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扶贫而生”的蓝县长走了……
追记在广西脱贫攻坚战中殉职的扶贫干部蓝标河
cription="编辑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name="本地文件" complete="complete" src="http://img7.touzizixun.cn/201807/23/211236351.jpg" />
▲4月13日,蓝标河(左一)在融安县大坡乡同仕村走访贫困户黄芳强家庭。 受访者供图
广西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全区已有40名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战中殉职,蓝标河就是其中的代表。当前,八桂大地正在掀起学习蓝标河先进事迹的热潮。
今年4月,长期在多个岗位从事扶贫工作,曾一手推动建立起全区扶贫考核体系的广西瑶族干部蓝标河,在挂任融安县委常委、副县长岗位期间,因连续加班、疲劳过度不幸倒下,年仅44岁。
“扶贫”贯穿他的职业生涯
梳理蓝标河的生前履历,从初入广西社会科学院时被派到农村当扶贫干部,到主动参与农村发展课题和扶贫外援项目,再到挂任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副县长协管扶贫工作,随后调到自治区扶贫办外资扶贫项目管理中心,主持监测统计处工作,蓝标河一直从事与扶贫相关的工作。
2018年3月,蓝标河再赴扶贫一线,成为自治区驻融安县扶贫工作队队长,挂任融安县委常委、副县长。“扶贫”二字贯穿他的职业生涯。
2003年,蓝标河主动申请负责广西社科院定点帮扶县——大化瑶族自治县的扶贫工作,且一干就是4年。尽管只是副主任科员,但他克服经费紧张、资源匮乏等困难,拉下脸来到处走访熟人、朋友请求支援。除从本单位外,还从自治区教育厅、交通厅、水利厅、希望工程办公室等引来资金和扶贫项目,为当地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办了不少好事。2012年11月到2014年1月,他挂任大化瑶族自治县副县长,更加积极出谋献策,调动各种资源,引进扶贫项目资金。
在自治区扶贫办工作期间,蓝标河一手推动建立起了广西扶贫成效考核体系。2015年,中央开始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但各省区都还处在摸索阶段。在没有更多参考的情况下,蓝标河和几位同事白天分头到各部门走访,利用晚上时间集中进行梳理、分析、讨论,随后制定了精准识别方案的雏形。后来,他们陆续承担脱贫标准、扶贫成效考核指标确立及考核等工作。
自治区扶贫办监测统计处干部梁哲平告诉记者,蓝标河在具体负责全区扶贫成效考核时,从制定方案到指导实施,最后整理汇总上报,都倾注了大量心血。
同事钟燕回忆说,因为涉及面广、影响大,扶贫成效考核每份文件都需要反复打磨修改。比如,广西“八有一超”脱贫标准,出台前就有几十个版本,每一稿“出炉”都要到各部门征求意见,打出来的稿子摞起来有一人多高;为将年人均纯收入的标准变得“可视化”,多次试验修改制作《精准识别入户评估表》,农户贫困程度被细化为住房、种养、务工、健康等几十项指标,为做到每一个指标更精准,他经常不厌其烦,不知跑了多少地方找了多少人反复核实论证。
2014年以来,他几乎走遍全区贫困县,走过的村、户更是难以计数。据不完全统计,仅2017年一年,他到过20多个县,走访近100个村、400余户农户。蓝标河常说,要多去走走,多听听基层的意见,才能改进考核工作,真正减轻基层的负担。
融安县是自治区级贫困县,计划今年脱贫摘帽,任务非常艰巨。自治区扶贫办作为融安县后盾单位,计划选派一名得力干部帮助融安脱贫,在征求蓝标河的意见时,他当场答应。
蓝标河家人对他说:“家里有两个快80岁的老人,孩子也还小,你不能跟组织说明一下难处?”蓝标河回答:“现在是全国脱贫攻坚关键期,我是一名党员,又是扶贫办干部,肯定要带头去做。”
他在广西社科院工作时的同事陈洁莲说:“蓝标河就像是为扶贫而生的,这源于他对扶贫工作的热爱,对贫困群众的深厚感情。”
“一位真正了解基层的好干部”
今年4月14日,蓝标河在持续几日加班加点工作后,从融安县坐了5个多小时的车,去南宁参加扶贫工作会议并准备去自治区扶贫办协调汇报工作。一下车他没回家,而是直接到扶贫办加班,准备第二天会议的材料。当天晚上回到家后,在继续整理材料时突然倒下,再也没有起来。
“蓝标河离开我们3个多月了,但我一直不舍得删掉跟他的微信聊天记录。”融安县委副书记石祖芝流着眼泪打开手机,给记者看他们在微信上的对话。
“今后下乡,大家是否应相对统一安排在周五下去即可,以免增加乡、村及贫困户负担。”4月12日18时31分,蓝标河发给石祖芝的微信中有这样一段话。石祖芝说,蓝标河在扶贫中发现干部一周之内多轮下乡走访、调研、检查,给基层干部群众造成了不少负担,所以他提出这样的建议。
“蓝标河政策业务水平非常高,过去县上对一些政策把握不准,蓝标河到任后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和指导,开会时一堆文件他一眼就看出哪里有问题。他一来县里就进村入户调研,对融安脱贫做了深入谋划。”石祖芝说,4月14日那天,突然听说他去世了,感到非常震惊,本来还等着他回来开会,一起研究脱贫大计。
“很专业,很有经验。他是一位真正了解基层的好干部。”由于蓝标河曾多次到融安调研或定期与帮扶对象联系,融安县扶贫办主任莫小华对他印象深刻。他告诉记者,蓝标河来到融安上任第二天,即到县扶贫指挥部开展工作,并马不停蹄地走访贫困村,深入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回来后还要开碰头会,起草制定工作方案。
蓝标河的同事、自治区扶贫办派驻融安县大坡乡同仕村第一书记钟燕说,大坡乡离融安县城20多公里,蓝标河上任不到一个月,仅大坡乡,他就去了4次,先后到了同仕村、福下村、星下村等多个村屯以及乡镇指导工作,入户走访帮扶户,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
在融安县大坡乡同仕村同仕屯,记者见到蓝标河帮扶的贫困户黄德连,他说,蓝标河2018年到他家来过好几次,帮扶手册上还留有他的签名。蓝标河帮他家协调落实危旧房改造款,并做养鸡项目产业规划。蓝标河去世前一天,就在他家走访。他对黄德连说:“来到你家,就是你的亲戚,遇到什么困难需要我帮助解决的,一定要跟我说。”听说蓝标河去世的消息后,黄德连直叹“这么好的人,可惜了”。现在他一家7口住上了新房,并养了600多只“大坡飞鸡”,已经脱贫了。
蓝标河在融安县提的很多建议得到采纳、实施,例如在全县实行扶贫日制度,帮扶干部等每周五下到联系点与贫困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宣传落实扶贫政策,帮助协调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推动制定全县脱贫摘帽预考核工作方案,推动成立专家组等。
“向人民报告”诠释着对人民负责的深厚情怀
蓝标河的微信名和QQ昵称都是“向人民报告”。蓝标河199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至今已有22年党龄。
蓝标河的家人介绍,出生在革命老区都安瑶族自治县的蓝标河,从小就听长辈们讲过韦拔群等很多革命先烈的故事,对他的人生观产生了很大影响,让他萌生了要像革命先辈那样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就算牺牲一切也值得的理想信念。这也是他后来在扶贫工作中以苦为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思想根源。
与工作上的高标准、高要求不同,蓝标河生活俭朴,不讲究吃穿,与一家老小住在没有电梯的八楼老房子里。过年过节,妻子要帮他买衣服,他总是说“够穿,不要买了”。一双皮鞋穿了好几年,都已经烂了,但他下乡还穿着。
为了扶贫工作,蓝标河欠了家人很多情:家庭聚餐迟到,给孩子辅导功课没时间,答应带孩子出去玩爽约。正在上小学的儿子有时不太理解,委屈地说:“别人家的孩子都有爸爸陪,而我的爸爸总是加班。”
蓝标河家人说,平常人感觉累了就放松一下,他却没有给自己缓冲的机会,一直绷紧一根弦。“他总是对我们说‘你们在城市里生活不知道,村里农民日子真是很苦。我能为他们解决一些困难,就算累点也值得’。”下乡时,他经常给困难农户悄悄留下几百元钱。
刚到融安县时,蓝标河的办公室为临时布置,他放上一张桌子、一把凳子,便投入工作当中。有干部提出要帮他报销买床上用品的费用,他一口回绝:“这是个人生活用品,不能用公家的钱来买。”
蓝标河的同事、自治区扶贫办政研督查处处长黄守槐说:“他真是一个非常纯粹的人,整天心里装的没有别的事,一心一意都在扶贫上。”
“蓝县长到我们家里来,就像自己家的亲戚一样。他老是牵挂着我们贫困户,真心为我们着想,真贴心呐。”85岁的贫困户黄德恩说。
64岁的贫困户韦桂连还清楚地记得4月13日是全县扶贫日,也是蓝县长去世的前一天,他带着肉和菜来到她家请她和几个贫困户吃饭,一起商量脱贫的事。蓝标河特别关心韦桂连29岁儿子的婚事,还当场同在广东打工的他通了电话,当听说他年底准备把女友带回家时,非常高兴。电话里约定到时过来喝喜酒。韦桂连说,“谁能想到这么突然,他竟然走了……”
蓝标河对扶贫工作的热忱与执着感动了很多人。曾经一起工作过的同事、帮扶过的贫困户,得知他去世后,从融安、大化等地赶来南宁参加告别仪式。很多人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发文,对他表示深深哀悼:“蓝县长,我们想念您!”“标河,一路走好!你放心,我们一定接好脱贫攻坚的接力棒……”
尽管蓝标河走了,但更多人记住了他的名字。(记者董振国、何伟、农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