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国乡镇企业报社总编辑王燕生——
发挥三农媒体优势讲好中国故事
原中国乡镇企业报社总编辑王燕生 本报记者 戴军摄
“三农主流媒体应该做什么?怎样做?记者是时代的瞭望者,应时时刻刻牢记肩负的责任。”原中国乡镇企业报社总编辑王燕生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牢记嘱托,不断推出了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作为一个记者,首先应树立问题意识。王燕生提到,党的十八大以来,许多治国理政的大略方针都是和问题导向分不开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针对供需失衡的问题提出来的,“精准扶贫、产业扶贫”就是针对“大水漫灌”式扶贫提出来的,“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就是针对北京的“大城市病”提出来的。他以《农民日报》的报道举例称,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可称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场标志性硬仗。围绕这一问题,《农民日报》发表了多篇文章,其中,2017年2月23日发表的《价改一字落产业全盘活》记述玉米是怎样从死胡同里走出来的;2016年9月26发表的《时下,对青储玉米而言——是秋天也是春天》,记述了玉米转型路上“粮改饲”的可喜变化。2017年2月22日发表的《王力军收粮案改判发出了怎样的信号》,提出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既要靠行政推动,也要靠司法推动。“实际上这个案例也是媒体推动的结果。”他说。
但仅树立问题意识远远不够,还要具备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王燕生谈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已成为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对我们而言,就是要讲好三农故事。”他说。
今年春节期间,央视播放的春运铁路小夫妻隔窗目送的镜头,触动亿万国人,媒体人称赞这是最精彩的中国故事。而制作该节目的央视记者齐莉莉,当时孩子仅有7个月大,每次拍摄间隙,她都会抓紧时间找个角落为孩子挤奶。前后8天,攒了25袋母乳。“这件事本身也是一个极其感人的故事。”王燕生说。
不过,王燕生对一些报道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新闻应区别于公文,在于主题的表述是否依托“载体”,“载体”和“故事”是相通的。用好故事可以解读政策,用好故事可以推广经验,用好故事可以扬善除恶、兴利除弊。事实证明,讲好中国故事是一种高超的表述方法,读者喜闻乐见,效果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