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聚焦三农

重庆市万州区如何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日期:2018-04-02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作者:zgny.com    浏览:511    评论:0    
核心提示:一江碧水两岸红——重庆市万州区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纪实  本报采访组  一江碧水穿城过,两岸红橘映眼来。有人说,看到这

一江碧水两岸红
——重庆市万州区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纪实

  本报采访组

  一江碧水穿城过,两岸红橘映眼来。有人说,看到这满山红橘,便知进了万州。5000多株逾百年的古橘树及其子孙簇拥成林,橘子俏立枝头、色若明焰,如点点星火映红了长江两岸。

  从面临消亡到获评农业部“全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点”,古红橘的蝶变成为重庆市万州区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鲜明写照。万州区以三产融合发展为抓手,重组经营结构、创新营销思路、谋求多方共赢,大力推进乡村振兴。

  重组:“一产融三产”“一卖变三卖”

  万川毕汇,高峡平湖。地处长江三峡腹心,万州区既有“亚洲第一瀑”——万州大瀑布等自然景观,也有特色红橘、千层梯田等产业旅游资源。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万州区委副书记洪承义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做强特色农业,挖掘历史文化,整合自然资源,推进特色旅游,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带到都市香一路,摆在窗前红半边。万州红橘拥有多项纪录:全国种植面积最大,橘林12万亩,约占全国红橘面积的1/3;产量最多,年产红橘13万吨,占全国产量的60%以上;世界最大的红橘基因库,至今仍有5000多株100年以上、开花结果的红橘古树。

  然而,在2010年以前,万州古红橘却是另一番景象。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管理粗放,效益逐渐下滑,青壮年农民转而进城务工,时常发生老年人管理橘树或摘橘子时摔伤的情况,橘林撂荒甚至被砍伐,面临消亡危机。

  “搞农业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分散经营适应不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万州区农委主任童文坚定地说,“得靠规模集约发展,节本增效。”

  循着规模经营的方向,万州第一步就是鼓励农户流转橘林。西部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陈贵兵从中看到了商机,在万州区太龙镇江边流转了500多亩橘林,集中管理。“别小看修枝,学问大着呢。以前橘农舍不得那几枝果,反而影响整片橘林,橘子大小不一、品相不好。橘林流转集中后,统一施农家肥、统一修枝、统一松土,统一防控褐斑病,橘子又大又红。”价格每公斤涨了3毛多钱,红橘林保住了,千年的红橘基因也得以延续。

  而产业的成功升级,仅仅是规模经营发展激发裂变的开始,新业态的兴起和农业多功能的拓展接连而来。

  与普通农户相比,陈贵兵的橘林不只是面积大了,更突出的是在修建的古红橘主题公园里,游客络绎不绝。手捧红橘合影、登赏橘亭看红翠满山、在橘林草坪办露天婚礼,成为年轻人的时尚。万州区农委副主任魏文树告诉记者:“现在的红橘林实现了‘一果三卖’,春季观花卖景,冬季卖果,一年四季卖文化。”

  农业功能拓展的背后是驱动力量的显著变革,新型经营主体成为投资乡村旅游的主要力量,经营结构实现重组,自然资源、农业资源、文娱资源也得到重新整合配置。

  玖凤旅游公司董事长于梦云流转太安镇3000亩高山茶园,除了深挖茶产业价值,他的目光还对准了太安镇的山水和空气。森林覆盖率达96%,负氧离子含量达5.3万个/cm3,夏季平均气温22.5℃,这些当地人习以为常的环境条件,成了发展康养的天然优势。集千亩茶园、云雾仙境、夏季滑草(冬季滑雪)场、全地形山地越野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凤凰花果山景区,已成为长江三峡游的亮丽一景。

  创新:营销“金点子”,不愁引客难

  发展乡村旅游经常会遇到一种现象:节假日时游客爆满,非节假日时,又门可罗雀,资源闲置,这种游客周期性增减的情况,有专家称之为“潮汐”现象。

  时值隆冬,在万州区高粱镇庙垭村的金菜篮生态农业园里,记者看到,虽已傍晚,但农业园工作人员还在忙着招呼游客回城。

  “星期一游客也这么多?”带着疑问,记者找到了农业园负责人谭中兴。“不只是周一,其他工作日人也多,周末人更多。”谭中兴笑着说,诀窍就在搞好营销上。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明显,谭中兴看到了日益壮大的老年人群体中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我们推出58元一日游特惠活动,主要对象是老年人,老年人游玩时间不受工作限制。”谭中兴说,特惠活动有专车接送,在万州城区专门设定好了接送路线。在这“58元”里,除了专车接送,还包含美味午餐、园区观光、棋牌娱乐以及打乒乓球等运动项目;返程时,金菜篮会特意为每位游客准备一小捆儿自家园子产的新鲜蔬菜。

  “不麻烦孩子,自己坐车就能来,方便得很,在田园里闲逛,中午吃可口的农家菜,走的时候还能带点现摘的蔬菜,对身体好,心情也好。”“58元一日游特惠活动”深受当地老年人喜爱。

  为了把“金菜篮”拎进更多百姓家里,谭中兴还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建立金菜篮生态农业园官网。“我们还与锐颖科技公司合作,设计了专门的微信营销模块。”谭中兴拿出手机给记者演示,点开金菜篮生态农业园的微信号,园区介绍、休闲旅游、水果采摘等9个板块,一目了然,简单便捷。

  对于解决乡村旅游“潮汐”现象,重庆康寿无花果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彭文清也摸出了门道:“让游客到我们这里能月月有看头儿,时时有玩头儿。”

  以前,无花果种植采摘是彭文清的主要营收,收入只能在每年7月至10月的无花果成熟期。现在不同了,除了无花果采摘外,还增加了无季节限制的亲子乐园、亲子厨房、农村动物园、儿童攀岩等项目。彭文清自信地告诉记者,“不仅如此,我们这里有200多亩梅花园,200多亩的樱花山,还有杜鹃花等,游客可以月月有花赏。”无花果采摘期之外的时间空白被充分利用起来,平均每周吸引游客2000人左右。

  共赢:农民鼓腰包,新型经营主体同获益

  2017年1-10月,万州区乡村旅游接待游客664.78万人次,同比增长32.5%,乡村旅游综合收入22.26亿元,同比增长48.7%,全区8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列入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贫困村名单。

  “无论怎么融合、怎么经营,维护好农民利益这一核心始终不能丢,要不断完善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农民收益不断提高。”万州区副区长张国建明确表示。

  上年纪的老橘农不用再为摔伤担心,也不用再为生计发愁。将橘林流转给新型经营主体,一亩地1500元,不种地也有了稳定收入。

  除此之外,农民还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高粱镇党委书记王建说:“我们与流转土地的企业明确协定,项目用工要优先选用流转土地的农民。”在金菜篮生态农业园,临时季节性用工就有100多人,工资一天60元。

  流转费、务工费、股金分红,干一样儿活,挣多份儿钱。凤凰花果山景区与流转土地的村庄签订协议,每年按景区门票收入的15%分红,每年保底分红50万元,主要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贫困户产业发展。在景区的带动下,周边农户自发参与到乡村旅游中,建起了20多家农家乐。

  轻松挣了钱,农民成为三产融合发展的直接受益者。这在陈贵兵看来,也是件双赢的大好事:“我们除了产业效益外,还有休闲农业收入,古红橘主题公园光门票、餐饮和举办婚礼,每个月我们都能挣近10万元。”

  共赢成为万州区推进三产融合的最好注脚。谭中兴告诉记者,单是一日游特惠活动,最多的时候一天有400多人,平均下来每个人能挣10元,一天就是4000多元。令谭中兴惊喜的还有设在万州城区的蔬菜、肉产品加工点前源源不断的顾客。

  原来,金菜篮生态农业园采用“猪—沼—菜(鱼)”立体循环农业模式,无污染、零排放,已有12个蔬菜品种通过了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以前我还发愁这些好东西藏在大山无人知,没想到休闲旅游成了打开销路的‘金钥匙’。”谭中兴笑着说。通过实地体验,金菜篮生态农业园的绿色农产品俘获了游客的味蕾,年销售生态猪1000头、生态鱼10万公斤,为万州市民提供绿色蔬菜3000吨。

  如今,三产融合发展在万州已成燎原之势。张国建告诉记者,万州将不断加强农村集镇建设、旅游景区建设、历史文化挖掘、扶贫项目开发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为乡村旅游扩充资源。同时,加强与周边县市协同发展,拓展近千万人口的乡村旅游市场,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动力。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