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理解妥善处理“四个关系”
——五论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讲话精神
本报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注意处理好的“四个关系”,即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增强群众获得感和适应发展阶段的关系。“四个关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辩证观和方法论,高瞻远瞩,内涵丰富,系统全面,具有极强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们要系统学习、融会贯通、全面理解,并深入践行到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
“四个关系”既是对乡村振兴认识的再加深和理论的再丰富,又是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再动员再叮嘱。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乡村的问题。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回答了新时代怎么建设乡村的问题。而“四个关系”的提出,则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乡村要注意什么的问题。“什么样”“怎么建”“注意什么”密切相连、层层深入、浑然一体,条分缕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难点、关键点,为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蹄疾步稳抓振兴,提供了思想指引、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注意处理好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长期目标犹如远方灯塔,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而短期目标则关乎农民群众当下的感受和信心。如聚流成海,如滴水穿石,一个个短期目标汇聚成乡村振兴的伟大梦想。要遵循乡村建设规律,坚持科学规划、注重质量、从容建设,聚焦阶段性任务、找准突破口、排出优先度,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还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想在前面,切忌贪大求快、刮风搞运动,防止走弯路、翻烧饼。
注意处理好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关系。党中央已经明确了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立下了推进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但我国幅员辽阔,乡村分散且差异迥然、各具特色,编制村庄规划不能全单照搬城镇规划,更不能一个模子套到底。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因村制宜,精准施策,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实施方案,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还要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要善于发现、调查、总结基层的实践创造,丰富、完善顶层设计。
注意处理好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乡村振兴是一个前景广阔的超级蓝海,汇流的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数量会越来越多、质量会越来越高,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对党和政府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村创新创业环境,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市场监管、法治保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还要认识到推动农村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还可能会经历阵痛,甚至会付出一些代价,但在方向问题上不能出现大的偏差,农村改革不论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把耕地改少了,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把农民利益损害了。
注意处理好增强群众获得感和适应发展阶段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有更好的向往,但也不能提脱离实际的目标,更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要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补齐农村发展和民生短板,让亿万农民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还要科学评估财政收支状况、集体经济实力和群众承受能力,合理确定投资规模、筹资渠道、负债水平,合理设定阶段性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亿万农民同乐农民丰收节之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元年,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性节点,总书记在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注意处理好的“四个关系”,即是擘画蓝图、加油鼓劲,又是未雨绸缪、理性部署。我们要全面理解“四个关系”的辩证逻辑和丰富内涵,切实注意处理好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牢牢锁定总目标,始终坚持总方针,深刻把握总要求,坚实构筑制度保障,斗志昂扬、充分准备、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成,扎扎实实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