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聚焦三农

春耕遇“肥贵”大户犯愁 业内建议保供应稳价格

   日期:2018-03-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zgny.com    浏览:296    评论:0    
核心提示:  春耕遭遇“肥贵” 种粮大户犯愁   业内建议保供应稳价格,继续推进供给侧改革   三月,春回大地,从北到南,各地农民开

  春耕遭遇“肥贵” 种粮大户犯愁

  业内建议保供应稳价格,继续推进供给侧改革

  三月,春回大地,从北到南,各地农民开始忙于春耕。不过,对于黑龙江省逊克丰禾现代农机合作社理事长侯宝柱来说,今年春耕遇到了一个困难,“化肥涨价了,涨得还比较厉害!”同在黑龙江省孙吴县哈屯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跃龙说,化肥不仅价格上涨,供应也比前两年紧张,由于合作社用肥量大,购买需要提前预定,今年种粮成本明显上涨。记者在黑龙江、湖南、湖北、重庆等地采访了解到,受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我国化肥价格持续上涨,多地出现“肥贵”现象。局部地区化肥库存紧张,生产企业开工率不高,导致春耕化肥供给呈现结构性供应偏紧态势。

  业内人士建议,化肥涨价增加了农民种植成本,建议短期以保供应稳价格为目标,确保春耕顺利展开,适时投放国家淡季商业储备化肥,同时开辟进口渠道,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解决国内阶段性问题。从长远角度来看,仍要继续推进供给侧改革,完善市场诚信体系,健全金融支农体系,为企业和种植大户“输血造血”。

  多地春耕遇“肥贵” 种粮效益引人忧

  “今年化肥价格怎么涨得这么厉害,也没见粮食价格涨多少。”种粮大户李明有点纳闷,走了几家化肥店啥也没买,“再等等吧,过几天要是还这样,到时不管啥价,都得买”。

  春耕时节,黑龙江孙吴县农资一条街的农资店陆续营业了,种粮大户李明走了一圈,发现今年的化肥价格相比去年出现了大幅上涨。“这个磷酸二铵多少钱一吨?”“3200元。”“尿素呢?”“2100元。”李明对比去年的价格发现,二铵每吨涨了300多元,尿素涨了400元左右。

  王跃龙告诉记者,往年都是秋季购买来年用的化肥,可是去年秋季却没有预定上。王跃龙说,从去年秋季化肥价格就出现大幅上涨,合作社用肥量大,往年都是直接和山东、贵州等地化肥厂家联系,减少中间流通环节,节省一部分成本,可去年和厂家联系时,价高不说,还没有货。

  “以前这个时候化肥都堆满了仓库,今年还没订上,眼看就要春耕了,过几天,再贵也得买。”王跃龙算了一笔账,仅一袋50公斤的尿素,就比去年涨了10元钱,合作社有6万多亩地,化肥成本比去年增加了近20万。

  在“鱼米之乡”洞庭湖平原上,化肥价格上涨也引发了种粮大户们的担忧。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钱粮湖镇种粮大户姜林今年种了300多亩水稻,“这两天算了一下,按这个价格买农资,种粮成本起码要多二十多元一亩,本身每亩利润就不高,今年粮价后期预期还不太看好,真是很担心。”他告诉记者,虽然有猪粪、有绿肥,但是不能完全替代化肥,一是肥力毕竟不如化肥见效快,二是运送粪便、绿肥也需要大量人工,成本也高。

  长江流域的重庆、湖北、江西等省不同程度地遭遇了化肥价格上涨的困扰。杨永智是湖北省监利嘉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他所在的合作社总共种植了3000多亩耕地。时值春耕,合作社育秧工厂已经一片繁忙,对化肥的需求量也逐日增加。“一吨尿素每吨比去年涨了600元,复合肥每吨也涨了200到300元。粗略计算,每亩成本要增加10多元接近20元。不仅化肥,农药也普遍涨了15%。”杨永智说。

  多名业内人士介绍说,受多重因素影响,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多地化肥市场价格一路上涨,尽管中途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化肥价格保持稳定,但随着用肥季节的临近,化肥价格又进行了新一轮上涨。

  中华全国供销总社农资局局长李殿平表示,2018年全国全部口径的化肥总量,比去年同期减少600万吨。总之,春耕期间还是处于偏紧的状态,省一级企业库存相对比较充足,基层库存的下降幅度比较大,货源总体很紧张。

  多重因素相叠加 供应偏紧价格涨

  价格高、总量少,问题还是出现在供需关系上。记者走访了生产、供销企业,各方认为,政策优惠逐步取消、相关行业出清影响待消化,是导致本轮化肥价量异动的根本原因。

  去年以来,在供给侧改革推进的大背景下,影响我国化肥市场的因素均出现新变化。受煤炭、天然气、磷矿石等原材料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化肥落后产能退出进程加快等多重因素影响,2017年化肥行业开工率持续处于低位,化肥产量同比减少。此外,2017年,我国在2+26个城市全面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大力推进“煤改气”工程,入冬以来,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日益突出,“气荒”导致西南省份气头化肥生产企业大范围停产。

  李殿平介绍称,环保高压态势的常态化,也将进一步促成行业产能的整合,并在一定时期影响企业开工率。

  东北证券化工行业分析师邹兰兰认为,2016年-2017年上半年,我国化肥开工率几乎都达到了近年低位,尤其是尿素、复合肥在2016年四季度开工率均低于 50%,创下新低。同时,化肥供给侧改革带来的落后产能出清及产业整合效应显现,随着改革深入,行业供给收缩,也在短期内对价格带来影响。

  来自农资流通协会的监测显示,山东省复合肥开工率还不高,湖南和江西本地没有尿素生产企业,需从西南等地调入资源。同时,由于气头企业开工率较低,存在货源紧张情况。

  化肥行业龙头、A股上市公司柳州化工年报中披露,2017年,化工化肥行业“运、电、气、税”四个方面优惠政策的取消、更严格的环保要求带来成本上升。2018年,广西环保税征收提高了征收标准,废水污染因子每当量值征税2.8元,废气污染因子每当量值征税1.8元。按公司2017年排放情况测算,费改税后,每年约增加排污成本110万元左右。该公司化肥业务属于氮肥行业,主导产品为尿素,也是本轮化肥供应的主要紧俏产品,受煤炭等上游行业出清整合政策影响,自2016年下半年至今,煤炭价格上涨导致尿素企业生产成本增加明显,化肥企业减产检修较多,国内尿素企业开工率降至近年新低。

  而化工行业整体低迷也让一些化工、化肥配套企业融资“青黄不接”。深交所挂牌企业天沃科技公告称,化工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不明朗,多个大型化工项目环评受阻推进缓慢,化肥行业由于产能过剩影响景气度下降,直接导致该公司配套的大型化工项目的募投项目停滞。

  企业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江西等部分地区出现批发价和零售价倒挂现象。此外,化肥产业利润率不断下降,“以尿素为例,100元收入中仅有几块钱的毛利润。”李殿平认为,行业普遍叫苦的低利润化将严重影响产业健康发展。

  赊销减少、价格波动让种植大户雪上加霜。湖北、湖南等地种粮大户告诉记者,去年年底以来,因为化肥行情波动,基层经销商的赊销减少很多,加之他们又贷不到款,一些大户至今没有备肥。杨永智说:“以前每年都有几百吨的冬储,今年一粒肥也没有储备。我知道价格肯定还会涨,但是没有钱。几个银行累计授信了500多万,真正贷到手的只有30万。”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