村新型社区161个,已建成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的联建社区46个,建设现代农业园区280个、工业园区40个。
去年,全省针对特别是坝上地区、贫困地区空心村较为严重的实际,大力推进“三区”同建,在往年实施23个示范县、311个示范点的基础上,按照建设“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建设综合体要求,又启动了3个示范县、138个示范点。
燕赵劲吹文明新风
“农闲之余,我经常读文化墙上的内容,有时候还带着孙子、孙女一起看,给孩子们讲文化墙上的故事和好人好事。”魏县野胡拐乡蔡东村农民杜振峰笑呵呵地说,该村5条街道绘制了孝贤、廉政、科技、勤俭、中国梦等文化墙,面积达6800平方米,村民一出家门就能看到文化墙。
2013年以来,魏县教育引导群众养成“勤劳节俭、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文明新风,在农村设立道德讲堂,定期开展农村红事新办白事简办、乡规民约、身边好人、美德故事、孝道文化等讲座。后闫庄村6旬老人杨铁保主动承担起村庄的卫生保洁工作,孝贤媳妇李银莲多年如一日精心伺候生病在床的婆婆……一个个典型人物在群众中涌现,他们以鲜活的事例引领着村庄文明新风,群众争相学习效仿,推动了农民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
“重家风为先,促民风转变。”临漳县委书记苏万通说,建设美丽乡村要注重村庄硬件的美化,还要注重村民思想的提高、村风民风的培育。西申村以农业耕种和外出务工为主,留存了百年槐树、百年榆树、百年皂角树、椿树等古树,生态环境良好,但村民思想保守、迷信思想严重。为此,该县通过挖掘传统文化的家训智慧,精选50幅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绘制文化墙,图文并茂展示弘扬中国传统家训文化,促进了良好民风村风的形成。
同时,定制家风家训百家展示牌,面向村民征集每家各户的家风家训,统一制作成家风家训展示牌,进行家风家训百家展示。让群众广泛参与,引导村民家家传家风、人人遵家训,形成自我约束、积极向上的家风,进而带动好村风、好民风,弘扬真善美。
生态资源支撑旅游业兴起
“绿色生态就是金山银山。去年夏天,乡村旅游的游客快速增多。”张宝成说,良好的村庄生态环境,助推乡村旅游业兴起。
近年来,涉县把美丽乡村、山区综合开发与全域旅游融合一体,推进“山青、水秀、石韵、绿脉、文魂、村美”建设,一是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赤岸烽火”田园综合体以连心巷串联起33座太行民居,开发出农耕文明展示、传统手工艺作坊和民宿小院,还原了革命战斗生活的场景。二是依托太行山和清漳河的山水,打造美丽乡村山环水绕、绿意盎然、良田阡陌的田园风情,“水秀下温”田园综合体奇峰叠翠、碧水长流、文脉绵延。三是依山就势、就地取材用大小不一的石块搭建成长街石路、高墙护坝、房屋楼阁,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石碾石槽、石桌石凳。
去年涉县接待游客517.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2.4亿元。突出表现为新型旅游业突飞猛进,休闲乡村游欣欣向荣。新发展农家乐、民宿、特产小吃等700余家,从业人数超过5000余人,带动农民2500户增收。
张家口市旅发委副主任张蕾青说,张北县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景区,辐射带到3个乡镇7个贫困村发展,已脱贫出列3个村。“草原天路”两侧辐射带到6个乡镇20个贫困村发展,已脱贫7个村。宣化假日绿岛、崇礼三亚湾、万全霍家房等一批乡村精品旅游项目,有效的带动7000余名贫困人口就业。
据统计,目前河北省重点扶持了1.7万个村庄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累计建设或正在建设37个省级重点片区、京石高铁精品线和一大批美丽乡村精品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