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举办“草堂-呼伦贝尔行培训会”
“这几年草场比以前好多了”
本网记者 崔丽
9月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羊肥草壮。经过多年的草场放牧管理,陈巴尔虎旗查干诺尔嘎查牧民苏日娅家超载的草地慢慢得到了修复。“这几年草场比以前好多了,我们也不像以前那样随便放牧了。”如何把自己家的牧场管理好,是苏日娅以前一直忧虑的问题,直到遇到了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呼伦贝尔综合试验站的专家们,她的忧虑才解开了。
“他们的试验田就在路边,有啥好东西我们马上就能看到。”呼伦贝尔农垦集团谢尔塔拉农牧场生产队队长介绍:“我们以前觉得种草不是啥难事,比种作物容易,没想到一种才发现问题特别多。我们这边缺少优质牧草种子,特别是奶牛喜食的苜蓿,种子太小,我们从2008年和牧草体系呼伦贝尔站的专家合作,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特别是在草种选择、种植管理和种子生产方面。海拉尔太冷了,许多专家都认为当地不适宜生产种子,但是没有种子咋规模化生产?专家和我们一起通过调整灌溉时间、灌溉量、作业机械、清选等环节,2016年我们种子产量达到亩产30公斤。去年我们没有按照专家的建议多浇灌了一次水,产量才20公斤,损失还是不小的。”
他所说的“牧草体系呼伦贝尔站”就是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呼伦贝尔综合试验站。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是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第二批建设的4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之一。纵向设有国家牧草产业技术研发中心1个,功能研究室6个,综合试验站24个;横向由28位来自全国的高校、研究院(所)的岗位专家及其团队和24位来自地方研究院(所)的试验站站长及其团队构成,全体系共400余人,是一支从事牧草技术研发与实战性技术示范的专门队伍。
“草堂行”是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牧草研发中心主办,综合试验站承办的牧草科普大讲堂,是针对基层技术人员、企业家、农民开展专业技术培训的重要活动。9月11日,呼伦贝尔试验站召开了牧草体系本年度第三次“草堂行”培训会,苏日娅和其他的牧民们早早就来了。
国家牧草体系首席科学家张英俊、呼伦贝尔综合试验站站长徐丽君、人工草地生态评价专家辛晓平、青贮技术岗位专家玉柱、干草调制贮藏专家格根图、呼伦贝尔市草原站站长朝克图分别就呼伦贝尔草牧业关键技术研究、呼伦贝尔草地利用研究进展、智慧牧场技术与实践、裹包青贮调制及其产品流通、天然草地干草调制贮藏技术研究、呼伦贝尔牧草产业发展现状等内容进行授课。
除了室内培训,还有野外试验平台现场授课,与会人员参观了试验站的人工草地平台、放牧平台、改良平台等,为期4天的培训让苏日娅又收获了不少知识和技能。
徐丽君介绍,呼伦贝尔综合试验站自2008年成为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的一员,团队成员长期泡在农家地头、科研基地,在做好基础研究的同时,让老百姓“种上好品种,用上好技术”,真正得到实惠。呼伦贝尔牧草产业日益蓬勃,人工草地种植区域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通过人工草地生态系统设计实现了退耕草地改良向高产饲料基地的转变,推广示范面积5万余亩,辐射面积10万余亩;在退化草原改良方面,基于草原生态系统长期观测,呼伦贝尔试验站首次明确了打草场和放牧场的退化机理,提出了天然打草场退化/恢复的评价标准,研发了植被复壮/土壤改良和系统修复等一系列实用技术,通过各种渠道向地方政府提出政策咨询建议,促进了呼伦贝尔退化草原植被-土壤系统的全面恢复与功能提升。
“通过五年的连续观测,呼伦贝尔地区草地补播的两种苜蓿的越冬率均在90%以上。”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英俊,同时是放牧草地管理与草畜平衡岗位专家,他针对呼伦贝尔退化草草地开展苜蓿免耕补播技术推广,并在苜蓿成功建植的第二年对补播草地进行施肥和刈割管理。与不补播的原生草地相比,补播黄花苜蓿后的草地的地上生物量平均增加了34%,而补播紫花苜蓿后的草地的地上生物量在2014-2016年间平均增加了15.23%。补播苜蓿在增加草地生产力的同时,也大幅提高了牧草的品质,增加了牧草中的粗蛋白含量(CP)以及牧草的相对饲用价值(RFV)。
“草地监测评价是草业发展保驾护航的‘天眼’”,体系人工草地生态评价岗位专家辛晓平介绍,团队围绕体系重点任务、草地栽培管理研究室重点任务、基础性工作和应急性任务开展了相关技术研究、示范与培训工作,基于数字牧场经营管理决策支持、草畜生产监测管理、放牧管理技术、天然打草场改良培育技术交流和牧草适宜性评价和引种决策等方面,通过网络、现场会的形式对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岗位人员、草畜生产模拟专家以及科研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和技术交流,以试验、示范的方式促进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为区域草地畜牧业和牧草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