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纪实
本报记者江娜 张培奇 李竟涵 范亚旭
中原熟,天下足。“三秋”时节,千百年来周而复始的秋收秋种又在河南省1.22亿亩耕地上渐次展开。机声隆隆,大型现代农业机械穿梭忙碌;硕果累累,装满了农民的“钱袋子”“米袋子”“菜篮子”。不同的是,近年来掀起的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给河南悠久的农业史添加了亮丽动人的一笔,古老的中原大地正迎来一场历史性变革。
2017年,河南调减玉米200多万亩,优质专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林果等特色作物遍地开花;农民收入同比增长8.5%,连续8年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2.33万亿元,占全省工业企业的1/3。
每10碗中国粮,有1碗产自河南;每4个馒头,有1个用的是河南面粉,“中原粮仓”在全国种植业版图中贡献突出,河南省的调结构探索对全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近日,记者走进河南,试图发现稻黄果香中的农业生产新举措、新思路,探寻当地干部群众积极探索出的结构调整新经验,感受万顷平畴上萌生的现代农业经济体系。
人口多,耕地少,粮食生产大省如何优化农业结构?
——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条主线,坚守粮食安全、农民增收两条底线,推行“四优四化”,构建现代农业经济体系
人类历史上的古文明发源地多位于河流附近,河南也不例外。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条条大河奔腾不息,成为种粮的先天优势。
粮食生产是河南的“王牌”,种粮历史长、基础好,农民种粮情结深、耕作水平高。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不仅持续保障了人口第一大省的吃饭问题,每年还外调原粮和粮食制成品400多亿斤。
然而好形势遮不住新挑战。玉米产能过剩,市场需要的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日益凸显,农业的主要矛盾从总量不足转为结构性矛盾,粮食大省亟待转型。
从全国范围看,农业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迫切需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实现平衡供给是主攻方向。
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河南的地位举足轻重。河南省副省长王铁说:“河南农业发展要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坚守保障粮食安全、农民持续增收两条底线,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主要目标,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作为主攻方向,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供给效率,使农业供给与市场需求更加有效契合。”
改革要求切,调整任务重。农业结构调整关系到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切身利益,需要久久为功,统筹考虑。
为此,河南省专门出台了《河南省推进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并配套优质小麦发展、优质花生发展、优质果蔬发展等6个工作方案。围绕打造全产业链,建立农民增收新机制,还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除了政策的支持和一系列保障,还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三农”发展必须靠特色出彩。今年年初,河南省提出“四优四化”的具体目标。河南省农业厅厅长宋虎振告诉记者:“要从发展大宗普通农产品向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转变,从分散经营、粗放管理、低端加工向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和发展产业化方向转变。”
结构调整的蓝图已成竹在胸,只待省、市、县、乡合力绘就。对于调结构,农业大市驻马店有思路也有举措。驻马店市委书记余学友说:“驻马店通过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作物全资源化,增加农民收益和地方财政收入,推动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1435家,产业集群超千亿元规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万元。
虽然是全国粮食百强县,但驻马店市正阳县粮食生产效益较低,年年增产,却增收乏力。借助农业结构调整的“东风”,正阳大力发展花生产业,县委书记刘艳丽也被农民亲切地称为“花生书记”。刘艳丽自豪地告诉记者:“正阳县依托花生形成了食品加工和机械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初步摆脱了在驻马店乃至河南省长期落后垫底的局面。”
方向明确,措施得力,农业结构调整蹄疾步稳。2016年河南省经济作物总产值2600亿元左右,占种植业总产值近2/3,比2012年增加1000亿元。2017年全省发展优质专用小麦600万亩,花生播种面积比去年增加360万亩左右,种植结构、产品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
循实际,变思路,减玉米如何带动生产体系转型?
——从种什么卖什么到要什么种什么,从对抗性种植到适应性种植,从追求高产到向品质要效益,巧解难题,发力“逆袭”,产品远销海内外
连日来的秋雨,让不少农民为秋粮的收获和晾晒犯愁,平顶山市周庄镇农民李民洲却气定神闲。他种的40亩青贮玉米早与河南源源乳业有限公司签了协议,收割、青贮全由养殖场负责,几万元粮款已经打到他的银行卡里。今昔对比,李民洲很感慨:“过去种籽粒玉米不仅没钱赚,这种天气连晒都没地方晒。”
玉米是秋粮收获的大头,也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作物。在粮食主产省河南,记者欣喜地看到,过剩的玉米产能正在“减负”。以此为平衡点,种养加一体推进,粮经饲三元协调。
畜牧大市平顶山每年需要饲用玉米130万吨,其中一大半是从外地进口的高价玉米。因为玉米收获季节当地经常下雨,再加上农村劳动力缺乏,导致籽粒玉米晾晒不彻底,黄曲霉素超标。养殖企业饲料成本增加,本地农民的玉米又卖不出去。
思路一变,难题迎刃而解。近年来该市大力发展青贮玉米,农民种植效益成倍增加,养殖企业的饲料来源也更有保障。源源乳业奶牛场场长刘小红说:“用青贮玉米喂牛不仅节约成本,每头奶牛年产奶量还能增加两吨,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也有所提升。”
除了玉米自身种植方式的变化,减掉过剩的玉米,也为生产优质特色农产品创造了空间。在不少地区,曾经的资源劣势变为独特的自然禀赋。
“五山四陵一分川”的三门峡市,气候十年九旱,种植玉米等传统粮食作物效益极低。然而这里平均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是苹果的最佳适生区。近年来三门峡因地制宜,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区发展高端精品苹果,海拔500-800米的塬区发展优质高产苹果,海拔500米以下的川区发展鲜食与加工兼用型苹果。
目前三门峡的苹果已经出口到欧美等国家,果品产业成为全市农业的支柱产业。2016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4来自果品产业,第一产业增加值达123.5亿元,增速居全省第一。
农业结构调整不是简单根据供应多寡做加减法,而是要提高农业的供给能力,实现平衡供给。
“我们每年都要打掉60%-70%成熟的葡萄。”驻马店市上蔡县盛唐家庭农场主苑国华告诉记者,如果不加控制,葡萄亩产可达七八千斤。但经过实践他们发现,休闲采摘地块亩产控制在2000斤、其他地块亩产控制在4000斤左右,果实品质更好。
适当降低产量,品质却大幅度提升,效益也随之增加。“我们的葡萄平均甜度20%,远高于超市供货标准的16%,亩均效益1.3万多元。”苑国华说。农场还带动周边葡萄种植面积3500亩,形成了规模效应。
针对市场需求生产的特色优质农产品,不仅受到国内消费者欢迎,还赚起了外汇。据介绍,今年河南省农产品出口117.3亿元,增长26.7%,其中大蒜、香菇、茶叶等出口增幅均超过两位数。西峡县成为全国食用菌出口第一大县。洛阳市鲜切花出口130万枝,其中10万枝出口澳大利亚,成功打开了南半球市场。
强加工,保增收,结构调整阵痛如何化解?
——改革不能牺牲农民利益,农民增收关键要在结构调整上做文章。以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破解“种什么赔什么”怪圈
改革必然伴随阵痛,但河南省委、省政府始终坚守一条底线,就是农民增收势头不能逆转。“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功与否,关键看农民是否增收。”王铁对记者说,“避免农民收入受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关键要在结构调整上做文章。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与大宗农产品相比,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市场价格波动更为明显。告别“铁杆玉米”,技术上是挑战,市场价格波动更面临严峻考验。
农业调结构,如何破解“种什么赔什么”的怪圈?除了避免结构调整趋同倾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最根本是要推动三产融合,做好加工和销售两篇文章。
中国人每食用3包方便面,就有1包来自河南;每两个速冻水饺,有1个来自“思念”;每5个汤圆,有3个来自“三全”,河南农产品加工强省的地位毋庸置疑。如今在结构调整新形势下,“国人厨房”不再局限于主食加工,产品种类更多元,创收亮点更丰富。
整洁的现代化流水线上,浓郁的花生浆与牛奶按比混合,无菌灌装,依次前进井然有序。这是记者在正阳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的花生牛奶生产线上看到的一幕。公司负责人介绍:“生产线满产后每年可消耗1680吨花生。而且我们牧场的奶牛也是用花生秸秆做饲料,产出的牛奶品质更好。”
虽然种植面积仅从150万亩扩大到172万亩,正阳花生的产值却翻了好几番,农民每年增收2.6亿元。从单卖花生果到五花八门的花生产品,农业加工业的发展成为正阳经济的“新引擎”。
加工业带动农作物全资源化,如今正阳花生全身都是“宝”:粗蛋白含量高的花生秸秆,可以做成优质饲料,农民亩均增收350元;在花生壳营养基上种出的食用菌,今年让10名贫困户买上了小轿车;花生果除了做炒货、榨油,还可以加工成牛奶、花生蛋白、巧克力豆等。结构调整激发出内生动力,当地一家民营企业斥资300万元买断了高油酸品种“豫花37”,一跃成为知名食品企业玛氏、益海嘉里、徐福记的原料供应商。
从拼数量到拼特色,河南正从农产品加工大省向加工强省转变,特色农产品加工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打破了传统观念中“粮食主产省经济落后”的固有印象。
黄埠镇北周庄村农民以丝瓜为原料研发除油剂,订单已经排到两个月以后,丝瓜水连续3年同类产品淘宝销量排名第一;种植历史悠久的邵店小黄姜加工成姜糖茶,亩均收益可增加四五十倍;以平顶山大豆为原料加工的大豆多糖,在世界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除去经营性收入,加工业发展还为农民增收带来了新路径、新机制。目前河南全省有230万名农民在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就业,年工资性收入550多亿元。龙头加工企业带动农户1300多万户,户均增收2100多元。
产业体系升级还带来了经营方式的变革,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开始向适度规模化经营转变,现代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
“通过组成联合体,农民购买种子、化肥等农资成本节约了25%,农机服务成本下降了30%。”驻马店市上蔡县天一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由51家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抱团”组成,包含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负责人金祥利告诉记者,今年12月底,联合体准备种植5万亩土豆。虽然规模大,销路却不愁。这些土豆将在“五一”前后,通过联合体下属的港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销往深圳、香港等地,抢占当地市场空缺。
调结构为农业供给和市场需求架起对接“高速路”,化解了结构性矛盾,一产强,二产优,三产活。
农村电商如火如荼,线上线下结合,绿色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在京东商城,三门峡二仙坡苹果每斤卖20元,是近20斤普通小麦的价格;好想你枣业借助新并购的“百草味”电商平台,3个月营业收入就增加了20多亿元。
一二三产联动,发挥“乘数效应”,农民增效的路径日益多元:信阳市念好“茶”字经,不但让信阳毛尖香飘万家,还发展茶旅游、做大茶文化;郑州市打造果岭山水体验游、田园风情观光游等5条休闲农业精品线路,举办大枣节等特色农业节会,2016年全市休闲农业实现营业收入31亿元。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时代中国农业向内涵式、可持续发展转变的“金钥匙”,是牵动农民增收、脱贫攻坚的“牛鼻子”。中原农业从刀耕火种之中走来,新时代的河南人又敢为人先,戮力同心,整体布局、科学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我们相信,在中原崛起的壮美画卷中,调优调顺的现代化农业必将成为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