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大国“三农”的时代华章
——中国农业出版社为农服务六十年纪实
本报记者 江娜 吴佩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回族村民海红录怎么也想不到,养殖书屋管理员推荐的一本关于牧草丰产新技术的书,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原来根本没想过种牧草,现在我流转土地种花苜蓿和甜高粱,既进行规模养殖,又销售牧草,路子宽了,钱也赚得多了。”海红录高兴地说,如今他一年的纯收入至少有16万元,早已是当地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书籍,是极为重要的传承载体;而从微观层面来说,一本好书,也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在当前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伟大战役中,一批批让农民“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的书籍走向山乡大地,为帮助更多人消除贫困而努力。在这些书的封面上,都印着一个闪光的名字:中国农业出版社。
60载风雨兼程,60年春华秋实,一代又一代的农业出版人把他们的辛勤和汗水凝聚成铅字墨迹,为亿万农民点亮知识的心窗,照亮致富的坦途,为我国“三农”出版事业和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截至2017年底,中国农业出版社出书总品种达6万余种,总印数近7亿册,有500多种图书和600多种教材分别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优秀图书奖、优秀教材奖。
正如中国农业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孙林所言,中国农业出版社坚持以农业出版的“国家队”“主力军”为使命和追求,始终与党和国家“三农”事业发展站在一起,始终与最基层、最广泛的农民站在一起,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以60年农业出版事业跨越发展的如椽之笔,书写着大国“三农”波澜壮阔的时代华章。
着眼国家发展大局,服务“三农”重大需求
——从中央一号文件到乡村振兴战略,从“非典”“禽流感”到雨雪冰冻气象灾害,在新中国“三农”发展的重大事件和政策变革中,中国农业出版社从未缺位,始终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为时代发展留下自己的注脚
农业是国家的命脉和根基。而在中国图书出版的板块中,国字号的中国农业出版社的地位同样十分重要。
中国农业出版社成立于1958年,其前身是1954年成立的财政经济出版社以及公私合营中华书局(成立于1912年)的古农书部门。1993年,农村读物出版社并入农业出版社,更名为中国农业出版社,农村读物出版社作为副牌保留。
“作为中央大型综合性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要把‘三农’出版放在事关乡村振兴战略、事关提高农民素质、事关普及农业科学知识的高度来认识,着眼国家发展大局来出书,宣传好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这是我们的立社之本。”中国农业出版社总编辑胡乐鸣如是说。
多年来,出版社不仅及时宣传党和国家的重大“三农”方针政策,在“三农”重大突发事件中也从未缺位。
2003年,“非典”来袭,为了使广大的“三农”工作者及时了解“非典”预防知识,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出版社的编辑和农印厂的工人们加班加点,紧急印制了由农业部组织专家编写的《农村防治非典120问》一书,并以最快速度将首批印刷33万册价值200万元的图书无偿赠送到全国各地的农村地区。这本通俗易懂的小册子,对广大农村做好“非典”防治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3年,该书荣获国家图书奖特别奖。
2005年秋,一场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袭击了我国的一些地区,根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中国农业出版社主动承担起出版发行防控禽流感宣传品的重任,用短短半个月时间,不仅编印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知识》挂图70万张、《科学认知高致病性禽流感》挂图20万张、《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明白纸》700万张,同时还出版了《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知识》17万册,并在第一时间将它们发送到全国各地。
2008年初,大雪、低温、冷冻等灾害给我国南方地区农民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当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欢乐气氛中时,中国农业出版社就接到了农业部下达的特殊任务:设计制作12种“科技救灾、恢复生产”明白纸,印刷20万份;承担10万份明白纸的发送任务。接到任务后,出版社仅用7天时间就完成了明白纸的编印发任务。10名发送人员每人带着1万份重达50公斤的明白纸,亲自将它们送到四川、重庆、云南、广东等10个省市的农村。
当前,乡村振兴的号角响彻大地,为了让更多农村读者深刻理解党的十九大所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中国农业出版社又集全社之力策划了“乡村振兴战略系列丛书”。“作为一名农业出版人,能够亲历这些重大事件和重大变化,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是一种莫大的荣幸。”中国农业出版社质量总监柯文武感慨道。
立足“三农”,服务大局,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农民阅读方式的变化,如今,中国农业出版社又承担起了农业数字化出版转型升级的重任,不仅构建“智汇三农”农业专业知识服务平台,方便农民进行数字化阅读,还搭建“三农”出版发行高端智库,为新时代“三农”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瞄准农业科技前沿,填补学术专著空白
——从种植到养殖,从理论专著到实用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紧跟国际科技前沿,瞄准农业发展方向,用心打造农业领域经典著作,在填补一个个学科空白的同时,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知识支撑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先进的基础理论和高新技术的支撑,农业领域也不例外。然而在图书出版领域,这样的专著类书籍发行量少,经济效益并不明显。
但是在中国农业出版社看来,农业专著的出版有利于推动我国高新农业技术的交流、推广与发展,因此,他们非但没有放弃这类书籍,反而将其作为社会责任,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来。
如今,当你翻开中国农业出版社的图书目录,一定会惊讶地发现,农业领域几乎所有的两院院士都在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过自己的学术专著,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串长长的作者名单,那里面写满了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的名字。
《小麦族生物系统学》是农业出版社推出的一套经典专著。回忆起这套专著的策划,种植分社社长孟令洋坦言“相当不易”。这套书的第一作者颜济是我国著名的小麦遗传育种学家和农业教育家,2001年,孟令洋得知颜济因“小麦种质资源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时,便力邀老先生写书。然而,谁也没想到,撰写这五卷著作居然耗费了颜济近20年的时间。其间为了更好地查阅素材,颜济还在美国呆了8年,第一卷写成时已年近80岁。全书5卷达200多万字,出版社的编辑们为此付出了巨大心血。
《小麦族生物系统学》推出后广受好评,并获得了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这部世界上第一部用现代方法来订正和撰写的自然小麦族生物系统学的著作,被学界评价为“反映了现代生物系统学的方向,是小麦族生物系统学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
60年来,农业出版社已经在农业领域优秀学术专著和高新科技图书方面形成体系,如以《小麦育种学》《玉米育种学》《水稻育种学》等为代表的作物育种学系列,以《中国果树栽培学》《中国蔬菜栽培学》等为代表的作物栽培学系列,以《中国大麦品种志》《中国家畜品种志》为代表的品种志系列,以《中国禽病学》《中国家畜传染病学》等为代表的兽医科学系列……这些专著纵贯农业的各个领域,成为农业科技工作者们必读的“案头书”。
既要梳理国内经验,也要放眼国际前沿。从2010年开始,中国农业出版社针对兽医学科建设和特色,开拓性地组织策划出版《世界兽医经典著作译丛》,至今已出版译著47种。“国内没有专门的兽医方面的系统著作,这套译著的出版,填补了空白,有力地推进我国兽医学科的发展。”参与丛书引进策划出版的养殖分社社长黄向阳告诉记者,作为“三精”工程,译丛已经入选了国家“十三五”出版规划。而在最新一期的出版计划中,中国农业出版社又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决定出版一批骆驼养殖方面的著作。“农业门类繁杂,只要有需要,我们就要做空白的填补者,将这些知识都系统梳理出来。”黄向阳说。
除了农业著作和教材,出版社始终重视农业工具书和农业古籍。凝聚了几代农业科技工作者大量心血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出版至今,历经整整22年,修订工作已拉开帷幕;而整理出版的144种农业古籍,在全国出版社中也堪称壮举,它让中国古代的农业智慧得到继承和创新。
对接农村基层需要,点亮农民智慧心灯
——从品种选择到病害防控,从农业生产到农民生活,中国农业出版社始终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出版一系列农民“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的优秀图书,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开启农民智慧心灯
张鸿光是中国农业出版社社长助理,也是一名老编辑,她告诉记者,多年来,下基层找选题,进大棚做调研,了解读者需求已经成为她的工作常态。由她编辑的《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实战丛书》,就是这样带着问题诞生的。
2004年,张鸿光发现,农民提出的一些疑问业界专家很多都观点不一,有没有专家能写一本书,站在农民的角度说清楚这些疑问呢?同年,在河北邢台举办的农民培训中,张鸿光发现一名叫做孙茜的老师讲课很有特点,深受农民欢迎。她就邀请孙茜写一本“让农民根据病害症状直接找到对症办法”的实战图书。
经过5年的反复打磨,由孙茜撰写的8本《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实战丛书》顺利推向市场。这套8册丛书,印刷了53次,印刷数达33.7万余册,成为了蔬菜领域的畅销书。“我国每年的图书市场好几百个亿,农业图书的份额占比很少。与城市相比,农民更需要获得知识,更需要好书。农业出版社的编辑,一定要出农民需要的好书。”张鸿光感慨道。
从上世纪60年代出版的《农业生产技术基本知识》丛书,到80年代问世至今已再版5次、印数高达200余万册的《养鸡500天》;从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食用菌生产新技术文库》《新编菜篮子工程丛书》等书籍,到近年出版后便抢购一空的《农民增收口袋书》;60年来,中国农业出版社始终带着对“三农”的感情和责任出书,出版的这些实用书籍规模大、品种全、技术新、质量好、定价低,在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兴桥镇丁塘村村民肖新明,贮藏柑橘遇到了难题,1998年偶然看到了一本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柑橘书,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按照上面的方法改进柑橘贮藏技术,结果居然成功了,第二年效益立马翻番。之后,他特意联系上了出版社的张利老师,只要有柑橘方面的书籍,都第一时间订购阅读。“这几年我正在调整种植结构,遇到不懂的难题,我一定会翻一翻农业出版社的技术书,它们是我们农民的‘红宝书’。”
中国农业出版社既为农民提供实用生产技术,也为农民提供生活指南。针对农民工的实际情况,农业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进城务工指导手册》,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各种形式的送书下乡活动。在湖南长沙、永州、怀化等市所属各县,有80%以上的农户都拥有了这一手册。当地农民交口称赞:“我们外出打工仿佛身边多了一位法律顾问和行动向导,真是给我们农民办了好事。”
多年来,中国农业出版社还把服务好农家书屋作为全社的一项重点工程,累计向全国各省区市农家书屋推送各类图书1500余种、1000多万册。而2016年启动建设的“养殖书屋”则是中国农业出版社对接基层需要的另一形式。一方面,它让基层农牧民能通过查阅书籍,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及时解决难题;另一方面,它也让基层技术员通过技术服务云平台,更好地进行学习开展服务,帮助带动更多农牧民增收致富。
情系“三农”亿万读者,追求品质永无止境
——从农业学术专著到农民实用技术,从专家的书桌案头到农民的田间地头,中国农业出版社的编辑们情系“三农”、心怀读者,始终秉承着道德为师、编书育人的职业信仰,在广袤的田野上耕耘奉献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技术的贡献,离不开一代代农业出版人的辛勤付出,离不开他们对工匠精神的传承。
“与其他的出版社相比,农业出版社的服务对象不同,因此编辑更要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孟令洋说,很多农业经典专著的问世,都是自己追着作者跑,与一位作者至少进行长达10年、20年的合作才完成的。在他看来,一名优秀的农业出版编辑首先要跟踪科技前沿,关注行业发展,找顶尖的作者出版领域内最专业的图书;其次要不惧怕困难,不轻易放弃,秉承“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最后要用真感情出书,这样才能做出精品。
黄向阳1995年进入出版社工作,至今策划编辑出版了一批代表我国养殖业科技水平的精品专著。谈到多年的编辑经历,黄向阳深有感触地说:“对于一名出版社编辑来说,第一个层次是作者提供什么,我们出版什么;第二个层次是自己找选题,自己约作者,跟踪前沿,找作者出书;第三个层次,是把自己融入到行业里,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去改变行业的发展,完成我们引领‘三农’出版新格局的终极目标。”
金杯银杯不如作者和读者的口碑。在孙茜的眼里,编辑张鸿光就是自己的“贵人”。从2004年起,孙茜已经在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了18种书,这些畅销书为她带来了荣誉,最近她还刚刚被评为首届中国蔬菜产业杰出人物。“我擅长口语表达,而书籍的文字则强调严谨,这些需要编辑来帮我调整、规范和修改。对此,张老师耗费了很大精力。”孙茜说,在反复的修订过程中,自己被编辑的专业精神感动,“我的书不能在别的地方出,其他出版社补充、修订不了这么专业的内容。”
肖新明每年都会给出版社的编辑邮寄一箱自家的柑橘和蜜柚。2011年,他按着农业出版社书籍介绍的栽培方法种下一批红心蜜柚。第一次结出5个果实的时候,他特意挑了最大的一颗寄给张利。看着沉甸甸的柚子,张利很感动:“我们精心出版的图书,能得到读者的认可,能为农民带来致富的机会,能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持,这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高褒奖,作为编辑,我自豪!”
60年峥嵘岁月,60载辉煌篇章。根植于“三农”,耕耘在大地。如今,中国农业出版社早已成为我国农业图书类出版界的一面旗帜、一支号角、一个品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汲取着60年跨越发展的精神养分,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农业出版人的希冀,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新时代里,中国农业出版社必能擎起照亮无数农民梦想、照亮民族复兴之路的熊熊火炬,再度书写新的伟大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