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10月8日电题:这片黑土地,有最深沉的爱
——写在北大荒开发建设70周年之际
新华社记者王春雨、王建、董峻
这是共和国农业历史上的奇迹——从亘古荒原到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为国人端牢饭碗做出卓越贡献。
这是刻在黑土地上的历史丰碑——一代又一代垦荒人披荆斩棘、开拓进取,用汗水和鲜血写下辉煌史诗。
这里已开启农业现代化新征程——以绿色发展和改革思维引领前进道路,继续描绘时代的新画卷。
北大荒,在这片英雄辈出的神奇之地,一曲无言的欢歌正在这里唱响!
北大荒种一年,一亿人吃一年
“过去种地是‘小四轮’,灭虫是小药壶,收割是小镰刀。现在种管收一色大农机,灭虫是飞机航化。以前十几天的活,现在几个小时就干完了。”黑龙江江川农场种地大户王忠金,前几天正安排无人机手给自家的稻田喷药。稻浪滚滚,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而在八五二农场的大豆田里,豆荚已泛黄。“这块地今年单产肯定能突破200公斤。这么高的产量,功劳要记在大农机上。”农场副场长陈树斌说,2013年引进了号称“亚洲第一犁”的13铧液压翻转犁,每小时可翻地80亩。
70年前,这里野兽出没、风雪肆虐,向亘古荒原要粮,艰难程度常人难以想象。
北大荒博物馆,有一面松木墙纵贯一到二层。远看,是泥土一样的颜色,走近了,上面镌刻着1.2万多个人的名字。密密麻麻的名字,都是献身北大荒的拓荒先驱。
“夏天沼泽遍布,蚊虫成群,冬天凛冽的寒风不停地刮,艰苦的环境让人恐惧。”第一代北大荒人杜俊起,回忆起不少战友的生命奉献给北大荒时,眼眶湿润。
最让他难忘的是来自北京的一位战友,刚到北大荒不久,在出工的路上被雷电击中牺牲了,战友们一直没敢把这个消息告诉他的父母,直到父母去世时仍带着思念儿子的遗憾。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70载春秋,北大荒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把这里建成了中华大粮仓。开垦初期,北大荒年产粮只有0.048亿斤,1978年粮食总产突破50亿斤,1995年突破100亿斤,2005年突破200亿斤,2009年突破300亿斤,2011年突破400亿斤。
70年来,北大荒累计生产粮食7411亿斤,累计向国家交售商品粮6060.2亿斤。目前,黑龙江垦区耕地面积4300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400亿斤以上,商品粮调出量约占全国各省粮食调出总和的四分之一。
黑龙江农垦总局党委书记王守聪说,北大荒每年调出的粮食可供京、津、沪、渝四大直辖市和解放军等一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供应。
引领农业供给侧改革,北大荒再出发
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穿越70年时光,北大荒不仅为祖国生产粮食,如今也正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
从开发之初至上世纪80年年代,北大荒主要种植小麦和大豆,产量低。1990年,北大荒开始“以稻治涝”,使2000多万亩低洼易涝田变成了丰产田。水稻已占北大荒粮食总产量过半。
玉米曾为北大荒的粮食产能做出突出贡献。荣军农场种植户王军从2009年开始种了300亩玉米,随着玉米临储政策的取消,今年他改变思路,分别种了双青豆、黑大豆、马铃薯等7种作物。
调减过剩农产品,增加有效供给,是北大荒人正积极推进的改革重点。2016年,北大荒调减玉米411.7万亩,增加大豆321.7万亩、杂粮30.5万亩,形成了粮经饲协调发展的种植业格局。
在“天下第一场”友谊农场,第五管理区第二作业站万亩标准粮田,道路两侧的水稻和大豆犹如绿色的地毯。
“今年,我们推行了精密播种技术,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友谊农场种植户孙德强今年种了300亩大豆。
近几年,北大荒重点推广了免耕精量播种、保护性耕作等十几项新技术,玉米播种全部采用精量播种技术,秋起垄全部采用自动导航设备,水稻100%浸种催芽,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全程标准化。
创业农场科技示范户于全信是种植水稻的行家。2012年起,于全信开展水稻侧深施肥试验,几年下来,他感受到了绿色发展带来的效益:“侧深施肥与常规施肥相比,可节省肥料10%左右,每亩增产50公斤。”
为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去年全垦区“三减”(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示范面积达193万亩,化肥使用量比上年减少1.5%,农药、除草剂使用量减少1.6%,今年“三减”示范面积扩大至1000万亩。
如今,黑龙江垦区的绿色食品种植总面积达3300万亩,292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证书,“北大荒”品牌系列农产品成为百姓放心的餐桌食品。
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打造农业领域“航母”
“是农民要入工会,是企业要办社会,是政府却要交税,是部队没有军费。”这虽然是对农垦的一个玩笑话,但却折射出农垦旧有体制、机制的弊端。
一场深化改革的战役打响了。2015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新一轮改革拉开大幕,农垦迎来转型发展的新契机。
2016年底,黑龙江农垦总局把绥化管理局、哈尔滨管理局作为改革试点,对两个管局的21个农(牧)场整合重组为15个有限公司,重点实施农场企业化改革,并把具备条件农场的公共服务职能移交属地政府。
勇于开拓是北大荒精神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更代表了北大荒人的意志品格,70年的成绩与辉煌已属于过去,北大荒扛起新的使命担当。
近日,黑龙江省委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黑龙江农垦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今后将以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为主线,以创新体制机制、转变农垦管理方式为重点,以资源资产整合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突破口,深化农垦改革。
“农垦改革是块硬骨头,黑龙江农垦因面积大、人口多,是硬骨头中硬骨头,必须以刮骨疗伤、壮士断腕的勇气,扛起改革这面大旗,努力把北大荒打造成农业领域航母。”王守聪说。
在管理体制加快改革的同时,黑龙江农垦在深化国企改革中也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目前,已有北大荒薯业集团等7户企业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引进资金近8亿元。
在可持续发展方略指引下,167万北大荒人传承时代精神,凝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亘古的黑土地上,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