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杰 本网记者 杨丹丹
6月4日上午9点不到,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周坡村万亩麦田里已是机声隆隆,6台国III福田雷沃收割机已开始来往穿梭。农机手陈庆龙开着一台崭新的福田收割机,不到2小时,就把贫困户张敬忠的6亩小麦收割干净。放眼望去,20公分高的麦茬平平整整,破碎后的麦草抛撒均匀。“这种机子不但收的快、收的净,还不冒黑烟。”村总支书记武言俊告诉记者。
农机让收割高效环保
陈庆龙今年新购的收割机,除了国补、区补外,自己只花了不到5万块钱。“大干一年,就能把机子钱基本捞上来了。”陈庆龙拍拍“雷沃”机头非常兴奋地说,机子刚刚买来不久,镇农机站就派人把破草器的倒草板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倒草板不仅抛撒面积广,而且省油料。
据夹沟镇农机站长赵亮介绍,全镇原来破碎装置的倒草板只有宽10厘米,长20厘米,麦草抛撒不匀,还容易打堆,不利播种。镇政府组织农机、农技人员多次攻关试验,将倒草板加宽10厘米,加长15厘米。“改造后的倒草板,麦草抛撒面积达2米以上,这一成果得到市、区农机部门的大力推广,有效加快了绿色环保的抢收抢种进度。”夹沟镇镇长魏连峰说。
夹沟镇属半山半湖的黄土地,从6月1日开廉收割,到6月15日结束,收割时间差较长,禁烧抢种工作比较困难。据调查,早在去年午季,该镇就积极探索禁烧抢种新方法。农技站长、高级农艺师张修金介绍,高杆收割灭茬全量还田,只能适合大型玉米播种机作业,不适合大豆播种;高杆全量还田旋耕,由于土壤含水量不足,导致秸秆腐烂较慢,影响作物生长;打捆离田,工序太多,成本较大,容易造成土壤板结,百姓不易接受。去年午收期间,该镇先后在化东农业科技公司等种植大户进行5000亩限茬粉碎还田,板茬播种对比试验。结果,每亩节省灭茬、旋耕费用20至40元,每亩减少化肥使用量10公斤左右,夏玉米每亩增产80公斤以上。这一经验今年在全市推广。
埇桥区有190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137万,耕地面积225万亩,各种农机具12.3万台“套”,总动力28.2万千瓦。围绕“绿色+”装备、技术、人才、服务,埇桥区加快“国II升国III”步伐,加速老旧机具报废更新,淘汰1.3万台“套”小型低端农机具。
服务小分队抢修及时
上午10点钟左右,陈庆龙的收割机突然冒出几股黑烟,停止作业,他立即拨打镇里的农机服务小分队,半小时不到,他们就赶到现场。“刚来买来的新机子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磨合,开得太快,加上上午10点前麦草潮气较重,就容易造成冒烟停机。”不到40分钟机修人员就将滚筒内的麦草清理干净,重新试车作业。“这些知识早在农机培训班里就学过,当时一晃神又忘了。”陈庆龙说。为确保新机具、新技术,村村知道、户户明白,早在午收前,该区就组织各乡镇农机技术力量,开展技术演示,确保机械准备到位,演示现场准备到位,技术衔接到位。并根据土壤类型,种植模式,引导农民选型合适的技术与机具,推进绿色农机化种植模式不断创新。
埇桥区有2320家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其中农机合作组织190家,目前已流转土地103万亩,为推进今年绿色机械化种植模式创新,规范实施省级农机化示范项目,促进农业绿色发展,该区着力培育发展壮大农机合作示范社。“培养选就一批农机农艺农信融合型新型农民,推广使用节本增效新机具新技术,积聚农机化绿色发展新功能,是全区今后农机发展的重点。”区农机局局长夏晓说。
今年“三夏”,埇桥区结合现代农业“两区”建设实际,通过推进“绿色+”装备共给,加快“国III”动力应用步伐,围绕“缩范围、控定额、促敞开”的整体思路,确定今年购置补贴种类范围为80马力以上的环保谷物收割机、秸秆粉碎还田机等七大类十小类十六个品目的绿色环保机械。同时推进“绿色+”技术供给、“绿色+”人才供给、“绿色+”服务供给,打好绿色农机“三夏”战役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