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聚焦三农

湖南郴州“三乡工程”激发产业振兴新动能

   日期:2018-08-29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作者:zgny.com    浏览:206    评论:0    
核心提示:汇聚社会力量激发乡村动能——湖南郴州实施“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工程纪实 本报记者张振中杨娟8月底,在湖南省郴州市

汇聚社会力量激发乡村动能

——湖南郴州实施“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工程纪实

    本报记者张振中杨娟

    8月底,在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良田镇良田村,处于孕穗期的晚稻长势正好。而在以前,良田村的稻田并不全是“良田”,还有700多亩荒地,郴州市民吴小京下乡后,硬是将荒地变成了良田,大部分用来制种,一小部分用来种稻。

    在本来不适合种植天麻的岭南山区,能人陈红芝回到家乡,她决定改不了气候改品种,历经十几次试验,终于用新技术成功研发出适宜当地气候的新品种,带动1300多户农户脱贫致富。

    面对几乎被挖煤挖空的村庄,刘贤玉毅然转型,由“地下挖煤”到“地上生金”,投入2000多万元种植8000多亩脐橙,让黑色的山村重新披上了满眼的绿色。

    一个市民下乡,带来了当地兴起制种一个新产业。

    一个能人回乡,带会了家乡农户掌握一项新技术。

    一个企业兴乡,带动了一个村庄发展一种新经济。

    在新时代新农村,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这项从去年8月开展、被称为“新三下乡”产业振兴工程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

    农业新动能靠谁来培育?在郴州市副市长陈荣伟看来,归根结底要靠市场主体、要调动各类市场主体为产业振兴服务,而“市民下乡”中的部分市民既是消费者、又成为投资者,是乡村振兴中一类新型市场主体;而“能人回乡”中的能人和“企业兴乡”中的企业都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此,“新三下乡”中的三类人群都是农业新动能的培育者、推动者,从而汇聚全社会力量,去建设乡村、振兴乡村。

    市民下乡,人才进村,“种庄稼”与“种风景”农旅结合,用新业态激发乡村旅游新活力

    土地是农村最大的资源,房屋是农民最大的资产。然而,随着郴州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不少土地、农房“闲”在了农村。

    苏仙区良田镇有8000多人在镇上从事水泥行业,在家务农的青壮年极少。该镇良田村700多亩地曾因流转出去种烟草“黄”了,地也荒了。吴小京找到这些地的时候,地里的野草比他近一米八的个头还高。

    拿什么让荒地变良田?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在郴州市种子公司当过副总经理的吴小京熟悉农业、擅长制种,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是郴州市高精尖农业人才。因此大学学农、工作不离农,如今下乡为农的吴小京底气十足。在他看来,现代农业要走生态高效的路子,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高效从何而来?由于种水稻有季节性,吴小京走的是“种养结合,农旅融合”的路子:用适度养殖来弥补水稻生产的季节性。

    同时,种植葡萄,吸引游客体验采摘、经营农庄,让游客享受乡村野味。而种水稻,吴小京选择早中稻制种搭配优质富硒晚稻,在当地率先规模培育制种产业,效益较传统种植翻番。

    苏仙区栖凤渡镇河头村过去是个偏僻闭塞的小山村,村民除了种水稻,没啥好门路,而现在,村民既种了庄稼又“种”了风景,河头村从名不见经传的山村变成了人气火爆的景区。

    “我们村面朝碧水、背靠青山、绿树环绕,自然风光很美。但是过去,我们认为风景不能当饭吃,守着青山受穷。”村民李述钗告诉记者,多亏了郴州市民曹显鸿进村创办“莲山庄园”。

    人才贵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而曹显鸿在郴州被誉为“善于谋事、敢于干事、能够做事、做得成事”的人。曹显鸿既是郴州市民,也是定居郴州城区的第三代台胞。特殊的身份,让他在台湾风情现代农业产业与本土乡村休闲旅游的结合上做起了文章。在河头村流转2000余亩土地,引进了台湾的生态科学种养技术,发展生态农业,在庄园内厚植台湾生态农业与精致农业元素,并将台湾少数民族饮食、歌舞、传统文化融入庄园。

    “今年120亩稻田里,我们用紫米种出了一只展翅高飞的凤凰,整个稻田就像一座公园,吸引了无数游客。说是公园,又不仅仅是公园,新品种在这里‘生根发芽’、新技术在这里示范推广,绿色种植的观念在这里深入人心。”曹显鸿告诉记者,目前,庄园集卖理念、卖品牌、卖生产、卖生活等于一体,农民对现代农业释放的巨大能量耳目一新。庄园带动村民就业,人均年收入达两万多元。

    把公园种进村里,镶进田里;让乡愁寄在山中,映在水中。河口村成为了城里人心生向往的故乡。一到节假日,游客纷至沓来,络绎不绝,莲山庄园自建客房已是供不应求,庄园又引导农户将闲置农房改造成民宿,为农户出资设计、运营管理,与农户共享收益。

    “市民下乡,其深层的变化在于各类人才回归乡村,不到一年吸引916名市民下乡参与办民宿等各类乡村建设,上演了一幕幕‘凤还巢’的大戏。”郴州市农委主任李建军认为,城里人有田园梦想,农村人有致富期待。“凤还巢”以后,市民帮助农民改变了原有传统农业的“低产”属性、拓展了农业的产业链条、推动了城乡统筹,对接了城乡居民的梦想和期待,带动了增产性增收,为农民增加收入3.68亿元。

    能人回乡,技术进村,“做产品”和“做技术”农技结合,用新技术提振产业扶贫新动力

    陈红芝曾经最大的愿望是跳出“农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年轻气盛的她便开启了“下海”生涯。

    商场闯荡多年的她在资金上已有所积累,可回到生养她的村里,村民的日子却起色不大。望着四周的荒山,振兴家乡的使命感让陈红芝做了一个决定:回村创办企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学技术、在村里就业。

    市场调研后,陈红芝前往湖北学习天麻种植技术。然而,第一年上山试种,由于品种原因且遇到大旱天,陈红芝亏了60万元。很多人劝她,岭南山区不适合种天麻。而不服输的她意识到,郴州岭南山区,正是贫困人口聚集、贫困程度最深的地方,如果找到了合适的品种,让天麻在这里生根发芽,老百姓脱贫就有指望。

    经历了“乌红杂交”“乌绿杂交”等十几个品种杂交试验,跑了郴州市高山地区,做了“缓坡陡坡”“阴坡阳坡”“乔木灌木”等十几次试验,陈红芝终于在海拔600米-1300米高山地区成功研发出适宜郴州气候的“红绿天麻杂交品种”,这一技术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她还把人工授粉技术毫不保留地教给农户,农户自己制种由此每斤省下了30-40元的购种成本。

    山上种天麻,山下种蘑菇。天麻栽培技术获得成功后,陈红芝又引进菇类种植,其研发的“食用菌栽培料灭菌方法”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目前,公司与1300多位农户跟着她种天麻、养菇,其中贫困户326户。今年35岁的唐丁香夫妇,在公司学会了菌菇种植技术,以技术入股,不仅能拿到6万元/年的工资,还能得到10万元分红,日子越过越红火。

    郴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肖正科表示,能人回乡不仅“自己”回来了,还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技术、管理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该市能人回乡1605人,创办实体1127个,带动了经营性增收,增加农民收入5.15亿元。

    企业兴乡,资本进村,冷资源和热资本“农资结合”,用新模式释放绿色农业新潜力

    嘉禾县因“神农在此试种禾苗稻谷”而得名,享有“一粒米,养育天下人”之美誉。稻谷,对于嘉禾人而言,更有一种特别的情愫。

    带着对稻谷的情怀,郑小兵和妻子在嘉禾县创办了佳和米业有限公司,带着农户种植、加工、销售稻谷。种植基地设在哪里?郑小兵选址在广发镇邹山村、大塘村等地,邹山村、大塘村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但由于受资金所限,农户大都传统耕作、无法规模种植。郑小兵的公司和大户合作,带动百余万元资金流向邹山村等乡村。今年,乡村振兴让郑小兵更加振奋,仅在邹山村等地就增加了300亩流转面积,目前,公司自有优质稻示范基地达到2300余亩。

    资金“喊渴”问题解决了,水稻“吃的、喝的”元素就好多了。

    为确保稻谷品质,基地稻谷“吃”的是自制有机肥、“喝”的是天然地下水,全程采用标准化生产、实施统防统治,生产的“禾仓香”系列大米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产品远销北京、广州等地。

    给水稻减药减肥,带来的是增收增效。公司通过订单的方式,在多个乡镇建立优质稻种植示范基地3.98万亩,带动农户6830户,以高出市场价10%的价格收购,仅此一项,每年促进农户增收600多万元。

    山头绿、流水清、村庄美,在郴州“五岭”之一的骑田岭下,满眼的苍翠让人沉醉,宜章县梅田镇上寮村就掩映在这片绿色美景之中。

    然而,记者不曾想到,几年前,上寮村还是一个“黑不溜秋”、灰头土脸的村庄。宜章曾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全县3成多煤炭出自梅田镇,而上寮村又是梅田镇的重点产煤区。因为村庄地下到处是煤,非法小煤窑也曾遍地开花,全村3400多名村民中逾7成的人挖过煤,重重黑色笼罩整个村庄。

    村民逐渐意识到,金山银山都会挖空,只有让金山银山披上绿装,才能造福子孙后代。于是,上寮村确立了“由地下变地上,由黑色变绿色,由短期效益变为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协助政府关闭小煤窑170多家。同时,经过专家论证后,因地制宜发展“绿金”产业——首选便是种脐橙。

    谁来领头?曾经开过煤矿、身家千万的刘贤玉将2000多万元“热资本”砸向了绿色产业,成立了湖南五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公司引导村民通过土地入股,由村委会出面和村里首批85户村民签订土地租赁合同,把85户村民的1.1万亩山地“返租倒包”。化零为整的山地集约到生态公司,公司集中开发脐橙、茶叶、生猪养殖等绿色产业。于是,从地下“黑色经济”转战地上“绿色产业”,上寮村通过转型迈开了二次创业的步伐,昔日黑乎乎的污水煤山变成了流金淌银的绿色青山。

    “过去搞煤矿,一年挣10多万元,家人天天心惊胆战,现在种脐橙一年收入近20万元,安全又安心。”村民黄玉先笑着说。黄玉先是“企业兴乡”的受益者之一,该市目前68人下乡创办了125个经济实体,投入资金15.92亿元,带动了工资性增收,为农民增加收入达5.98亿元。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