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2月26日,农业部新闻办就渔业执法监管有关情况举行了发布会,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张显良、副局长刘新中,农业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赵依民介绍了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从现场获悉,今年,农业部组织实施了“亮剑2017”系列渔政专项执法行动和规范远洋渔业管理活动,重拳出击、打非治违,从严监管,形成了对违规违法行为的有力震慑。
重拳出击,全面打非治违
张显良对渔业执法监管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2017年初,农业部调整了海洋伏季休渔制度,不仅休渔时间延长、范围扩大,执法力度也空前严格,被称为“史上最严休渔季”。农业部对休渔违规行为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共计查处违规案件7427件,处理涉案人员10343名,其中移送司法处理的涉案人员1369名。在休渔时间提前、总体延长、范围扩大的情况下,休渔秩序明显好于往年,渔区社会总体保持稳定。全年累计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7000余艘、“绝户网”40余万张(顶),比去年分别增长约10%和160%。
据介绍,对远洋渔业违法违规行为,农业部坚持“零容忍”。两年来对78家违规远洋渔业企业、264艘违规渔船及有关责任人员依法进行处罚,扣减国家财政补贴约7亿元,对206名渔船船长予以罚款,取消3家企业的从业资格,暂停5家企业的从业资格。在长江、珠江、闽江、黄河上游、海河京津冀水域等内陆水域,农业部组织实施了禁渔执法行动。据统计,查获违法作业捕捞船2954艘次,查处举报案件5972件,行政处罚3114人,移送司法1593人。此外,在中俄、中老边境水域实施的两国渔政联合执法行动也已取得积极成果。
同时,农业部还严肃开展督促检查工作。今年以来,农业部先后组织实施了海洋伏季休渔执法交叉督查、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和“绝户网”督导检查,渔业渔政重点工作综合督查等多次大规模的工作督导。会上还通报了10个涉渔违规违法典型案例。
“亮剑”力量空前,伏季休渔赢得渔民好评
张显良详细介绍了“亮剑2017”的有关情况,他说,今年,农业部组织了代号“亮剑2017”的系列渔政专项执法行动,该行动涵盖了休渔执法、涉渔“三无”船舶和“绝户网”清理取缔,和黄河、海河部分河段的省际联合执法,还有中俄边境水域的两国渔政联合执法。
农业部出台了海洋渔船双控和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制度,也调整完善了伏季休渔和长江的禁渔制度,一系列强化资源养护的政策制度能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关键就在执法监管。相比往年,今年的亮剑行动呈现出执法力量投入大、执法巡查力度大、违法违规处罚严、多部门协作联动、舆论宣传声势强等特征。
据统计,“亮剑2017”累计出动渔政人员46.1万人次,车辆5.5万辆次,船艇4.9万艘次,执法力量和规模、数量都超过往年;先后检查渔船停靠点1.6万个,渔船20.7万艘,市场1.2万个,修船修造厂1709个,执法巡视、执法巡航总里程已经达到了131万余海里,各地实现了每天都有渔政船在水上巡查,每个渔港都有渔政船值班;同时,对违规行为实施“顶格处罚”,对涉嫌犯罪的坚决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与往年相比,查获非法违规案件的数量和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均大幅增加;此外,今年渔政与海警联合开展海洋休渔执法,与公安部门联合开展长江禁渔执法,与海警、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涉渔“三无”船舶清理取缔,建立了多部门联合执法的良好机制,有力促进了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据悉,2018年农业部将延续“亮剑”这一代号,联合中国海警、公安和相关部门共同执法,在黄渤海区域等大的水域集中执法,强度将进一步加大。
对调整后实施的“史上最严休渔”,在休渔结束后,农业部组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科研教学单位,对休渔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估,并深入渔区、渔民中间开展问卷调查。总的来看,新的伏休制度成效显著。
张显良表示,休渔的资源修复效果明显,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增加、改善、提高、生息”。一是开渔前渔业资源数量明显增加,二是渔业生物群落和主要经济鱼类有所改善,三是幼鱼补充能力明显提高,四是休渔期间渔场休渔环境得到了休养生息。我们算了一笔账,主要体现为“一增一减”,即渔业收益增加效果明显,渔业成本支出减少明显。此外,作为直接利益相关者,渔民对伏休制度的评价非常重要。从开捕后的问卷调查结果看,渔民对今年伏休的评价是积极的,对新伏休制度的支持率达到84%,认为今年伏休执行情况好于往年的接近80%。
推进长江禁捕,濒危物种保护程度升级
在回答有关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问题时,赵依民表示,近年来,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多样性和水生生态衰退引起社会高度关注,许多长江特有物种都面临资源下降的危险,同时也对渔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影响。在保护区和长江流域开展实施禁捕已是势在必行的一项任务。
赵依民介绍说,水生生物保护区涉及到长江流域的天然水面接近三分之一,涉及到渔民接近60%,数量非常大。农业部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到目前为止,我们在长江流域整理出来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上个月,农业部已率先将全面禁捕的332个保护区在社会上全面公告,从2018年1月1号起,这些保护区将率先逐步施行全面禁捕。
另外,今年农业部会同环保部、水利部等七部委,对长江的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全面检查,对涉保护区的工程进行了专项清查,对巡查中发现的措施不到位、认识不到位、管理措施不规范、补偿措施不力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同时沿江渔业主管部门对以往的涉水工程也进行了普查,对以往存在的长江流域的港口、岸线,特别是小码头、采石场、堆场进行了全面清理。
赵依民说, 2017年,农业部将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列为重点工作,也列入农业部的五大绿色发展行动之一。全面抓好中华鲟、江豚等典型代表生物的保护,抓好珍稀鱼类人工繁殖和增殖放流。农业部制定了长江江豚和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配合环保部和发改委制定了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生态保护规划,规划以水生生物为主的多样性保护;成立了中华鲟和江豚保护联盟。今年,农业部实行了更为严格的长江禁渔期制度,推动以水生生物保护区为主的长江流域渔民的全面退捕,对水生生物的栖息地采取有计划、有条件的生态修复,遏制水生生态的恶化局面。同时,对长江的珍稀特有物种采取迁地保护的计划,在湖北的何王庙、安徽的西江以及湖北的天鹅洲建立了三个保护区,目前保护区陆续迁入了几十头豚,保有量接近100头,三个保护区迁入的豚都有幼豚出生。同时,农业部还对现有的保护地采取就地保护的措施。
“绝户网”和涉渔“三无”船舶清理取缔工作深入推进
在回答有关清理“绝户网”和取缔涉渔“三无”船舶的问题时,刘新中说,目前,清理取缔工作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农业部采取了三个“首次”的创新举措,实现了三个“更加”的工作成效,达到了三个“没有”的工作目的。即:首次在全国开展统一代号的渔政执法行动,即“亮剑2017”,首次推动落实中央有关部门牵头、多部门参加的联合督导督查,首次协调中央涉海部门集中办案;更加强化了地方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更加紧密了部门之间的工作配合,更加浓厚了清理取缔的社会氛围;没有因前期成效明显和难度加大而影响清理取缔的力度,没有在国家重要政治外交活动期间及周边敏感海域、敏感时期发生重大的涉外渔业事件,没有因为加大清理取缔力度而影响渔区的社会稳定。据统计,自2013年以来,已累计清理取缔涉鱼“三无”船舶3万余艘,“绝户网”90余万张(顶)。
在谈到远洋渔船的规范化管理等问题时,刘新中表示,农业部不断完善远洋渔业管理制度,目前已经建立了适应中国远洋渔业发展实际,与国际规则相衔接的远洋渔业管理体系。今年,农业部发布了《“十三五”全国远洋渔业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安排,到2020年,全国的远洋渔船将稳定在3000艘以内,远洋渔业企业数量在2016年的基础上实现零增长。
同时,农业部还建立了远洋渔业从业人员“黑名单”制度。目前,已有6名被取消企业资格的有关负责人和9名被吊销职务船员证书的船长列入“黑名单”,在一定时期内,禁止其从事远洋渔业。这也是远洋渔业发展历史上首次建立从业人员“黑名单”制度。(农业部新闻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