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湿地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还在长期的农业发展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农业文化遗产。近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的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的理念,对于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维持与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望无垠的江苏兴化垛田花海。
光怪陆离的贵州从江加榜梯田。
星罗棋布的浙江湖州桑基鱼塘。
高耸入云的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
闵庆文 张碧天
自1997年起,每年的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今天是第22个世界湿地日,主题是“湿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人类基因库”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神”,与海洋、森林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可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湿地是介于水体、陆地之间的特殊的生态系统,是指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具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我国分布有《湿地公约》所列湿地名录中的26类自然湿地和9类人工湿地,主要包括沼泽、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河口湿地、海岸滩涂、浅海水域、水库、池塘、稻田等各种自然和人工湿地。
湿地的生态功能显而易见。湿地在生物多样性维持和污染物滞留、降解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还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洪水、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
湿地与农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世界湿地日的多次主题都与农业相关。例如,2005年为“湿地的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2006年为“湿地:减贫的工具”,2007年为“湿地与渔业”,2014年为“湿地与农业:相伴成长”,2016年为“面向未来可持续生计的湿地”。
湿地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与环境基础。湿地具有调蓄洪水、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且稳定的水资源。湿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纤维和淡水等产品。湿地在污染物滞留和降解方面的作用,有效改善了区域水环境,并在湿地土壤中形成了大量营养物质,成为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养分来源。
湿地在农业发展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农业文化遗产。在目前联合国粮农组织所认定的48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中,典型的或与湿地密切相关的就有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韩国青山岛板石梯田农作系统、菲律宾伊富高稻作梯田系统、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中国南方稻作梯田系统、日本能登半岛山地与沿海景观、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墨西哥传统架田农作系统、孟加拉国浮田农作系统、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日本佐渡岛稻田-朱鹮共生系统、印度喀拉拉邦库塔纳德海平面下农耕文化系统、日本岐阜长良川流域渔业系统以及斯里兰卡干旱地区梯级池塘-村庄系统等。除了上述我国的一些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外,农业部发布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China-NIAHS)中,典型的或与湿地密切相关的还有广西隆安壮族“那文化”稻作文化系统、吉林九台五官屯贡米栽培系统、云南广南八宝稻作生态系统、云南剑川稻麦复种系统、北京京西稻稻作文化系统、辽宁恒仁京租稻栽培系统、黑龙江宁安香水稻作文化系统、浙江云和梯田农业系统、江西广昌传统莲作系统、江苏高邮湖泊湿地农业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传统养殖与利用系统、黑龙江托远赫哲族鱼文化系统、安徽休宁山泉流水养鱼系统、安徽寿县芍陂及灌区农业系统等,其中云南红河哈尼梯田、贵州从江加榜梯田等还被命名为国家湿地公园。
农业文化遗产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的一项以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保护为重点的大型计划,其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的理念对于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维持与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湿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注重传统生产技术体系的应用。如在山川连绵、平地土地资源稀缺的地区,为了利用坡地土壤,发展出了梯田稻作系统;在湖泊湿地地区,洪涝频发,为了应对湖汛水位上涨的危害,发展出了垛田、架田和浮田的耕作系统;在适合水产养殖的地区,为了充分利用水体间土壤,发展出了桑基鱼塘系统。建设梯田、浮田、桑基鱼塘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是通过千余年实践检验的湿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方法,以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为代表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的四度同构生态结构与水资源管理技术体系,对于湿地生态系统保育依然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湿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注重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系统服务的维持。湿地农业文化遗产中发展出许多独特的种养模式,如青田的稻田养鱼、从江的稻田养鱼养鸭、湖州的桑基鱼塘、高邮的鱼虾蟹混养。这些看似简单的种养模式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生态学内涵,能够在增产的同时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农业生产对湿地环境的不良影响。与此同时,作物和畜禽的混养和培育方式增加了农业生物多样性,例如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中具有很高的基因多样性和丰富的生物物种资源。
湿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注重湿地生态与文化景观保育,注重传统文化和民俗的传承。湿地农业文化遗产地往往有令人惊叹的美景,或壮丽或婉约。耸入云霄的哈尼梯田,一望无际的垛田花海,星罗棋布的桑基鱼塘都是农业文化遗产地丰厚的农业历史、民俗文化和技术的外在表现。湿地农业文化遗产突出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都可以成为湿地地区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依托,多维度可持续地利用湿地资源。
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湿地生态保育相结合,依托传统农业知识与技术体系以及生态与文化景观资源,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同时,可以提高湿地生态农业效益、拓展湿地生态功能,通过发展有文化内涵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生态文化产业,可以实现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多赢”。
(闵庆文为农业部全球/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碧天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